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
2014-02-26黄灿松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低,加之中职生因为中考失利等原因,对学习存在一定的“失败”心理,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尤其是对语文学习,更是可有可无。同时,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中职生语文学习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
一.兴趣在中职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前进的最大动力。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一般都存在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兴趣淡薄等原因,教学质量都比较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主要就是教师在上面“读教材”,学生在下面“看教材”,整个过程僵硬无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似是在听教师讲课,实际上在下面玩手机、看小说,进而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想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改进措施
1、创建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
教师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深刻了解到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一视同仁,不以成绩论英雄,为学生学习创建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中去。例如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你不能让一个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一个三分钟即兴作文创作,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应该根据不同学生来进行层次设问,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可以增强其学习语文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说一下自己对秋的感觉,有的同学说落叶,有的同学说果实,然后教师总结学生形容的秋都是暖色的,是充满希望的,接着抛出问题:那作者笔下的秋和同学们眼里的秋有什么区别呢?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学生就会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回答:作者笔下的秋是清、静、悲凉的,主要描写了牵牛花和槐树,这些都是秋天的代表。教师接着问通过描写秋声、秋色作者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分组要注意每组学生男女比例、成绩有高有低,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进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文学大师并不陌生,经典作品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天书”。进而产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增加语文学习的兴趣。
2、构建“竞争”课堂
中职学生“叛逆”思想较严重,可以说还处在“叛逆期”,教师让学一非学二,并且学生之间的攀比心慎重,常常让教师感到头疼无比。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学生这一特性心理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克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然后以积分制来评判两组的胜败,胜利的一组可以获取一定的奖励,进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五到十分钟的自学时间,然后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抢答,要求最后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性陈述。教师可以就文中克隆技术的描述、描述方法以及哪几方面来进行阐述进行提问。随着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增加,学习兴趣逐渐增加,教师可以将提问内容转向写作方法,比如作者写作方法有哪些?写作技巧是什么?文章主旨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进行表现的?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最后教师要针对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总结性讲述,并且做课堂总结。通过构建“竞争”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进而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3、与学生“打成一片”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要注意到的就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教师感兴趣,教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一门课程的教师,爱屋及乌学生也会对这门课程充满学习的激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丰富,机智幽默,充满感染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并且谈论的话题要符合中职学生的口味,让学生产生一种认同感,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例如《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教学,教师可以用凤凰传奇的歌曲《荷塘月色》开场,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出荷塘月色是什么样子?什么时间最想去荷塘?是选择夜黑风高的晚上还是月光柔和的晚上呢?如果去的话会是一个人去吗?让学生随着问题对荷塘月色产生兴趣。教师再带领学生去学习文章,让学生体会作者“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的感觉,然后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观看荷塘月色是不是与开始的心态不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感兴趣”怎么会对其教授的课程感兴趣,唯有语文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想学生所想,体会学生所感,才能更好地找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黄灿松,教师,现居云南鹤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