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的导入成就精彩课堂

2014-02-26韦月秀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卢沟桥林则徐悬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也认为:情境教学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内在的潜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因此,好的课堂导入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故事吸引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讲述一段感人肺腑或耐人寻味的故事、寓言或名人轶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不仅可以放松其紧张的大脑,活跃课堂氛围,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S版小学语文中的《虎门销烟》这篇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只是讲述了销烟的一幕,学生对销烟的幕后故事并不了解,我觉得以故事的形式为课堂教学拉开序幕比较合适,从道光1839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到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从林则徐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到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讲述了林则徐遭受到的英国侵略者施加的压力,国内妥协派施加的影响,鸦片商人、吸食者的反对,以及皇帝也只是拿他当替罪羊的多重压力,林徐则的这段壮举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爱国主义情感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为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并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二.音乐入境法

黑格尔曾说过: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通过播放乐曲、吟唱歌曲等,可以营造出更佳的教学氛围,其甜美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让学生欣赏歌曲的同时,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有利于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

例如在学习《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这篇课文时,我为学生播放了由刘文正演唱的歌曲《三月里的小雨》:三月里小雨,淅沥沥沥下个不停,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流不停……在轻快又温馨的歌声中唤起了学生对春天、对小雨的感觉,也让学生仿佛真的听到了从天而落的雨声,犹如一股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为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走进文本打好基础,有效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三.悬念引入法

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看《名侦探柯南》,因为里面的故事总是带有悬念,而小学生的好奇心重,总想追根究底知道个原因。如果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个能让人产生无限瑕想的悬念来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

例如,在学习《倔强的小红军》这一文时,教学伊始我向同学们介绍了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简介: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曾经发生过的往事。可是文章为什么会用“倔强”二字来形容这位小红军呢?这一个小红军和首长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带着疑问正式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通过设置富有悬念的导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小红军“倔强”品质的印象,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四.背景激情法

由于时代的原因,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所展现的都是过去的历史背景和年代,如果学生不了解,也就无法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以及文章的中心意思。所以,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通过向学生提供背景等材料,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解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例如在学习《卢沟桥》这篇课文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卢沟桥的设计和外观,并介绍了有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栏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一内容,让学生明白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已闻名世界。接着,我再讲述了“七七事变”的发生始末,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到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最后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学生们都表现出对侵略者的异常气愤,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纷纷议论开来。我顺势总结:“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中国驻军二十九军全体官兵对包围宛平县城的日本奋起抗战,下面就开始学习课文,看看中国官兵是如何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的。”利用真实的背景,还原历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为我的讲课作了良好的铺垫,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韦月秀,教师,现居广西环江。

猜你喜欢

卢沟桥林则徐悬念
《林则徐》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林则徐禁烟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
联墨双馨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