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艺术浅谈

2014-02-26麦宪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克隆语文课堂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门精湛的艺术,那么,语文教师就是一位高明的导演,学生就是一群天真烂漫的演员。只要语文教师具备娴熟和精湛的导演技艺,就有可能将这一群天真烂漫的学生引导成一群才华横溢的演员,继之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那么。教学时,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扮演好高明的导演这个角色,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呢?

一.艺术导入,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不管是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导入,都不能游离于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外,语文课亦然,这是每个教育者都懂得的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规律。所以,语文教学时,我们必须选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生活元素或者艺术元素进行导入,从而快速地达到上述目的。比如,在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我把课前从网络搜集到的与苏州园林相关的图片编成序号,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依次播放给学生看,然后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幅自己认为最美的苏州园林的图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运用第一人称对这张图片进行叙述性或者说明性介绍。等同学们小组讨论活动结束后,我才说:“同学们,我们刚才观赏了许多美丽的苏州园林图片,其中有些是摄影家的杰作,有些是画家的杰作,现在大家愿意与老师一道品鉴叶圣陶用文笔书写的苏州园林杰作《苏州园林》的美学特质吗?”不一会,同学们就轻松快乐地走进了《苏州园林》文本,美美地欣赏起文本中描绘的苏州园林的美学特质了。可见,选用这种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现实生活元素或者艺术作品元素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精力,极大地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和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创设良好的情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巧妙提问,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

提问是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提问艺术是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巧妙的提问艺术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师生之间不断处于和谐的课堂教学信息交流之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未知的学习内容的探究欲望,可以促进和谐快乐课堂的有效生成,从而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

比如,在教学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时,上课伊始我就向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预设问题: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生物科学领域中的“克隆”技术吗?请举一例进行说明。

2、请查阅相关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说说“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上述两个问题在多媒体白板上刚刚展示出来,同学们就凝神静气、专心致志地阅读、探求《奇妙的克隆》一文所介绍的克隆科普知识了,鉴于我展示的第二个预设题同学们不可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很多同学便利用自备的教辅资料查阅“克隆”技术有利有弊的相关资料。不一会儿,随着同学们对这两道问题的精彩解答,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可见,采用这种带有探索性的巧妙的提问方法,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很快地引导学生进入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之中,可以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切中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继而正确思考问题的答案,还可以为普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创设良好的机会,从而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三.美丽语言,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此话精妙之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该叙述的时候叙述,该讲解的时候讲解,该启发的时候启发,该运用比喻的时候运用比喻,该运用夸张的时候运用夸张,如此才能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继之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比如,在教学《诗经·蒹葭》时,我采用的开场白就是富有浓浓诗意的语言:“同学们,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孟浩然在《春晓》中对春景的描写,‘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是宋代李清照在《如梦令》对发生在夏天的人事的描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对边塞秋天奇异雪景的描述,那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又是对哪个季节发生的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的歌咏呢?”在这样一番富于诗意般语言的导引下,同学们很快就自觉地、津津有味地陶醉在了那个发生在远古时候北方深秋的朦胧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中了。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艺术性的导入、艺术性的提问和富有浓浓的抒情意味的诗意般的文学语言做开场白,可以在学生心里引起强烈的共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继之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

麦宪章,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克隆语文课堂
克隆狼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