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医务战线上的“平民英雄”
——记滨江区星民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沈天仁

2014-02-23任卓伟

杭州 2014年11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

文 任卓伟

做医务战线上的“平民英雄”
——记滨江区星民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沈天仁

文 任卓伟

本栏目由本刊与杭州市委组织部合办

沈天仁是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星民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省级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杭州市第三届“平民英雄”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沈天仁同志不仅有着过硬的专业技术,更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从事村级医疗卫生事业30余年来,始终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业务上勤于钻研,精益求精,并积极运用所学所长,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治病救人,在群众中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

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显用心

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是新时期党对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之一。沈天仁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工作的34年中,始终忠诚于医疗卫生事业,立足本职,从点滴做起,在本职工作中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他深深地意识到医疗卫生是“窗口”行业,尤其是一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站,更是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于是他一贯坚持“少花钱,看好病”的原则,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工作模式。从“窗口”的地位和特点出发,他带动其他医疗人员对照《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以“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的主人翁意识,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在村保健站转换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后,他及时调换思路,调整工作重心,在保障基本医疗的同时,做好做实家庭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随访、健康教育宣传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在上级部门的考核中,受到省、市卫生部门的一致好评。

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真正使星民社区的老百姓享受到小病不出村,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服务的优越性,这是沈天仁的工作目标。平时他一边工作一边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多年来,随着他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和名声的远扬,他负责的医疗卫生服务站门诊量逐年增多,经他治愈的患者无数。有本地社区的居民,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有身家上亿的老板,也有外来务工人员;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他都一视同仁,用心给每一个患者看好病。由于他人好、医术好,在人民群众中的声名也日益远扬,前来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小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门诊量竟达到130多人次,是全街道之首。星民社区卫生服务站因此连续被区、街道评为先进单位。

乐于奉献 救死扶伤显爱心

三十多年来,沈天仁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为社区居民及周边群众的健康劳累奔波。从当初的步行出诊、自行车出诊,到现在的汽车出诊,一路走来从没有停下脚步,始终做到随叫随到,在乡村的道路上、群众的宅院里,都留下了他为民服务的足迹。

2005年除夕,大家都在忙着吃团圆饭,准备迎接新年。突然,村民韦志英的丈夫急冲冲地跑来说,他老婆的肚子痛的厉害。沈天仁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饭碗立刻骑车赶去为村民治疗。经过他的初步诊断,怀疑病人是宫外孕,如不及时救治就会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需要及时送医院手术治疗。情况危急,他立马叫了一辆面包车,把病人送到武警医院。当得知手术时病人急需输血,可血库里没那么多血时,他又连忙帮助打电话联系,解决了3000毫升的血。武警医院的医生说:“幸亏送得及时,才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韦志英的丈夫更是感激不尽,连连说:“今天多亏了沈医生,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最后,他一直陪着病人转危为安才放心地回家。

又如2006年3月18日,晚上7点多,他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说孩子高烧39度7,他立马赶去为孩子诊治输液;8点多,手机又响了,另外有个小孩子也发烧了,于是他安顿好前面这位,马上赶去第二家;晚上10点多,一名邵姓妇女的盆腔炎急性发作了,需要进行输液治疗,他又马不停蹄赶到服务站配药,配好药又赶到病人家中;晚上11点,接到电话得知村民章建良呕吐不止,他再次跑出家门……就这样,那天晚上,在病人和村卫生服务站之间他来回奔波了8次,忙完已经是后半夜了。像这样病急需要出诊的情况对沈天仁来说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回了。每次看到病人恢复健康时,他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每当此时,他感觉到自己的工作价值又得到了一次真正的体现,他对这份工作更加热爱了,对当初的选择更是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有一颗对村民负责任的爱心。”这是沈天仁的口头禅,也是他多年来的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他18岁就来到星民村卫生服务站工作,当起了一名“赤脚医生”。从医34年来,每天与居民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把全部爱心都献给了居民,医治了无数的患者,服务了无数的居民。现在全社区的人几乎都知道他的手机号码,不论小病大病,只要不舒服,沈医生便是他们的首选。

淡泊名利 排忧解难显真心

沈天仁始终坚持从工作大局出发,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居民群众们都说,凭他的医疗技术,开一家私人门诊,前来治疗的患者会源源不断,收入肯定不下几十万一年,可以过上富裕人家的生活。可他没有这样做,他满足于每个月拿两千多元钱的工资,而且30多年来一直坚持出诊不收一分钱。不管有多累,有多苦,他从不收费、从不喊累。即使是碰巧在吃饭时间出诊,病人家属请他吃饭,他也从来不曾在任何一个病号家中吃过。看完了病,时间再晚、肚子再饿,他也要等病人的病情稳定了,才肯放心地回家。他认为:“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他始终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有位哲人曾说过:“工作着是快乐的。”在沈天仁的人生辞典中,“奉献着是更快乐的”,是他三十多年来工作中的座右铭。“用无私的爱心化作高尚医德,用实际行动增添党旗光彩”,是他为之奋斗不息的目标。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翠苑一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帮你加油
帮你加油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