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述略

2014-02-24徐泉海

科技视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战国时期墨家法家

徐泉海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83)

我国的战国时代是指公元前475 年~公元前221 年, 在这一段时期中,春秋列国经历的长期的战争兼并,形成了七雄并立的态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教育进一步平民化,自由讲学之风盛行,各诸侯国为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很大程度上包容了思想自由,思想文化大放异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所谓百家争鸣,是说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众多,后世有九流十家(十家实际包括了九流)之说,即儒、墨、法、道、名、阴阳、兵、农、纵横、小说,然可观者九,小说家乃稗官野史,不足以登大雅之堂。

一般意义上来说,百家争鸣皆有其基源问题,尤其以儒、墨、道、法诸家,它们的基源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为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大规模的频繁战争造成社会政治秩序的混乱,如何重建社会秩序,换言之,即如何“措天下于衽席之上,解黎民于倒悬之中”,此为诸子百家所共同思虑之问题;一为价值信仰体系的崩溃,如何重构人们的精神信仰,亦成为诸子百家所殚精竭思之问题。 面对这两大问题,各家有不同的思维路向和理论学说。

儒家,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等人。二人分别在两个方向上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 具体来说,孟子以磐磐大才,直探人性之根本,提出性善之说,为孔子所主张的道德原则和“为政以德”的政治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孟子坚信,通过主体自觉的修养功夫(诸如于寡欲、养心、求放心、养气、反身而诚等)实现人生完满的价值,以此解决人们的信仰危机(尤其对治甚嚣尘上的功利主义和唯我主义)。 社会政治领域,孟子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施仁政,行王道,把政治纳入道德领域,具有典型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所以孟子是从“仁”或者“为政以德”这个层面来继承和发展孔子的理论。 荀子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认为,现实经验的人性是恶的,所以他更多地强调后天的学习与圣人的教化,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人皆可为尧舜”的道德追求。政治方面,荀子主张礼制。 因此,荀子是在孔子“为国以礼”这个角度来对其思想理论进行继承和发展,表现出道德的现实主义色彩。

墨家,其代表人物为墨翟(即墨子),思想主张围绕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来展开。 墨家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战争之所以频繁,人心之所以丧乱,主要是因为人们不相爱,故墨家主张“兼爱”的思想,即一种平等的无差别的爱。 兼爱往往与功利联系在一起,故有“兼相爱,交相利”之说。 然墨子在论述兼爱之时亦为该理论寻找形上根据,即所谓的“天志”、“明鬼”,换言之,天志的内容便是对于他人的关爱,故兼爱便是天志的要求和表现了。 墨子认为,人人兼相爱,便可实现天下安定,人民幸福。在社会政治领域,墨家学派提出尚同、尚贤、非攻、节葬等主张。墨家的思想有针对儒家的意味,尤其是对于不懂儒家真精神的腐儒嗤之以鼻。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多有发展。另外,墨家非常重视经验的重要,墨子提出了“三表法”,即通过上古的历史经验、现实的事实经验和效果三个方面来衡量理论和主张。 战国结束之后,墨家随之中衰。就墨家思想而言,它具有平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就其尚同的主张和组织的形式而言,墨家具有权威主义的色彩;就其行为的方式方法而言,墨者颇有苦行的特点;就后期理论发展而言,墨家的逻辑思想在战国诸家甚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都是占得有一定地位的。

道家,战国时期一批“冷眼看世界,笑对人生”知识精英,主要代表人物为庄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为老子,其他较有影响力的人物还有杨朱。老子思想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但他并未完全地否定现实社会,只是他主张的救世方案不同于孔子和儒家,认为“无为而治”可治天下,追求的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杨朱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表现出“重生”“贵己”的色彩。庄子,天纵英才,极大继承和发展了道家思想,他的思想具有极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直探宇宙和生命的本源。 相对于老子较为关注社会政治而言,庄子则对此不仅采取强烈的批判态度,而且主张出离世间,他的思想特性在于:独善其身,超然物外,一任自然,遂性率真,庄子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寻求生命的本真意义。毫无疑问,庄子是一个热爱生命的思想家,他倾慕的是人生旷达与逍遥,他人与自我、人类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等一齐悟透,惟与大道合一。

法家,战国时期的现实主义者,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申不害、慎到、商鞅、韩非和李斯等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深切地知晓君王需要什么,因此他们以最现实的方式来思考社会构建(法家并不太注重思想价值信仰方面的重建, 甚至继承了道家反智主义的传统,对于价值信仰本身采取一种否定与取消的态度),比如李悝、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而韩非则合三人之说,建立起法、势、术合一的集大成学说,虽韩非未用于世,然其师弟李斯却是其学说的忠实执行者。 法家诸人皆在其当政期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因此得到各诸侯国君主的一致推许。 当然,法家亦有其可观之处,相对于儒家(梦回三代)、墨家(“背周道而用夏政”)、道家(小国寡民)的复古主义,法家持进步的历史观,所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思想为历朝历代的改革者所引用。 就中国传统政治格局而言,法家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谓“外儒内法,兼辅之以道”,十分恰当的说明了战国时期占主流地位三家思想在我国传统社会政治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阴阳家,主要代表人物有邹衍,该派思想家继承了发展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认为这不仅是诠释自然世界的方法,亦是朝代更替的规律,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 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传统中国人解释自然的基本理念,“五德终始”成为历朝历代开国皇帝表明其合理性与合法性的重要理论依据,该派虽未成为官方、士大夫以及民间的显学,但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名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等人,诸人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名实之辩,提出了“历物十事”,“白马非马”,“合同异离坚白”等命题,对于我国传统哲学的逻辑学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孙武、孙膑、吴起等人,著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杰出的军事著作,对我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以《孙子兵法》为著。就哲学价值而言,这些著名军事著作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对我国后世哲学有一定的影响。农家,主要代表人物为许行、陈相诸人,他们以神农氏为其尊崇对象,主张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应务农,国家经济应以农为本。农家并无流传著作,相关主张见于《孟子·滕文公》篇。 纵横家,实为战国时期的外交家,主要有苏秦、张仪合众连横之术享誉宇内,后人编著《战国策》一书,能为我们遥想当年纵横家的风采。

战国时期正处于所谓的“轴心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后世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佛教之外)皆发轫或充分发展于此时,时至今日,战国百家争鸣都为中国知识分子所倾慕神往,皆感叹先哲的伟大创造力。总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我们对于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应当加以深入研究,为今日民族是伟大复兴做出有益的贡献。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6.

[2]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8.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6.

[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

猜你喜欢

战国时期墨家法家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试论战国时期的楚墓人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小小书法家
孟子说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