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及抗核抗体谱的实验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2014-02-25朱凤丹尹秀杉
朱凤丹 尹秀杉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637000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是由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这类疾病患者体内常伴有如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等免疫功能的异常,同时还可出现最具诊断与鉴别意义的自身抗体。笔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和免疫印迹法(Immumoblot test,IBT)检 测 与AID相 关 的 自 身 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ies spectrum,ANAs),并对近期检测的2 317例样本的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分析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诊断AID的价值,为临床减少漏诊,提供实验室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门诊、住院、健康体检等人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或诊断资料2 317例,其中男845例,女1 472例,年龄0~93岁。按年龄分为0~12岁、13~18岁、19~35岁、36~55岁、≥56岁组。
1.2 IIF检测 ANA,以Hep-2细胞和猴肝切片作为抗原基质,血清采用1∶100,1∶320,1∶1 000滴度系列,起始滴度为1∶100;检测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 strand DNA antibody,dsDNA),以绿蝇短毛虫天然DNA作为抗原基质,血清采用1∶10,1∶20,1∶40滴度系列,起始滴度为1∶10。商品试剂由德国欧蒙(杭州)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生产。
1.3 IBT检测 ANAs,包括抗nRP/Sm、抗Sm、抗SSA、抗Ro52、抗SSB、抗Scl-70、抗PM-Scl、抗Jo-1、抗CNEP B、抗PCAN、抗核小体、抗组蛋白、抗核糖体P蛋白、抗AMA M2、抗dsDNA抗体共15项(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血清标本作1∶100稀释。全自动免疫印迹仪(奥地利Tecan公司),实验结束后膜条用Lide 100扫描仪(日本佳能公司)扫描,EUROLineScan自动判别软件(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自动判读,再进行人工核对。
1.4 分组 2 317例受检血清均同时检测ANA和ANAs。为探讨IIF和IBT对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效能,分为IIF组:仅用IIF检测ANA;IBT组:仅用IBT检测ANAs(IBT检测ANAs,只要出现1条阳性反应带,即定为阳性);IIF+IBT组:同时用IIF和IBT检测ANA和ANAs。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两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317例受检者中,ANA(+)和/或ANAs(+)共914例,其中女710例,男204例;36岁及以上年龄段,女458例,男147例。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或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患病概率均呈增长趋势。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ANA和/或ANAs阳性例数〔n(%)〕
2.2 2 317例血清ANA和ANAs检测结果中,ANA阳性740例(31.9%),ANAs阳性723例(31.2%),ANA和ANAs均阳性549例,ANA(+)和ANAs(+)符合率74.2%,ANA(-)和ANAs(-)符合率89.0%,总体符合率84.2%。结果见表2。
表2 2 317例样本ANA和ANAs检测结果〔n(%)〕
2.3 740例ANA阳性结果,以颗粒型为主(占56.08%),其次为均质性、胞浆颗粒型。结果见表3。
表3 740例ANA主要荧光核型
2.4 ANA(+)/ANAs(+)标本不同核型中各特异性抗体分析。颗粒型多为SSA,Ro52,nRP/Sm抗体,均质型多为SSA,Ro52和抗核小体抗体,胞浆颗粒型中多为SSA,Ro52和AMA-M2抗体,着丝点型多为CNEP B抗体。Ro52抗体是ANA谱中最活跃的抗体,几乎可以见于各种核型,特异性较差。结果见表4。
表4 549例ANA(+)/ANAs(+)标本不同核型中各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
3 讨论
本文对2 317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检测的结果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笔者发现ANA和/或ANAs阳性人群中,女性占77.7%,男性占22.3%,男女比为1∶3.48,表明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或发病率高于男性。由于男女性别之间的免疫环境和免疫强度存在差异,女性较男性有更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即有更好的免疫反应能力;同时由于雌激素的作用使女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对应激的敏感性高于男性,HPA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不仅是机体应激应答必要的内分泌激素,而且还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1],因此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从年龄段观察,36~55岁的女性阳性率达34.2%,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36岁及以上年龄段阳性率50.1%;而在男性人群,36岁及以上年龄段阳性率16.1%,相对于其他年龄段较高。由此可见,36岁以上人群,无论男女性别,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或发病明显增高。
本文对2 317例受检者血清同时检测ANA和ANAs。按准断效能分组判断,IIF检测ANA,阳性740例,占检测总数的31.9%;IBT检测ANAs,阳性723例,占检测总数的31.2%,而同时检测ANA和ANAs,阳性共914例,占检测总数的39.4%。IIF检测ANA可应用于大范围的AID患者初筛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实验室工作压力,但仅检测ANA或ANAs均可导致临床患有AID或潜在AID患者的漏检,联合检测则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从而降低现症及潜在AID患者的漏检率[2]。本文结果显示,联合检测ANA和ANA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ANA或ANAs检测。笔者还对650例样本同时用IIF和IBT检测ds-DNA,其中IIF阳性14例(2.2%),IBT阳性24例(3.7%),两组间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P<0.05);而IIF和IBT同时阳性仅有8例,可见如果单独用其中一种方法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而两种方法联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此类问题。
联合ANA阳性荧光模型和ANAs出现的抗原多肽,是诊断和鉴别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实验室依据。ANA检测以抗原谱完整的Hep-2细胞为基质,针对细胞靶抗原的特异抗体可产生特定的荧光模型,而后者与某些疾病有关[3~5]。本文结果显示,740例ANA阳性样本的荧光分型以核颗粒型最常见,占56.08%,其次是均质型,占19.32%,部分样本还可见2种或2种以上核型,每种核型的代表性抗体各不相同,因此核型分型有助于缩小靶抗原确认的试实验范围;同时检测ANAs,可发现在每一种ANA核型中,有一种或几种靶抗原存在。本文中核颗粒型相对应的抗原多肽以抗SSA、抗Ro52、抗nRP/Sm出现的频率最高,由此可以推论这3种靶抗原应该是核颗粒型的代表性多肽(靶)抗原,而其他核型的代表性多肽(靶)抗原也可以根据其抗原多肽出现的频率进行推测。本文分析中发现有ANAs阳性者中出现核型不一致的情况,ANA阴性但出现ANAs特异性抗体阳性,这可能与血清中其他抗体效价较强,使不一致抗体在IIF分析中被遮蔽有关[6];或者Hep-2细胞不是某些抗体的最佳检测基质;如固定不当,SSA等可溶性抗原可被洗去而出现IIF分析的假阴性[7,8]。IBT检测ANAs的特异性抗体,在反应膜条上平行包被多种高度纯化或重组的抗原物质,一次可检测多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相关的特异性自身抗体。但同时抗核抗体谱免疫印迹法也存在着较高的漏检率,其原因分析为,该谱只含有与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抗核抗体,而不代表全部抗核抗体。此外,该免疫印迹法也存在一定的错检率,这可能与血清处理不当,产生非特异性吸附有关。
有学者提出ANA检测选择原则[9,10],通 常首先采用以HEp-2细胞为抗原基质片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进行筛查实验,阴性结果结合临床一般可以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若ANA阳性还必须进一步筛查ANAs和抗双链DNA(ds-DNA),以期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本文同时检测了ANA抗体、dsDNA和ANAs,结果表明ANA检测选择原则是正确的,但笔者也认为,同时用IIF和IBT检测ANA和ANAs,不仅可以减少阳性漏检率,而且还可对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力的实验室证据。
[1] 严冬菁,黄欣媛,冷明垒,等.性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7(13):2562-2564.
[2] 林益强,曾燕丽,周建锋,等.抗核抗体与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上的应用〔J〕.免疫性杂志,2012,10(28):892-895.
[3] 范文强,孙文萱,侯爱萍,等.抗核抗体核型检测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5):515-516.
[4] 黄雪梅,蒲泽晏,刘方久.ANA、ENA、dsDN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敏感性及相关性分析〔J〕.西部医学,2010,22(3):534-537.
[5] 张文忠,姚萍.抗着丝点抗体阳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5):451-453.
[6] 吕婉娴,戴伟良,翁光样.联合检测抗核抗体与抗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7):621-622.
[7] 郭大文,王晔,张英辉,等.ANA阴性Jo-1抗体阳性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2):402-403.
[8] Keren D F.Antinuclear antibody testing〔J〕.Clin Lab Med,2002,22(2):447-474.
[9] 李晓军.抗核抗体检测的质量要求及结果的合理判读〔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2):84-86.
[10] Sturgess A,Edmond J.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utoantibody testing in the clinic〔J〕.Autoimmunity Reviews,2002,1(5):27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