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泉寺的技术化生存

2014-02-25刘炎迅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居士僧人法师

刘炎迅

贤信法师脸庞清瘦,戴着眼镜,说话轻声轻语,语速平缓。农历马年前的最后几天,北京温度骤降,寒风时起,贤信法师只有一袭僧袍,但他没有丝毫瑟缩。

他是龙泉寺信息组的指导法师。这座始建于辽代应历年间的千年古刹,本已破败,2005年,福建广化寺方丈学诚法师前来,重整寺庙,一路发展至今。

龙泉寺名声大震,却是缘于最近几年陆续的北京高校的学生到此出家,在一篇疯传的网贴里,龙泉寺被描写成高学历僧人云集,法师班底有清华大学博士、北航教授、中科院博士、北大哲学研究生等,该寺甚至被称为“清华北大分校”“最强科研实力寺庙”。

龙泉寺信息组的诞生

1月20日,龙泉寺内,贤信法师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见面后,笑着解释,寺内僧人,并非外界传说的那样都是整日混迹网络手机高科技不离身的网络达人和科技高手,“更别说用iPad来念经了”。

贤信法师说,寺内修行,完全遵照极为传统的方式,方丈学诚法师甚至定下有别于其他寺庙更为严苛的规则,比如,僧团不发单资,规定个人所收的供养全部归公,僧人个人不允许拥有手机,少数执事僧人,由于工作需要,才会由寺院配用,以保证僧众安心办道、清净修行。

为了代表寺院接受采访,贤信法师申请配发了一部手机,诺基亚最老款,黑白屏。作为外界传说中的“超强科研能力”化身之一的龙泉寺信息组的负责人,贤信法师十分平和,他坦言因为不看电视,不上网,对外界的关注和传说,并不是十分了解。

2009年,贤信到龙泉寺出家。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工作了十年,做过写代码的程序员,也做过文字编辑,在居士母亲的引导下,“突然一天,就悟到了”,于是到龙泉寺落发为僧。

龙泉寺信息组便因贤信法师而起。

常有些居士或民众到龙泉寺借宿(称为“挂单”)、贤信看到,挂单来往的居士和客人很多,但客堂处理挂单等事务只使用了EXCEL很表层的功能,每天人员和床位变动信息,都要靠人工整理,十分麻烦。过去的职业思维让他想到,或许可以做个数据库,用来管理堂客信息。

“挂单”系统研发使用后,贤信又发现寺内有大量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存储散乱,查找起来很不方便,又想到,可以再做一个数据库。

相对而言,这比挂单系统宏大得多,仅靠贤信一人之力显然无法完成,于是,贤信在龙泉寺的居士义工里,找到了一些相关职业的人士,有的会写代码,有的能搞测试,便形成了龙泉寺信息组的雏形。

“具体的事情,都是居士义工在做,”贤信法师说,“我当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那是十多年前了,那会儿我们学得可简单了,哪有什么科研实力呢?”

眼下,信息组主要工作是整理寺内保有的经卷典籍。相比科研开发小组,贤信更愿意将龙泉寺信息组看作“拥有相同计算机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居士义工们的兴趣活动小组”。

2011年,全球最大中文IT社区CSDN举办移动者开发大会,义工们提议去看看,贤信法师于是跟着去了现场,那是他出家后第一次下山参加类似的“红尘”活动,“去参观学习,回来写写心得”,不想他穿着僧袍在现场的照片,作为佛门与IT业亲密接触的“佐证”,四处传播。

贤信法师倒并未做过多解释,虽然他深知这样的情景的确会有不同凡响的效果。后来参加一次会议前,他在心得中描写入场前的心声:“一会儿又要经受无数异样目光的洗礼。”

一些互联网公司,比如360公司、码农俱乐部等IT人士,也不止一次去龙泉寺参观交流。在贤信法师看来,主要是参观寺院文化,而非重在交流IT技术。

高知僧团

与“科研寺庙”的声誉相匹配的,还有龙泉之声网站、学诚法师的多语博客和微博等。这些都是由龙泉寺弘宣部义工打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弘宣部的办公室看到,这里就像一个写字楼开间,几百平米的空间,由办公桌分割成若干区域,每个桌上一台电脑。

早在2006年,学诚法师就开通了博客。单纯从互联网弘法来说,学诚法师并不是唯一的个案,早已有很多法师活跃在网上,比如延参法师,如今拥有千万粉丝。但龙泉寺的特点在于,在弘宣部的打理下,包括学诚法师的9国语种的微博和僧团的博客还有网站,形成组合之势。

然而,多位法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龙泉寺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多的高知僧人。在一部记录龙泉寺发展历程的内部纪录片里,记述了2005年学诚法师在此重整龙泉寺之初的状况,的确有一部分僧人来自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这些早期在龙泉寺出家的僧人,和学诚法师一起,几乎是白手起家,参加建设寺庙,在这座原本荒凉破败的小庙里,盖起了教学楼和图书馆。

不过,“他们在这里最主要的工作是修行,不是科研。”贤信法师解释。

每天清晨四时,僧人们就起床,出坡劳作或禅修,早上七时,木鱼敲响,便是集体用早餐的时间。数十名僧人整齐分排地坐在斋堂里吃早饭,没有一丝声响。贤信介绍,寺内用餐戒规:“碗筷不能出声,嘴巴不能出声,更不能交头接耳。”

用过餐后,僧人们便到教学大楼里上课,有身穿黄袍的沙弥,也有身穿灰色衣褂的净人,每班大约十几人,由一位贤信法师这样的比丘级的僧人作为班导,类似普通学校的班主任。

与贤信法师先后进入龙泉寺的,还有贤喻法师和贤山法师。贤喻法师负责“大寮”(厨房)和后勤,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还负责“大地心农场”,种有机蔬菜和瓜果,保证寺院的部分供应;贤山法师是寺院书记会的秘书,龙泉寺的管理架构,在方丈学诚法师之下,是书记会,相当于公司董事会,有5位书记,方丈不在寺里时,五大书记轮值。贤山法师作为书记会秘书,需要执行和联络具体事务,所以他可以配手机,“这与外界接触多了,更考验修行和定性。”贤山法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不过,贤山法师和贤喻法师都不是高学历僧人,贤喻法师是高中毕业。但他们说,出家修行,讲究的是修为,“学历”只是红尘概念。

老和尚和小和尚

龙泉寺内最有特色的的是图书馆。2014年1月,图书馆门口的一张通知上写着:“图书馆特开通kindle电子书的借阅业务,凡是拥有图书馆借阅证的常住居士可以到图书馆借阅大厅借阅,每人限选3本,读完后可以换书,目前支持苹果核安卓系统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没有借阅证的居士也可以到借阅大厅检索区电脑上阅读。”在图书馆借阅大厅,还有一个一个人高的电子显示屏,触摸使用。

贤信法师解释说,寺内的僧人,主要还是看纸质版经书,按照最传统的方式禅修,但寺内的近百位常驻居士,因为不算真正出家,可以更自由地使用电脑和电子产品。

每年,寺院要拍摄一部回顾纪录片,由贤信法师担任配音解说,贤书法师担任其中的采访者,提问颇为犀利,比如他问一位师兄,你真的相信“无限生命”和“因果轮回”吗?那位师兄回答:相信。贤书在镜头后追问:“如果都是假的呢?”师兄一愣,迟疑片刻间,贤书则给了师兄一个大特写。镜头跟着师兄沉默片刻后,最后等到师兄说:“应该是真的吧。”

相比龙泉信息小组,龙泉寺新近的关注焦点是龙泉动漫小组,由贤书法师负责,带领多位义工共同创作。动漫小组每天推出一篇多格漫画,通过微博、微信发布,主角是一位老和尚和一位小和尚,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色彩简单,线条朴素,颇有古风。

2014年2月14日一期,讲述的是小和尚把老和尚交待的事情办砸了,害怕老和尚责备,不敢近前,老和尚于是问:你尽心了吗?小和尚回答:尽心了。老和尚于是说: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动漫组还不定期发布弘法动漫短片。寺内随处可见动漫小组的海报,有的是新片预告,有的是招募义工担任配音,颇有大学校园的感觉。

贤信法师带着《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寺内散步,经过那些海报时,他抬手指了指院内一棵千年银杏树,说,“寺内僧人都是很传统的修行,但义工们都很活跃,或许是因为义工们的贡献,才让外界更好奇吧。”

猜你喜欢

居士僧人法师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成双结对
趣味语文
什么叫“居士”?
白云深处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人生即修行
法师削皮
当老鼠变成虎
不见悲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