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发现式学习的开展

2014-02-26韩鹏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情境探究

“发现式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在发现中激发兴趣,主动探究,形成认识,提高能力。

一.发现式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布鲁纳认为学生不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不要把学习当成单纯的一连串的“刺激-反应”的连接,而应当把学生当做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是能够从环境中学习的人。发现学习具有刺激学生“发现的兴奋感”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的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的过程,促使学生将外部情境的刺激转化为内在学习的动机,激发独立探索的活动,养成独立学习的意志品质。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思索、分析、辨别与探究的状态中。在这样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智就从外部支配转向了内部支配,学生就把解决问题、发现知识当成了一种诱人的、饶有兴趣的活动,学生的思维也就得以充分地拓展与提升,并具有了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与深刻性。

3、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与迁移。引导学生发现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方式,把知识组织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中的活动,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而形成的知识,是一种具有再生性的简化的基本知识,容易纳入认知结构,也就便于记忆、保持和再现。日本学者研究认为,用发现法学习,对于提高迁移能力,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要比只用提问式和程序式学习一般要高20%-30%的比例。

二.发现式学习的程序

一是确定目标。为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教学材料、学生的水平确定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以便使学生的发现有目标、有意义。二是设置情境。为激发学生强烈的发现动机,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知识与能力的起始水平和可挖掘的潜力大小等因素的前提下,教师应尽可能扩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强化教学情境的思考性,让具有个体差异的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深度去发现问题,进行探究。三是引导发现。在发现目标的指引下,在发现情境的激发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睁开发现的眼睛,启动发现的智慧,去大胆地、自由地提出自己的假设。四是讨论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比较、筛选,然后再对较有代表性的假设展开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上的信息与师生提供的材料,调动生活积累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与辩论,以确凿的事实与严密的逻辑来验证假设。五是归纳总结。在讨论、分析、验证了假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讨论、分析、验证的逻辑过程加以口头表达和书面描绘,并进而深入思考,有感性上升到理性,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六是迁移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发现获取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并把它迅速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将死的知识成功地转化为活的能力,从而形成迁移能力。

三.实施发现式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据日本学者的实验报告得出,发现式学习比接受式学习大约要多花1.3-1.5倍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现、努力探究。

2、引导学生发现要有意义。当学生心理准备过程和探究参与过程没有意义时,当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技巧时,当某些学习内容不适合于用发现法学习时,就难以保证学生是在有意义的发现和学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心理发展水平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等客观条件,并注意精心设计学习内容。

3、要精心编制发现过程。为了使学生的发现更有意义,教师可按以下方法编制发现过程:A缩短-将冗长的原始进程剪辑一番,使之缩短变成一条捷径,不用再现原先知识发现的全过程。B平坡-将原先发现过程中的坡度削平,通过提示或其他方法降低难度,使之稍具难度却又有学习价值。C精简-删除原始进程中繁杂的枝节问题,减少众多的迷途、岔道和可能性,精简为少量的迷途、岔道和可能性,以供学生选择。

4、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布鲁纳认为,一个学生不可能只凭发现法学习,正像一个发明家不是一天到晚都能发明创造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千篇一律地用发现法,也要灵活地运用其他教学方法。

韩鹏,教师,现居山东青岛。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