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设计中安全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分析

2014-02-24朱少斌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1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桥梁因素

朱少斌

摘 要:随着桥梁长时间的运行,也开始显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桥梁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甚者还会威胁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针对这种情况,为确保桥梁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下面笔者就桥梁设计中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基于笔者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桥梁;设计;安全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1 桥梁设计中安全影响因素

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桥梁结构自身强度耐久性,对于桥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极限状态并不是很重视,同时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重建设轻后期维护,基于这种观念所实施的设计,很容易造成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达不到要求,继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在桥梁设计中影响其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较为合理且科学的设计构造理论。从当前我国桥梁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即设计人员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并未从桥梁结构体系、结构材料、桥梁使用、桥梁结构构造、桥梁结构维护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其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加强,最终造成桥梁结构的延性以及整体性不足,且冗余性也相对较小。或者在设计中,部分计算图式或者受力路线不够明确,导致桥梁局部受力过于集中且大等,而这些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造成影响,即使这些设计在当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但当其在运行了较长时间以后,该结构的耐久性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继而进一步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此外,在设计中,钢筋的布置过于紧密也会造成钢筋之间的胶结材料以及骨料不多,使得粗骨料与细骨料的分布不够均匀,在此基础上,就会加大振捣作业的难度,保证不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以及密实度,易造成蜂窝麻面的产生,严重时还会出现空洞,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自身的抗碳化年限严重的不足,最终导致钢筋出现锈蚀,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第二,设计理念较为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但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并未将注意到这点,仍旧停留于以往的设计理论中。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未根据桥梁所处位置的实际环境以及其具体使用要求等来设计,所设计出的结构构造前篇一律,没有特色。此外,在设计中一味地看重成本的降低,而这种设计理念很容易为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第三,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常常发生以次充好或者偷工减料等问题,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采用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监理工作未做到位,使得工程在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继而为桥梁工程的建设留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与安全隐患。

第四,环境的影响。影响桥梁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环境因素。由于桥梁属于一种户外工程,在施工中或者使用中,均容易受到大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日晒雨淋、环境、冲击荷载、温度以及湿度的不断作用与影响下,桥梁的混凝土结构就易出现裂缝,在出现裂缝以后,因水分子或者氯离子的不断侵入,就会使钢筋面层出现钝化现象,继而造成钢筋的腐蚀,使钢筋表面和混凝土间所存在的这种化学交接力被破坏,继而进一步造成混凝土构件的刚度以及强度被削弱,影响桥梁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

2 桥梁设计相关改进措施

目前在桥梁设计中,关于桥梁安全性这一问题已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在一些桥梁设计规范中也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设计要求,下面笔者基于这些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就桥梁设计相关改进措施进行详细地阐述。

2.1 桥梁结构构造的设计

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桥梁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尽管很多和施工质量相关,但同时也可看出,在施工中造成质量出现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设计的不合理与不科学所导致的。对此,要想使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达标,延长其使用寿命,首先必须要从设计入手,从源头抓起,这样才可保障桥梁工程建设质量。

第一,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采用一种全预应力结构,并且分别在主桥的纵向以及横向处施加相应的预应力,确保在桥梁的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其截面不会产生拉应力现象,避免桥梁结构产生裂缝。为适应抗裂需求,所需要的有效预加力可按照这一公式来进行计算,在该公式中,Ms为短期效应的弯矩组合设计值,A、W为进行钢筋数量的估算时,可近似所用的几何性质。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按照桥梁结构在施工与使用中环境条件与影响来设计,如在桥面平面、纵横断面的设计中,桥梁平面最为理想的一种形式就是直线型,通常情况下桥梁的平面为弯桥。此外,桥面的铺装结构型式应该和所在位置路面协调,在桥面铺装上必须要有健全的防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其中特大桥或者大桥,其桥面铺装最好用沥青混凝土来实施,并设置相应的防水层。

第二,在设计中,桥梁的纵轴线应该和洪水主流的流向呈正交。其中在通航河流上桥梁,其墩台应该沿着水流方轴线和最高通航水位主流方向相一致。若免不了斜交,则其交角不可超过5度,若交角超过5度时,则应适当地将通航孔净宽进行增加。此外,桥上纵坡不可超过4%,且桥头引道纵坡不可超过5%,桥头两端引道线形应该和桥上线形相协调。其中桥梁桥墩形式的选用按照表1来实施。

表1 桥墩形式选用

第三,在特大桥梁或者较大桥梁的上部构造中,应该设置相应的箱内照明、检查平台、入口井盖、通道以及扶梯等相关设施,以便于后期的检查与维修。基于桥梁结构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在设计其结构极限状态作用效应时,可按照作用短期效应与长期效益来设计,其中短期效益计算公式为:,长期效益的计算公式为。

2.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设计

第一,采取定量计算的方式,首先选择相应的材料,来构建材料劣化模型,借助于该模型,将环境作用效应求出来,并将环境作用效应和耐久性抗拉间定量关系式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就可将桥梁极限状态所对应的具体使用年限求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将一些低质量材料淘汰,同时还可提升桥梁结构最低用材标准与结构最低配筋率的需求量。结构所处环境根据其对于混凝土材料、钢筋材料所产生的腐蚀机理如表2所示,可按照该表来明确混凝土结构性能。

表2 环境类别与腐蚀机理

第二,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应该控制好其裂缝,且选择合理结构断面,同时钢筋之间还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从而便于振捣,保障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密度。在设计中,最好选择箱形的断面,这种结构的断面可使桥梁结构整体刚度得到提升,使桥梁自身的疲劳振动得到一定的减轻。此外,混凝土暴露面的沟槽、边缘以及棱角等应该呈一种圆弧形。

第三,尽量采用耐久性较高的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抗破损能力。同时还可通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加大,增强结构构造钢筋,以免裂缝的产生。此外,还可在构件外面进行一层素混凝土的包裹,从而避免构件出现腐蚀问题或者受到损坏。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可借助于结构材料、结构设计以及构造处理等方面的不断加强,综合考虑结构材料、维护、桥梁使用以及桥梁构造等来设计,同时还应结合桥梁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从而才可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并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从而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侯德藻,袁玉波,杨曼娟等.在用桥梁护栏安全性能改进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5):110-116.

[2] 雷文辉.浅谈桥梁设计的一般问题与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6):210.

[3] 刘盛,马靖宇.分析桥梁施工中的难点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4] 钟丽清,杨占雄.桥梁设计中存在的安全耐久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0,36(1):94-96,104.

[5] 马玉宏,温留汉·黑沙,赵桂峰等.粤港澳三地桥梁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5):127-132.endprint

摘 要:随着桥梁长时间的运行,也开始显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桥梁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甚者还会威胁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针对这种情况,为确保桥梁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下面笔者就桥梁设计中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基于笔者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桥梁;设计;安全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1 桥梁设计中安全影响因素

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桥梁结构自身强度耐久性,对于桥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极限状态并不是很重视,同时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重建设轻后期维护,基于这种观念所实施的设计,很容易造成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达不到要求,继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在桥梁设计中影响其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较为合理且科学的设计构造理论。从当前我国桥梁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即设计人员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并未从桥梁结构体系、结构材料、桥梁使用、桥梁结构构造、桥梁结构维护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其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加强,最终造成桥梁结构的延性以及整体性不足,且冗余性也相对较小。或者在设计中,部分计算图式或者受力路线不够明确,导致桥梁局部受力过于集中且大等,而这些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造成影响,即使这些设计在当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但当其在运行了较长时间以后,该结构的耐久性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继而进一步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此外,在设计中,钢筋的布置过于紧密也会造成钢筋之间的胶结材料以及骨料不多,使得粗骨料与细骨料的分布不够均匀,在此基础上,就会加大振捣作业的难度,保证不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以及密实度,易造成蜂窝麻面的产生,严重时还会出现空洞,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自身的抗碳化年限严重的不足,最终导致钢筋出现锈蚀,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第二,设计理念较为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但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并未将注意到这点,仍旧停留于以往的设计理论中。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未根据桥梁所处位置的实际环境以及其具体使用要求等来设计,所设计出的结构构造前篇一律,没有特色。此外,在设计中一味地看重成本的降低,而这种设计理念很容易为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第三,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常常发生以次充好或者偷工减料等问题,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采用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监理工作未做到位,使得工程在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继而为桥梁工程的建设留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与安全隐患。

第四,环境的影响。影响桥梁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环境因素。由于桥梁属于一种户外工程,在施工中或者使用中,均容易受到大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日晒雨淋、环境、冲击荷载、温度以及湿度的不断作用与影响下,桥梁的混凝土结构就易出现裂缝,在出现裂缝以后,因水分子或者氯离子的不断侵入,就会使钢筋面层出现钝化现象,继而造成钢筋的腐蚀,使钢筋表面和混凝土间所存在的这种化学交接力被破坏,继而进一步造成混凝土构件的刚度以及强度被削弱,影响桥梁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

2 桥梁设计相关改进措施

目前在桥梁设计中,关于桥梁安全性这一问题已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在一些桥梁设计规范中也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设计要求,下面笔者基于这些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就桥梁设计相关改进措施进行详细地阐述。

2.1 桥梁结构构造的设计

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桥梁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尽管很多和施工质量相关,但同时也可看出,在施工中造成质量出现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设计的不合理与不科学所导致的。对此,要想使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达标,延长其使用寿命,首先必须要从设计入手,从源头抓起,这样才可保障桥梁工程建设质量。

第一,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采用一种全预应力结构,并且分别在主桥的纵向以及横向处施加相应的预应力,确保在桥梁的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其截面不会产生拉应力现象,避免桥梁结构产生裂缝。为适应抗裂需求,所需要的有效预加力可按照这一公式来进行计算,在该公式中,Ms为短期效应的弯矩组合设计值,A、W为进行钢筋数量的估算时,可近似所用的几何性质。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按照桥梁结构在施工与使用中环境条件与影响来设计,如在桥面平面、纵横断面的设计中,桥梁平面最为理想的一种形式就是直线型,通常情况下桥梁的平面为弯桥。此外,桥面的铺装结构型式应该和所在位置路面协调,在桥面铺装上必须要有健全的防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其中特大桥或者大桥,其桥面铺装最好用沥青混凝土来实施,并设置相应的防水层。

第二,在设计中,桥梁的纵轴线应该和洪水主流的流向呈正交。其中在通航河流上桥梁,其墩台应该沿着水流方轴线和最高通航水位主流方向相一致。若免不了斜交,则其交角不可超过5度,若交角超过5度时,则应适当地将通航孔净宽进行增加。此外,桥上纵坡不可超过4%,且桥头引道纵坡不可超过5%,桥头两端引道线形应该和桥上线形相协调。其中桥梁桥墩形式的选用按照表1来实施。

表1 桥墩形式选用

第三,在特大桥梁或者较大桥梁的上部构造中,应该设置相应的箱内照明、检查平台、入口井盖、通道以及扶梯等相关设施,以便于后期的检查与维修。基于桥梁结构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在设计其结构极限状态作用效应时,可按照作用短期效应与长期效益来设计,其中短期效益计算公式为:,长期效益的计算公式为。

2.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设计

第一,采取定量计算的方式,首先选择相应的材料,来构建材料劣化模型,借助于该模型,将环境作用效应求出来,并将环境作用效应和耐久性抗拉间定量关系式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就可将桥梁极限状态所对应的具体使用年限求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将一些低质量材料淘汰,同时还可提升桥梁结构最低用材标准与结构最低配筋率的需求量。结构所处环境根据其对于混凝土材料、钢筋材料所产生的腐蚀机理如表2所示,可按照该表来明确混凝土结构性能。

表2 环境类别与腐蚀机理

第二,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应该控制好其裂缝,且选择合理结构断面,同时钢筋之间还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从而便于振捣,保障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密度。在设计中,最好选择箱形的断面,这种结构的断面可使桥梁结构整体刚度得到提升,使桥梁自身的疲劳振动得到一定的减轻。此外,混凝土暴露面的沟槽、边缘以及棱角等应该呈一种圆弧形。

第三,尽量采用耐久性较高的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抗破损能力。同时还可通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加大,增强结构构造钢筋,以免裂缝的产生。此外,还可在构件外面进行一层素混凝土的包裹,从而避免构件出现腐蚀问题或者受到损坏。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可借助于结构材料、结构设计以及构造处理等方面的不断加强,综合考虑结构材料、维护、桥梁使用以及桥梁构造等来设计,同时还应结合桥梁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从而才可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并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从而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侯德藻,袁玉波,杨曼娟等.在用桥梁护栏安全性能改进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5):110-116.

[2] 雷文辉.浅谈桥梁设计的一般问题与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6):210.

[3] 刘盛,马靖宇.分析桥梁施工中的难点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4] 钟丽清,杨占雄.桥梁设计中存在的安全耐久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0,36(1):94-96,104.

[5] 马玉宏,温留汉·黑沙,赵桂峰等.粤港澳三地桥梁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5):127-132.endprint

摘 要:随着桥梁长时间的运行,也开始显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桥梁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甚者还会威胁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针对这种情况,为确保桥梁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下面笔者就桥梁设计中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基于笔者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桥梁;设计;安全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1 桥梁设计中安全影响因素

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桥梁结构自身强度耐久性,对于桥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极限状态并不是很重视,同时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重建设轻后期维护,基于这种观念所实施的设计,很容易造成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达不到要求,继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在桥梁设计中影响其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较为合理且科学的设计构造理论。从当前我国桥梁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即设计人员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并未从桥梁结构体系、结构材料、桥梁使用、桥梁结构构造、桥梁结构维护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其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加强,最终造成桥梁结构的延性以及整体性不足,且冗余性也相对较小。或者在设计中,部分计算图式或者受力路线不够明确,导致桥梁局部受力过于集中且大等,而这些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造成影响,即使这些设计在当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但当其在运行了较长时间以后,该结构的耐久性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继而进一步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此外,在设计中,钢筋的布置过于紧密也会造成钢筋之间的胶结材料以及骨料不多,使得粗骨料与细骨料的分布不够均匀,在此基础上,就会加大振捣作业的难度,保证不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以及密实度,易造成蜂窝麻面的产生,严重时还会出现空洞,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自身的抗碳化年限严重的不足,最终导致钢筋出现锈蚀,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第二,设计理念较为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但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并未将注意到这点,仍旧停留于以往的设计理论中。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未根据桥梁所处位置的实际环境以及其具体使用要求等来设计,所设计出的结构构造前篇一律,没有特色。此外,在设计中一味地看重成本的降低,而这种设计理念很容易为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第三,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常常发生以次充好或者偷工减料等问题,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采用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监理工作未做到位,使得工程在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继而为桥梁工程的建设留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与安全隐患。

第四,环境的影响。影响桥梁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环境因素。由于桥梁属于一种户外工程,在施工中或者使用中,均容易受到大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日晒雨淋、环境、冲击荷载、温度以及湿度的不断作用与影响下,桥梁的混凝土结构就易出现裂缝,在出现裂缝以后,因水分子或者氯离子的不断侵入,就会使钢筋面层出现钝化现象,继而造成钢筋的腐蚀,使钢筋表面和混凝土间所存在的这种化学交接力被破坏,继而进一步造成混凝土构件的刚度以及强度被削弱,影响桥梁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

2 桥梁设计相关改进措施

目前在桥梁设计中,关于桥梁安全性这一问题已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在一些桥梁设计规范中也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设计要求,下面笔者基于这些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就桥梁设计相关改进措施进行详细地阐述。

2.1 桥梁结构构造的设计

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桥梁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尽管很多和施工质量相关,但同时也可看出,在施工中造成质量出现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设计的不合理与不科学所导致的。对此,要想使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达标,延长其使用寿命,首先必须要从设计入手,从源头抓起,这样才可保障桥梁工程建设质量。

第一,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采用一种全预应力结构,并且分别在主桥的纵向以及横向处施加相应的预应力,确保在桥梁的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其截面不会产生拉应力现象,避免桥梁结构产生裂缝。为适应抗裂需求,所需要的有效预加力可按照这一公式来进行计算,在该公式中,Ms为短期效应的弯矩组合设计值,A、W为进行钢筋数量的估算时,可近似所用的几何性质。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按照桥梁结构在施工与使用中环境条件与影响来设计,如在桥面平面、纵横断面的设计中,桥梁平面最为理想的一种形式就是直线型,通常情况下桥梁的平面为弯桥。此外,桥面的铺装结构型式应该和所在位置路面协调,在桥面铺装上必须要有健全的防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其中特大桥或者大桥,其桥面铺装最好用沥青混凝土来实施,并设置相应的防水层。

第二,在设计中,桥梁的纵轴线应该和洪水主流的流向呈正交。其中在通航河流上桥梁,其墩台应该沿着水流方轴线和最高通航水位主流方向相一致。若免不了斜交,则其交角不可超过5度,若交角超过5度时,则应适当地将通航孔净宽进行增加。此外,桥上纵坡不可超过4%,且桥头引道纵坡不可超过5%,桥头两端引道线形应该和桥上线形相协调。其中桥梁桥墩形式的选用按照表1来实施。

表1 桥墩形式选用

第三,在特大桥梁或者较大桥梁的上部构造中,应该设置相应的箱内照明、检查平台、入口井盖、通道以及扶梯等相关设施,以便于后期的检查与维修。基于桥梁结构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在设计其结构极限状态作用效应时,可按照作用短期效应与长期效益来设计,其中短期效益计算公式为:,长期效益的计算公式为。

2.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设计

第一,采取定量计算的方式,首先选择相应的材料,来构建材料劣化模型,借助于该模型,将环境作用效应求出来,并将环境作用效应和耐久性抗拉间定量关系式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就可将桥梁极限状态所对应的具体使用年限求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将一些低质量材料淘汰,同时还可提升桥梁结构最低用材标准与结构最低配筋率的需求量。结构所处环境根据其对于混凝土材料、钢筋材料所产生的腐蚀机理如表2所示,可按照该表来明确混凝土结构性能。

表2 环境类别与腐蚀机理

第二,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应该控制好其裂缝,且选择合理结构断面,同时钢筋之间还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从而便于振捣,保障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密度。在设计中,最好选择箱形的断面,这种结构的断面可使桥梁结构整体刚度得到提升,使桥梁自身的疲劳振动得到一定的减轻。此外,混凝土暴露面的沟槽、边缘以及棱角等应该呈一种圆弧形。

第三,尽量采用耐久性较高的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抗破损能力。同时还可通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加大,增强结构构造钢筋,以免裂缝的产生。此外,还可在构件外面进行一层素混凝土的包裹,从而避免构件出现腐蚀问题或者受到损坏。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可借助于结构材料、结构设计以及构造处理等方面的不断加强,综合考虑结构材料、维护、桥梁使用以及桥梁构造等来设计,同时还应结合桥梁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从而才可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并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从而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侯德藻,袁玉波,杨曼娟等.在用桥梁护栏安全性能改进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5):110-116.

[2] 雷文辉.浅谈桥梁设计的一般问题与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6):210.

[3] 刘盛,马靖宇.分析桥梁施工中的难点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4] 钟丽清,杨占雄.桥梁设计中存在的安全耐久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0,36(1):94-96,104.

[5] 马玉宏,温留汉·黑沙,赵桂峰等.粤港澳三地桥梁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5):127-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桥梁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用爱心架起希望的桥梁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