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建学习型小组的意义

2014-02-26李卫全田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李清照研究性交流

李卫全+田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以完成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觉得,组建符合新课标理念要求的高中语文合作学习小组是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组建学习型小组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教材,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教材的知识面更广泛,能力要求更高,更加注重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而且教材编写意图更体现为让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和爱好有选择地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以求促进的学生爱好兴趣得以深入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可以提高语文素养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足够空间。但面对语文新教材涉及知识量大,选文内容丰富,而教学时间偏少的难题,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组建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够节省语文学习时间。在教学中,我采取把文本内容分解成文本探究的几个主题,学习小组依据确定的学习主题,在小组内进行先分工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按照安排独立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材料,然后进行组内合作,小组成员独立研究学习材料进行讨论,在组内形成统一意见。此后,教师分配任务,各个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

在高中语文教材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制,既能够增加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又能够解决课程教学内容多可是课时不足的矛盾,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力。

我在高二年级教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四板块的宋词教学时,为了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特设计了以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模式为主的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采取主题研究性学习方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李清照词时,我作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①提前一周:布置研究性学习内容——以《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与李清照的诗词创作》题目,写一篇研究性学习论文: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和自己手头的各种资料,认真查找与李清照相关的各种资料,认真研读李清照的作品,思考她的生平与创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大约一个星期的研读,学生对李清照的诗词创作有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②周末研究:组织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研读“必修教材四”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学生根据爱好组成研究小组,明确成员任务,语文组长担任主持人。小组成员围绕课后问题,齐心协力准备发言资料,并形成文字材料。

③课堂讨论与交流:课堂任务是讨论学习内容,各个小组指定专门发言人,向全体同学汇报本小组形成的成果。要求:分工明确,有重点发言人、有材料补充说明人员和内容解说人员等,分别由组内不同学生承担。在此过程中所有同学都要参与学习内容的讨论。教师可以应学生的要求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但只是适时点拨。

④课后总结:最后一课时要求学生撰写研究性学习的文章,每个学生都必须写一篇论文,就李清照或者其作品进行评价。体裁不限,自拟题目。

通过实践我发现: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活动中阐释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争辩中深入思考,最终形成更加完善的研究性成果。特别可喜的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交流获得的知识、信息,经过讨论形成的研究成果,都远远超过教师的预期。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应该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内容的思考,我们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组建学习型小组,有助于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把课堂讲解作为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往往是教师苦口婆心地灌输知识,尽管多次反复,可成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语文学科的知识往往是感悟性的知识,学生必须在阅读实践中由文字到语言,再到语义、情感的体验领悟,这种领悟有时候的确讲解才能够有所体会,但是,这些内容不少是可以通过学生讲解,即借助“生教生”的方式完成。通过学习型小组,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内驱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能力。

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就必须学会由老师提问要求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变成学生面对文本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问问题,学生要敢于对教材提出疑问,学生要不受任何观念的束缚,要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求证、去批判、去探究。例如,在学习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学生在阅读中体味韩愈的真情后,有的小组的同学在交流过程中就提出:为什么韩愈家族那么多男丁早夭呢?还有学生提出:软脚病在我们现在还有吗?它是什么病,为什么多发生在江南呢?于是,又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各个小组的同学纷纷联系自己所学的其它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有的小组查阅历史从当时的风土人情的角度探讨答案,还有的小组的学生试图用遗传基因方面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假设。尽管这些问题看似和教学内容没有关系,但是,它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了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再如,在阅读赏析指导教学中,也可以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就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先根据学生的编组情况,按照每六个同学一组的形式,将同学进行分组,再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成几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小组活动。其次,小组的每个学生要按照阅读指定的内容独自思考,遇到无法确定的问题可以和组长探讨,组内讨论,之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写出自己的赏析性的文章(教师应通过专门指导课进行培训),小组评选出赏析最好的文章在全班交流。

这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起思想的火花,拓展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学生对这样的阅读欣赏课非常感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师教得很轻松,不用不断讲解,学生学习也很快乐,能够积极思考、交流和探究。

三.组建学习型小组,有助于拓展思维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探究动机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愿意与人交往。因而组建学习型小组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又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适应这一客观情况,践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我曾上过一节作文课,作文的主题是“苦难中的尊严”,这种作文课难度很大,学生没有生活体验,难有深刻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加深认识,课前,我准备了培根的《论厄运》、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并根据教学意图,设计了让学生收集主题材料,通过合作探究认识“苦难中的尊严”。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我找出了相关的材料供学生选择:认识“苦难中的尊严”,根据自己选择的人物素材编写课本剧并表演,结果,这个环节为这节课增色不少,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交流、和表演,对没有体验的生活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加深了认识。而且通过这个舞台,发掘了一些在文学创作方面有一定潜能的学生,他们学习了写剧本的相关知识,懂得了如何写作或者改剧本。在编写剧本时,必须要查阅不少资料,这也为学生积累了不少知识;然后又在和其他同学修改剧本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的能力。这项活动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展示了一些同学的表演天赋。

总之,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接受新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也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和丰富教师。虽然使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学习的任务主要由学生承担,老师似乎轻松了许多,其实这种学习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在选题方面必须花费一番功夫,而且老师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什么样的题目既能够落实教学目标,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冲动,从而能让学生愿意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参与交流,要指导他们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修》(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李卫全,田力,教师,现居安徽阜阳。

猜你喜欢

李清照研究性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点绛唇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