入文·入景·入情
2014-02-26陈静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深厚,极具韵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古诗启蒙学生心智的做法由来已久,小学教材每一册中一般都会编排二至四首古诗。高质量地教学这些古诗,让学生走进诗歌的天地,领略古人语言的无穷奥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入文——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无论何种篇章,首先得让学生感知其外衣——语言文字,理解、领悟及背诵,都得以此为基础,古诗更是如此。无法想象,寥寥数十字都不能念通的学生如何深入诗境!教学一首新诗时,我们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入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上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把诗读通读畅,自读,指名读、范读、分组读、齐读,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反复训练。遇到难读、难写字及停顿容易失误处、语调把握不准处要给以重点指导。
如《峨嵋山月歌》,诗题的停顿容易出现分歧,教师先别忙下结论,听听各种读法,再带领学生读读全诗,看看画面,就不难让学生知道,诗中描绘的主要是峨嵋山的月亮,比较之下,“峨嵋山—月‖歌”的读法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在指导朗读诗题这一环节中,学生便不知不觉入了文。再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生字,学生易误读成“凝”,可通过“疑”和“凝”的字义辨析,明白作者李白为气势宏大的庐山瀑布心折,竟怀疑瀑布不是人间奇观,而是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学生在学习生字“疑”的同时,也初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另外,古诗对仗工整,讲究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学生在入文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古诗的音律美、节奏美。古人写作诗歌时很注意推敲,语言十分凝练、优美、传神,学生在诵读中也可以学习锤炼文字、优化语言、积淀语感。
二.入景——于细节处见真章
纵观小学阶段,古诗多不忘写景,或浓墨重彩,或清淡自然,或细细描摹,或粗略写意,不尽相同。对诗中所写的景进行深入探知,勾勒、还原、想象诗人眼中、心中的景,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入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诗句内容,体察诗人的心境,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教学杜甫所写的《绝句》时,我带领学生放飞想象,去绘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两只体态娇小、叫声委婉的黄鹂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在翠绿如碧玉般的柳枝间欢快地跳跃,一行有着芭蕾舞演员那样修长身形的白鹭向着蔚蓝的天空飞去,“欲与天公试比高”。诗人向窗外望去,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白雪在阳光下闪着点点金光,耀人眼目,这样的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微风轻拂,柳条挠起了小河的痒痒,小河情不自禁,虽然身躯承载着从万里之外的东吴来的大船有点沉重,但脸庞上还是漾开了一个个笑涡。这幅画面中,黄、绿、白、青等色相映成趣,积雪、船只的静谧更衬托出黄鹂、白鹭的活泼,整幅画面层次井然,色调明快。教学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诗中的景象,学生在这些有趣的环节中逐渐入景,体会到了杜甫当时喜悦、愉快的心情。再如《江雪》这首诗,学生入景后,不难从飞鸟绝迹、孤舟独钓的画面想象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凄凉。
“景”入心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也更深入、准确,也为下一步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心灵相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入情——心灵的对话与碰撞
古人写诗并非无病呻吟,而是要借景抒情或言志。西汉学者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以致灵动的诗句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喜,或悲,或浓烈,或绵长。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与诗人的情感共振,从而真正读懂诗歌。
教学《春日偶成》这首古诗时,我带领学生畅想了美丽的春景后,学生也和程颢一样,被美丽的春色陶醉,不知不觉走进了古诗所描述的境界。此时,我对作者程颢的情况作了一番简单的介绍:程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是理学的奠基者,与其弟程颐被世人并称为“二程”,作为一个理学家,他不像大多数的文人学者那样,多愁善感,无病也呻吟,他的诗作不少都是申述理学宗旨,透着一股严肃。见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趁机抛出了一个疑问:一向严肃的程颢怎么写出了如此闲适的文字呢?学生经过一番思维的碰撞后一致认定:春景太美了,游兴正浓的程颢太快乐了,他的情感就如沸腾的火山岩浆必须找到喷发口一样,由不得自己,此时宣泄于文字便成了顺理成章之事。在这番质疑后,学生真正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真正懂得了程颢,懂得了他“偷闲学少年”的痴狂,从而“识得其乐”。
总之,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精心引领,因景解情,披文入境,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美好境界。
陈静,教师,现居江苏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