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形势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策略探析
2014-02-25侯世强
侯世强
(西乌珠穆沁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内蒙古 026200)
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金融利率管制,尤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这意味着,国家对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各银行金融机构将逐步全面进入“利率竞争”时代。面对这种政策环境和经营形势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如何调整战略,积极应对,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话题。
一、利率市场化给信用社利弊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提速,在2014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在2014年推出。此举给整个银行业系统带来新的经营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在利率市场化加快的进程中,也将使信用社迎来新一轮的改革和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给信用社有利因素分析
1.利率市场化。将使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经营中可以实施更加灵活的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经营状况、实力、信誉程度等综合因素,确定融资利率水平,定价策略将更加灵活,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客户结构,促进自身经营。
2.增加获利能力。利率市场化以后,特别是取消2.3倍的上限后,对于部分贷款,就可以通过上浮利率,从而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增加更多获利能力。同时,在客户选择时,通过利率的调整及客户对利率的承受能力,将资金尽可能多地用于发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业,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不良贷款。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强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服务创新。
3.提高信贷质量。利率市场化之后,将会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风险较大且信誉度低的客户将退出信贷市场,进而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4.有利于提高信用社创新水平。贷款利率取消上限,存款保险和金融推出机制的确立,金融市场化改革渐行渐近,首先给信用社带来利率风险。信用社的农牧民客户也会在利率变化不定的情况下,为使自己的金融资产免受金融大潮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自己增值保值的目的,从而希望信用社展现出稳定一面更希望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这将促使信用社为满足农牧民客户需求和规避市场风险而进一步提高金融创新动力。
(二)利率市场化给信用社弊端分析
1.经营压力的增加。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后,并不意味着贷款利率一定会升高,同样也面临着利率下降的问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也就是资金成本将决定未来的每家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而存款利率的最终放开,将对每一家银行的经营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信用社来说,由于目前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仍然是利差收入,而利率的不确定性及频繁的波变动势必会给经营管理带来更大的困难,最终可能形成利差缩小或收益下降。另外由于筹资成本及自身规模等原因,利率市场化后必然削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优质客户项目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收益水平。
2.利率波动的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贷款定价将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利率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增加,各种市场经济变化,甚至是客户变更还贷或取款时间等,都可能会对利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由于总体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规模相对较小、服务方式单一、自身抗风险能力先天不足,利率的波动对经营产生的影响将更加放大。
3.对信用形成潜在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果缺少对利率的风险控制措施,只是追求短期的收益,短期内将导致贷款利率上升,从而刺激风险偏好者的贷款需求,同时挤出正常利率水平的合格贷款需求者,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增加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从而使信贷市场贷款质量的整体水平下降,提高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因此需要在控制利率风险的同时,未雨绸缪,提前积极研究对策,建立完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
4.对信用社的现有人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信用社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种利率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需要专业人才。虽然信用社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认识到,当前信用社现有的激励机制尚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和未来改革发展的需要,专业人才的缺失,现有员工在年龄、专业、综合素质等方面结构失衡,一定程度制约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障碍。
二、信用社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面对利弊,信用社应结合自身的利弊,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所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在销售渠道、战略定位、产品价格、人才培训与开发、风险防控与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开拓创新,实现自身的进步,能够在短时期内实现经营模式或经营方式的转变,避免在新形势下,以免在金融变革的新形势下不会因为法律健全和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使得信用社逐渐被“吃掉”。
完善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面临市场风险和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信用社的发展愈走愈艰难,鉴于此,信用社应当健全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对信贷管理、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结算风险等各个方面的风险纳入到风险防控和管理范畴内,通过对操作流程的实时监控,改进前、中、后台切割,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加快流程银行的前期调研,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提高自身识别风险的能力,促进对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力,降低由于自身原因带来的运行风险。
(一)加快改革步伐,化解经营包袱
在应对利率市场化中,信用社应加快自身改革步伐,通过各种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推进股权结构改造,建立运转高效的现代化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以组建农商行为契机,积极清收不良贷款,消化历史包袱,扩大贷款投放总量,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二)完善资金定价体系
贷款定价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资金和服务成本;二是拟获取利润;三是企业形象,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形象的体现,较高的定价往往要有明显沈于同业的服务水准为后盾;四是根据对客户群体的细分,较高的定价将会使优质客户无法接受;五是真实贷款利率水平应大于零;六是贷款利率须与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相适应,利率应低于投资一般收益率,总之,要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以灵活定出合理价位。具体方式以采用基础利率加点模式为佳,即将对资信最好的客户发放的短期营运资金贷款的最低利率作为基础利率,每笔贷款根据其违约风险和期限风险的大小,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或乘以一个系数来确定。
在利率市场化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定阶策略。在农村信用社实现利率市场化时期,贷款利率要综合考虑前述因素并适当低于当地民间借贷利率水平确定,以利于规避贷款风险。在保持利差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确定存款利率水平,用价格优势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通过规模扩大相应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从而争取更大的效益。
利率市场化中期,各银行存贷款利率均已放开,此时贷款市场竞争将趋于激烈,但农村信用社若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市场定位,仍可在“三农”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而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贷款将是各方争夺的重点。因此在这一阶段,农信社要采取更灵活的贷款定价策略,给优质客户以优惠,以巩固自身的优良客户群。竞争结果会导致贷款利率总水平下降,因此唯有在内部管理得到强化的前提下,调低利差,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在利率市场化中期,农信社应在存款利率上保持略高于商业银行水平、贷款必须实行差别利率,对优质大额的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贷款,必须与当地银行同类贷款水平相近,而对额小、面广的三农贷款利率可以相对略高一些,以弥补自身的投入。
不同的定价能力又将加速银行阵营的分化,加强银行间竞争,加剧对客户资源的争夺,这就对中小银行,尤其是对农信社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明晰市场定位,丰富服务内容,对风险管理和防控能力进行更为精细的管理。
(三)不断提升主营业务收入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不但加剧,导致银行存贷款之间的利差空间不断缩小,因此,信用社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此,实行中间业务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从代收各种费用着手,加强与保险、税收、学校、电信更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发展各种代收费业务,如学费、电话费、税金水电费等。同时,实施业务多元化发展战略。把经营结构的调整提高到关系今后长远发展的战备高度,大力发展结算清算、银行卡、代收代付代理、保管箱、财务顾问、信息服务等中间业务,拓宽业务收入渠道,从业务结构上规避利率风险。
(四)大力培养利率管理专业人才
利率定价是一项业务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以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基础。为了确保利率定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议自治区联社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培训,逐步建立一支能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现代利率定价指标体系和风险管理技能的员工队伍,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不断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部门,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利率的监控、测算和管理。针对利率市场化管理专业人员缺乏的现状,应加强员工培训,使信贷管理人员迅速掌握新型的利率管理知识,吸收新的利率管理观念,掌握利率市场化中业务定价的方法和技能。
(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
利率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其走向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具有重要关系,因此,信用社要想科学地管理好利率风险就必须关注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要关注价格走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情况、消费的增长情况,以及国际利率走势等。经济的运行态势是影响政府是否采取利率政策的主要因素,诸如投资规模与速度、工业增长情况、GDP增长速度和就业等,这些指标都很重要。总之,影响利率的因素非常多,不能只看单一指标。
三、应对利率市场化基层联社与自治区联社应把握的关键
基层联社在应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要抓好一个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个重点。是抓好建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发挥利率杠杆的资金配置作用。信用社要尽快建立以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逐步引入对贷款的五级分类和客户的信用评级。借鉴先进的方法,测算不同行业、不同客户对利率的敏感度,建立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的定价机制。同时在利率风险定价过程中,坚持收益和风险对称的原则,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差别化管理方式,即要防止利率过低影响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又要防止利率过高影响农户增收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贷款利率定价与国家信贷政策的关系。信用社在贷款定价时应处理好与国家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所制定的信贷政策之间的关系,把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适宜度与“三农”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对种植业、养殖业、个体经营、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应区别对待,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推动本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二是处理好贷款利率定价与信用社改革的关系。信用社由于缺乏贷款利率定价经验,存在脱离实际、追求短期利益的倾向,这将会把部分优质客户拒之门外,增加借款人还贷、还息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因此,信用社在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时,要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关系,把利率定价机制的建立作为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以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三是处理好贷款利率定价与贷款种类的关系。根据市场、信用、效益、风险原则,按照不同的贷款方式有差别地确定贷款利率,这样既有利于增长信贷收益,也增加了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四是处理好贷款利率定价与同行业同档次贷款利率的关系。信用社要充分参考同行业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情况,在适应利率市场化、处理贷款安全性和效益性、有效规避信贷风险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以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提高自身竞争优势。
四、结语
短期内利率市场化对信用社的影响不大,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信用社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县域经济中发展占有重要地位,仍处于卖方市场,垄断地位。加之县域经济当中大中型企业较少,主要还是以中小企业居多,中小企业在贷款议价方面能力有限,只能被动接受信用社较高的贷款利率。信用社的垄断地位暂时还能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但从长期来看,信用社的垄断地位会随着存款利率市场的放开被打破,信用社在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全面竞争当中,先天的体制、机制问题会明显暴露出来,小法人、小规模,点多、面广反而会成为竞争中的劣势,与其它银行的一级法人、全国体制,在资金实力、业务品种、人员素质等方面竞争明显处于劣势。要改变这种局面,防止信用社在竞争中被边缘化,唯一的出路就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还为到位的情况下,倒逼信用社加快自身改革步伐,抓紧练好内功,在服务理念、产品研发、风险防范、业务流程、员工队伍、企业文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只有这样信用社才会在任何时候立足于市场,不被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