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子相梁》思想意义的现实性分析

2014-02-26包翠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功名利禄惠子比作

《惠子相梁》是《庄子·秋水》的一则故事,文中,庄子把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

显然,故事中的庄子的志向不在那些如腐鼠般的官职上,他只是路过去看望自己的好朋友,却无端的遭受别人的猜忌,甚至惹来杀身之祸。世俗往往就是如此,当你执著地追求一种感觉或者境界时,总会有人会指指点点的认为你有所图,功利主义的思维方式已经让人们对人的行为失去了最原始的最本质的信任。

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气息,这对于“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的庄子,当然是很鄙视的。据说惠子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煊赫,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淮南子·齐俗训》)

其实在生活中,庄子和惠子本是很好的朋友,惠子先于庄子而逝,在《庄子·徐无鬼》中表现了庄子对墓中的惠子的怀念。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我有些奇怪,庄子和惠子是这样的好朋友,知己,惠子怎会因为一个宰相的位置就要搜捕杀害庄子?况且惠子以为庄子来夺他的相位只是猜疑,并无依据。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并用故事表明了自己不屑与惠子争梁国相位,是因为梁国相位太小了么?面对送上门来的更大的相位,庄子又是怎样对待的呢?庄子追求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齐物论》上,批评他说:“并不是别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强加于人,所以惠子就终身偏蔽于‘坚白论”(“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所以,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揭示人性的弱点。

看惠子相梁,惠子为什么要杀庄子?很简单——因为利益。

庄子很穷,很有思想,视名利如粪土,是个比较特立独行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比较另类。惠子呢,比较世俗,把名利看得较重。因为庄子威胁到了惠子的宰相地位,尽管庄子无意取得这个位置,但他的学问和能力毕竟使他有这个实力。看来,在现实中人人所有的危机感随时会变成斗争,都有可能为了取得或捍卫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面对利益,有的人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义利原则,驾驭利益的欲望,不为五斗米折腰,做利益的主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碰撞利益,有的人被利益所俘虏,成为利益的奴隶,就像一群丧失理智的动物,变成利益驱动的魔鬼。在利益的诱惑下,本性容易迷失,所以有“利欲熏心”之说。

思考利益价值,可以检验人性善恶;玩味利益传奇,可以尽现人性光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纯真的人性在虚伪的霓虹灯的射影下扑朔迷离,很多人为了金钱,为了权力,为了个人利益,背叛亲情,友情,爱情。人心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变得冷漠,人情在利益和名誉面前降到了冰点。这个时候,庄子的《惠子相梁》无疑给我们上了一堂最好的人性之课。

包翠萍,教师,现居甘肃岷县。

猜你喜欢

功名利禄惠子比作
月师
不做“尘世马牛”
可乐
Pour une puissance culturelle chinoise
知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