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2014-02-26尚洁
编者推荐辞:本文作者为河南省特级教师,从教32年,一直战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她以认真务实的职业精神,踏踏实实地搞教学,孜孜以求于新课程的探索。在引导学生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等方面,卓有成效。
课程是决定学生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变革,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学生学习的变革,如“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经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为什么教师还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引导?这种要求有必要吗?如果有必要,那么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应是什么样的?应指向什么目的?这种指导有什么价值?这些问题是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中教师们必须明确把握的。
一.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引导
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状况的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进入高中后,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呈现出不同的目的和态度。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什么,怎么学,仅局限于高考考试的一些内容。而从普通高中的目标、性质和任务来看,它是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尤其是在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浪潮的冲击下,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直接指向升学和就业,而是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搜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敬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这就把普通高中教育定位于人的发展的意义上,是人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着的一个阶段。
所以在学生进入高中开学伊始,我就让学生写作“美好的人生从今天开始”一文,让学生对他们的人生目标进行规划,互相交流,做一个现代意义的文明人。
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高中阶段学习的深入性和独立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因此,也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方面作出及时的引导。
二.自我监控能力的引导
普通高中课程对学生发展提出的各种目标的实现,无论是终生学习能力的获得,还是人生规划能力的提高,抑或是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从总体上讲,都是要归结到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上。或者说,只有不断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学生才会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才会不断地控制、反馈、评价、调节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才能使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成为自主自觉的活动,学生的这些意识、精神和能力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给学生介绍了“主动学习法”: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通过预习,了解学习的基本点,重点难点,听课是检验预习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复习,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作业,是对所学进行实际演练,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检测。总结,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拓展和深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探究性学习的引导
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长期坚持,常抓不懈。首先,依靠文本教学抓探究,文本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必须充分利用文本阅读抓好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如学习《鸿门宴》时,让学生阅读《高祖本纪》,让学生利用对比方式,研究人物。题目是这样的:
请结合《高祖本纪》和《鸿门宴》,举例谈谈刘邦和项羽在用人方面的不同。
不同如下:刘邦知人善任,虚怀若谷。他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如听樊哙、张良的建议,不留在咸阳宫中,封府库,还军霸上;鸿门宴上,听从张良意见,间道回营。他还善于用人,如任用张良定计策,任用萧何给粮饷,任用韩信战疆场,各尽其能。项羽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他不听取别人意见,如鸿门宴上不采用范增计策。独断专行,鲁莽草率,如鸿门宴上轻易把内线曹无伤供出来。
其次,结合课外名著阅读抓探究。
结合名著导读,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加强自己的修养。如布置学生阅读《论语》,引导学生探究。《论语》中有很多格言警句,你觉得哪一句对你启发最大?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从学习态度讲,如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的从学习方法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的学生讲要加强个人修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中还有不少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比如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些言简意赅的话,对学生的为人处世,都极富启发性,值得学生认真思考,当成座右铭。
还有结合古诗词鉴赏抓探究。如学习《诗经·采薇》,要求学生从内容、语言、表达任意一点,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点评,这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培养的途径。下面是一个学生的探究成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杨柳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含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学生还在探究中写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也就是说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同时,学生还利用网络,搜集了表现乡愁的诗: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
此外还有个别学习的引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引导。
学生进入高中后,他们的独立能力在逐步发展和提高,从而为他们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和进入社会就业开始独立生活奠定基础。所以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学会独立自主地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就成了高中学生的必需。除了学生自身努力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让学生边学习边总结,促进他们这方面能力的提高。
面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多样化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必然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帮助学生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关系,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班集体学习的关系,为每个学生学习的需求提供咨询和帮助,引导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师生有效合作的课堂,更是语文学习高效率的课堂。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地探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乐学习。教师才能不断地启发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抓住课堂的分分秒秒,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成长。
尚洁,教师,现居河南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