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三省一分”的前尘往事

2014-02-23张斌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铜元国花东三省

张斌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 长春 130061)

“东三省一分”的前尘往事

张斌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 长春 130061)

1929年,张学良主政东北时,为配合国民党政府推行新货币政策,铸行了新的“一分”辅币。“东三省一分”制行时间很短,随着日军的侵略很快沦为战争硝烟的牺牲品。但因其图案精美、制作精良,且带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钱币收藏;东三省一分;铜币;版别;背景

1928年(民国十七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同时励精图治,着手整顿金融秩序。当时现洋流通日广,一般使用尚可应付,但辅币却十分缺乏,商号找零往往以邮票或日本铜板替代。1929年(民国十八年),东三省官银号总办鲁穆庭等联名向东北政务委员会呈报《为市面行使现洋缺乏辅币拟鼓铸铜元以资补助由》,提议:

仿照天津厂民国五年之例,鼓铸十进纯铜元若干,定为每百枚兑换洋一元作为永远固定价格,俾得出入一致免有涨落之差。成色按国币条例,铜九铅一,容配重量务须适中。数目不求其多,以适合市面之需要为止。式样模型力求精致,拟不使与旧式各省铜元雷同。俾便区分,以杜顶冒或仿铸之弊,兑换由职号负责,庶免有价格高下之差。[1]

1929年1月28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一九三次会议,讨论中央宣传部报告审查选定国花案,原呈文如下:

呈为呈复事。案查前奉钧会交下国民政府财政部函一件,以铸镌国币新模边缘,附刻国花,以表美观,请迅予选定,提交公布,俾便遵照。等由。奉批:交宣传部核办。等因。奉此。当查报载国民政府教育部已在选拟国花,比函该部,请将选拟经过情形,附同意见,函部参考。旋准复函称略开:查拟定梅花为国花一案,前由内政部礼制服章审订委员会,议拟意见,呈请行政院鉴核。其原呈内称:窃维国花所以代表民族精神、国家文化,关系至为重要。如英之蔷薇、法之月季、日之樱花,皆为世界所艳

称。吾国现当革命完成,训政开始,新邦肇造,不可不厘订国花,以资表率。兹经职会第十八次会议议决:拟定梅花为国花,其形式取五朵连枝,用象五族共和、五权并重之意;且梅花凌冬耐寒,冠冕群芳,其坚贞刚洁之概,颇足为国民独立自由精神之矜式。定为国花,似较相宜。是否有当?理合备文呈请钧院核转国民政府鉴核施行。等因。经行政院第二次会议议决:交教育部审议。等因。本部遵即照原案审议,其结果为:定梅花为国花,备极妥善。惟原案定为五朵连枝,本部拟改为三朵连枝。因梅花原为五瓣,用表五族共和、五权并重;而三朵连枝,乃取喻三民主义,似较相宜。惟事关典章,本部未便擅专,现已委托艺术院绘定制服帽徽图样,于徽内分绘折枝全开梅花三朵及五朵者各一式,以备呈送行政院选择。[2]

尽管梅花未能正式公布为国花,但国民政府明令可用作各种徽饰,此后中央银行以梅花为国币图案,邮政局大量印制梅花邮票,连军服帽徽及军阶也采用梅花,许多建筑物和公共场所也常常可见梅花徽饰。这样,在民国时期,梅花自然成了公认的国花。此时,辽宁省政府选定梅花为东三省一分铜币图案,和“东北易帜”的内涵一致,同时保留东北特色,“不使与旧式各省铜元雷同”。民国十九年四川梅花党徽铜币,其正面梅花分列两侧,与民国十八年东三省大写壹分铜币设计极为类似,可能设计时参考了东三省一分的设计。

东三省一分铜币图案正面上部是“中华民国十八年”,下部是“东三省”,中间是“一分”,背面图案是青天白日徽,交叉花环。1929年(民国十八年)——1930年(民国十九年),辽宁造币厂制造四类东三省一分铜币,按“一分”文字大写和小写,即东三省大写一分小字、东三省大写一分大字、东三省小写一分黄铜样币、东三省小写一分铜币,其中东三省大写一分小字、东三省大写一分大字数量稀少,为试铸铜样币,当属铜元之花了。普通小写东三省一分铜币因其设计独特,图案精美,制造精良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所喜爱,但普通小写东三省一分铜币历来很少有人研究,关注度明显不足,其版式特征尚属空白。普通小写东三省一分铜币作为东北钱币精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去品味,去玩赏,去了解。

段洪刚《中国铜元谱》[3]收录辽宁造币厂造东三省一分铜币,分为2种版式。华光普《中国铜元目录》[4]《中国东北地区货币》[5]虽收录辽宁造币厂造东三省一分铜币,但仅有1版。实际上,普通小写东三省一分铜币可分为3类版式,细分十多个版式。这3类版式,版别独立不与另外的细版相混淆。繁复的小版式,则属于芜杂的细细目。小写东三省一分铜币按花结左侧的花蕊分为2类版式,即3根花蕊和4根花蕊版,每类又分为2类版式。三花版即3根花蕊版,正面58个连环结,背面珠点55点,花朵连边齿。四花版即4根花蕊版,分为2种版式,即普通版和满花版。普通四花版正面58个连环结,背面珠点72点,满花版正面58个连环结,背面珠点73点(3根花蕊版花结下对应12点,4根花蕊版、满花版对应15-16点)。普通四花版,背面太阳下面的那朵花最上面的那片花瓣遮住了半边,犹抱琵琶半遮面。满花版,花朵远离边齿,背面太阳下面的那朵花最上面的那片花瓣是完整的,最上面的那片花瓣完全呈现。此外,满花版有种长马齿的版式,比较少见。满花版和普通版还有一处区别,太阳右下的花蕊,蕊线长短不同,最明显的是从右往左数的第2根。实际上,满花版太阳右下的5根花蕊,从右至左,长短依次递减,而普通版则长短相同;太阳左下的花蕊,满花版浅打,而普通版是深打。

段洪刚《中国铜元谱》收录小写东三省一分铜币2种版式,将普通小写东三省一分铜币按花朵中有点和无点分为2种版式,没有收录满花版。按花朵是否连边齿来分:花朵连外缘马齿即为有点版,花朵离马齿即为无点版。实际上,花朵中有点为三花版,花朵中无点为四花版。但段洪刚《中国铜元谱》没有花结左侧的花蕊细部放大图。

拙藏东三省一分铜币图片

1929年(民国十八年)8月17日,新版样币制成后曾交辽宁总商会样币10枚。此样币为东三省壹分铜币,因其正面的青天白日党徽图案被珠圈环绕,又与“东三省”字样并列,被南京政府认为寓意欠佳而重新刻模。新设计铜币稍后发行流通,成色是铜九铅一,重5.5克。正面中央改成简写的“一分”,有珠圈环绕,上列“中华民国十八年”下书“东三省”;背面为两梅花枝交错,中间有“青天白日徽”。不过这枚号称仿天津厂民国五年版的新币,比天津所造的一分铜元足足轻了1克。东三省大写一分小字,直径23mm,厚1.8mm,重5.6g。正面珠点为72点(梅花和面值面),背面珠点为76点。东三省大写一分大字,直径23mm,厚1.8mm,重5.5g。正面珠点为72点(梅花和面值面),背面珠点为72点。东三省一分,直径23.55 mm,厚1.65mm,重5.5g。

太阳左下的花蕊,满花版浅打,而普通版是深打。普通版,背面太阳下面的那朵花最上面的那片花瓣被上一朵花萼遮住了半边,可以看出,普通版对背面太阳左下的花萼进行了修改,扩大了花萼,使下面的花瓣五片花瓣最上面的花瓣变成了花萼。这次的修改是在二原模上进行的。因此最先制造的是满花版,太阳下面的那朵花是五片花瓣,“因梅花原为五瓣,用表五族共和、五权并重”。普通版此处修改为四片花瓣,显然不是原设计的构思。修改模具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花蕊浅打,容易造成模具损坏。四花版和满花版都是4根花蕊,设计上一脉相承。大写东三省壹分样币无论大字版和小字版,正面珠点为72点(梅花和面值面);大字版背面珠点为71点,小字版背面珠点为76点。三花版即3根花蕊版背面珠点55点,普通四花版即4根花蕊版背面珠点72点,满花版背面珠点73点。因此,东三省一分铜币制造顺序为:满花版——普通四花版——三花版。

版別基本上是因为造币用工作模是经复制(原模→二原模→工作模)及模具因故修改而产生,是制造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如果自始至终只有一付模具即可应付,就没有版別了。

第二原模(master hub)简称二原模,旧称子模、母模。二原模是将前述雕刻原模压印在钢块上,挤出图案凸起之阳纹,以便制作造币用的工作模。其程序是将钢块上半车削成圆锥形,小端向上放于螺旋式压床(screwpess)下方,再将固定于上方的雕刻原模压下,但不骤然施大力以避免产生裂缝。“各类金属,轻达相让,重打相拒”故须压印多次,因钢材加压后会变硬,每工序间须退火软化。

由于二原模完成后加工对象亦是钢材,故其直径粗大;压印完成后皆须经雕刻师检查,通常都要小修若干才进行硬化,然后再开始复制工作模。制作精良的原模可复制以百计的二原模,同理二原模亦可复制以百计的造币用模。以美国摩根银元为例,原模约可压印出两百余第二原模。[6]

实际上,工作模也常常修改,检查后细部加工修饰。

再则每只二原模与工作模在压印后、热处理硬化前,经过检视时往往略加整修,因此上机台后所压出的硬币或多或少会有点不同,也就产生所谓的版别。[7]

从东三省一分铜币4类版式辨识的特征来看,这4类版式应是对二原模修改后产生的。

至1930年(民国十九年)7月,东三省一分铜币当时共制作1 800万枚。沧海桑田,而今东三省一分铜币已经属于少见品种。胡学源《东三省壹分铜币小考》:

有人说作为辅币,只要有人的地方日后一定会有发现,因为它的铸量大。可是东北的情况非然。日本军国主义者占领东三省后,为了“大东亚圣战”多次强迫老百姓献铜,满洲中央银行柜台的铜护栏都拆下上缴用于圣战,老百姓手中的流通辅币已经变成非金属“镁质币”俗称“陶币”,经过这样惨苦的历史洗劫的东北大地,能幸免于难的东北壹分铜币自然不多了。尤其是首批“初铸币”大写壹分更是凤毛麟角。产生这种币少的另一原因,伪满洲中央银行成立时,为了吸收这种“旧铜币”,日伪把大同元年(1932年)已制订的伪《货币法》第六条铸币的成色与重量,原文是:青铜币一分重量3.5瓦。在大同二年(1933年)四月十九日(教令第22号)修改成:“青铜一分币重量5公分(即克)”。这样可以把张学良主张改革的辅币以1∶1兑换回来,因为这样每枚可赚0.55克红铜。加之在日伪当初这样一换,造成今天东三省民国十八年一分铜币较为稀少主要原因。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辽宁造币厂被日军占领,金库所存现金7 000万元亦被洗劫一空,“东三省一分”铜币停止制造。“东三省一分”制造的时间并不久,它在战争的硝烟中沦为了一个时代的牺牲品。

[1]胡学源.东北近代币钞考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2]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报第91号,1929.

[3]洪刚.中国铜元谱[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华光普.中国铜元目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

[5]《中国东北地区货币》编写组.中国东北地区货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6][7]世华.机制币模是如何雕成的[J].中国钱币收藏,17:69-70.

[责任编辑:杨晓丹]

Origin of Cent Issued in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 of China

ZHANG Bin
(Jilin Geological Surveg,Changchun 130061,China)

In order to match with new currency policy of nationalist party,government controlled by Zhang Xue-liang issued new currency“cent”in 1929.The cent circulated very short and became victim with the Japanese aggression.It has beautiful design,exquisite technology and historical value,so it is worth collecting.

currency collecting;cent;coin;type;background

F822.9

A

2014-06-05

1671-6671(2014)03-0055-05

张斌(1968-),男,辽宁沈阳人,吉林省地质调查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铜元国花东三省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铜元收藏怎么玩
东三省原煤产量持续下降
牡丹的“国花”史
评选国花真有必要吗
东三省投资环境讨论
东三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National Flower 国花
清末铜元余利及其影响
清末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创办时间与创办者诸家观点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