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独战略”:与本土文化同行
——《海宁日报》副刊的多媒体融合创新
2014-02-23蒋连根
□ 文/蒋连根
“三独战略”:与本土文化同行
——《海宁日报》副刊的多媒体融合创新
□ 文/蒋连根
在新媒体咄咄逼人的形势下,许多地方报纸的副刊要么版面缩减,要么盲目扩张,身陷千人一面“大副刊”的尴尬之中。复刊于1994年1月1日的《海宁日报》副刊却一直坚守本土文化阵地,满足市场需要创刊扩版。其思考与做法有何特别之处?
副刊 海宁日报 海宁潮 本土文化
《海宁日报》副刊取名“海宁潮”,因为海宁处于钱塘江北岸,钱塘大潮在这里翻滚出最美的“一线潮”。有了本土化的名字,副刊所反映的内容也应该是本土化的。海宁最有代表性的人文资源——名人文化、潮文化和灯彩文化,是海宁的独家资源,且富有乡土色彩,自然成为“海宁潮”的主色调。
2010年,《海宁日报》面对新媒体的“进逼”和众多都市报刊的“围攻”,围绕“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的定位,对副刊进行改版,提出独特资源、独创专版、独立思考的“三独”战略。“三独战略”实质上是想牵住办报纸副刊的“牛鼻子”:与众不同,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以“出特色”来优化卖点、催出精品,叫板网络媒体,争夺读者市场。
独特资源 ,与名人之后“亲近”
从唐代到现代,海宁孕育了史学家谈迁、诗人查慎行、数学家李善兰、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和穆旦、武侠小说家金庸……屈指算来,有名有姓的名人名士当在二百位以上,不少还有着世界性影响。本土名人最富“乡土味”,当地读者对此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
名人多,名人故居也多,名人之后也就常来常往。记者追踪而至,从他们口中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从美国归来,将2000多平方米的徐志摩旧居赠送给故乡,“海宁潮”作者与其“亲近”后写出了《徐志摩的儿子故乡行》《徐志摩独子不愿谈父亲》《曲终人不散——小记晚年张幼仪》等特稿。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寻访外公蒋百里将军的遗迹,副刊上便出现了《蒋百里与东山梅园》一文。
“海宁潮”借助名人文化,依靠浓烈的乡土气息,在张扬历史文化名城、激发读者爱乡热情的同时,让读者品出地方报纸的另一种味道来,那就是名人成长中的甜、酸、苦、辣。山西作家韩石山是“海宁潮”的撰稿人,冲着徐志摩曾三次千里迢迢而来。他说写《徐志摩传》时就用过“海宁潮”上的资料。除了他,还有不少撰稿人转身成为名人研究者,如老作者顾永棣、陈伯良、朱关良、柴伟梁等人均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们先后出版了徐志摩、穆旦、陆小曼等名人文化研究专著。
海宁名人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多。目前,进入名录的“非遗”传承人有35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5名,他们是“海宁潮”常年叫响的典型人物。硖石灯彩、皮影、哈头歌、骚子戏、蚕花马灯舞、许村粉塑、许巷舞龙……近年,《海宁日报》刊出的300多则传承人故事,串在一起如同一个个完整的民族记忆,非常有感染力,提高了观众对“非遗”的欣赏、理解水平。
独创专版 ,以本土文化“守阵”
报界有一种说法: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新闻为攻,副刊为守。如何留客?怎样守住文化品位?这是多年来副刊界—直在研讨的话题。若常出常“新”,就被新闻同化,而没有副刊了;若只“守”不“新”,就剪断了它与新闻的脐带,远离了读者而被网络媒体击败。因此,报纸副刊应该是复姓——“守新”,守住文化阵地并且与时代同行。
本土文化与新闻性的有机统一,这是《海宁日报》副刊坚定不移的明确定位。两年前改版的副刊依然名人迭出,但是名人文化不再是纯粹的叙往事忆旧情,名人研究更讲究时代意义和现代意识。副刊重新设计了“海宁潮”和“紫微山”两个主打专版。
“海宁潮”将名人文化延伸拓展,开讲新的名人故事。近几年,海宁的名人文化工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先是有关名人文化的国际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此召开,引来了许多海内外的学者和研究者,随之当地的名人文化从宣传型提升到学术研究的层次,各类名人研究团体应运而生,王国维学术奖、徐志摩诗歌节、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奖会……一些以名人为题材的电影、电视片在海宁拍摄。“海宁潮”把握时机掘井汲水,从名人之后的口中掏出许多名人故事,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留下一个谜》《金庸给董桥的信》,等等。同时,专题介绍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为名人研究创造多维的故事空间。如对徐志摩、穆旦诗的比较,金庸武侠小说的“雅俗之辩”,王国维死因的争论,等等,有意识地引导名人文化研究向高品位方向发展。
紫微山本是海宁一座很小的山,因唐代诗人白居易登高咏诗而扬名。“紫微山”版“守阵”的也是本土文化,意在潮文化、灯彩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出彩。
今年,《海宁日报》副刊加大特别策划力度,相继推出了“潮人”“品鉴”“悦读”“拍客”等专版,组成“潮海宁”副刊一叠。推出后与网络媒体接轨,多媒体与报纸文本一起丰富多彩,更立体感和人性化。
“潮人”与“海宁潮”一样,十分强调“潮”的特质,即“波涛激荡,随风而涌”,“潮人”更具有时尚的现代意识,对本土新人物中具有不确定性、争议性乃至内幕性的现象作文化观方面的探访,而这“三性”恰恰是读者希望了解的。如“11家网店的掌门人”“钱圆圆:奶茶店里炒栗子”“走进非洲艾滋村”“从迪拜归来”“高阳桥粽子登陆台湾荧屏”等,不少属于敏感话题,但人们又有弄明白的欲望。同时,在“探访”选择上,努力做到与新闻版面不同,凸显“非常”,不管是新人物、旧人物,热人物、冷人物,只要有“非常”之特质,便在探访之列。“非常”包含着非常经历、非常遭遇、非常个性、非常技艺、非常情趣等。“潮人”与“海宁潮”的不同处是“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普通”让读者亲近,“非常”又令读者好奇。
“品鉴”是文物鉴赏版,“悦读”是随笔版,“拍客”是图片版,看起来不“新”不“特”,报皆有之。然而,这几个专版“术业有专攻”,另造一方景观。“品鉴”品的是海宁的文物或与海宁历史有关的书画,如“清初诗人查慎行诗扇”“钱君匋歌词艺术造诣”“建筑书画印三人行”“杭穉英画《母女》”等等,实用中蕴含人文关怀。还辟有“博物馆馆藏”专栏,逐一介绍在海宁出土的文物。“悦读”虽为杂家美文,主旨是探讨“活得艺术”“活得聪明”,展现“美好人生”“智慧人生”。它推介有品位的“海宁人写的书”,讲述“别人书中的海宁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主题随笔”版,与一般吟风弄月、谈天说地的随笔版区别开来。“拍客”既不是新闻摄影,也不是艺术摄影,它是这两者的结合和再造,聚焦的是海宁的风土人情、历史沧桑、旅途影像,将艺术鉴赏、新闻现象、实用技术融成一体,为业内人士所称道。至于“潮流汇”虽然以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为背景,也要求在内容上尽可能不离本土,另辟蹊径。
《海宁日报》副刊的特别策划随行就市,并且与潮城818生活网联动,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多媒体全方位的表达形式,使读者在网上阅读副刊既可读其文,又可见其人,听其声。如今年六七月创设的“潮动巴西”系列,将母报的版面制作成多媒体形式,比如Flash,配乐、配图诗、散文朗诵等等,实现多元化表现的目的,使“潮海宁”副刊成为母报的扩大版、延伸版和精华版,并开展跨界传播,吸引更广泛的读者。“潮动巴西”媒体融合项目受到总编辑嘉奖。在王国维学术研讨会、徐志摩诗歌节、潮博会期间,副刊与网络联动,举办了微小说大赛、微诗歌大赛和潮音乐会。
独立思考,以自采稿件“当家”
纵观《海宁日报》副刊,其题材的原创性显而易见。其中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种是报纸同行从未涉足过的题材,比如《钱君匋先生的金钱观》《专访海宁诗人冬萧》《一枚珍贵的抗战捐金纪念印章》等。这类题材很难搜集材料,光凭几位编辑记者,其视野所及十分有限。他们却在这样的小环境中找到了如此丰富的独家报道题材,进行了成功的开掘,这不仅说明了编辑的原创性意识,而且反映了题材来源的多渠道,包括大量地收集信息,广泛地结交朋友,良好的新闻敏感及筛选题材的能力,等等。
《海宁日报》采编队伍结构中,副刊记者只有一两人,一度设立过“机动记者室”补充力量,但“跑”起来仍是举步维艰。有鉴于此,为提高自采稿的比重和质量,副刊实行“采编合一”,且“自策划、自采写、自设计(版式)、自录入、自组版”的运行模式。为了与网络媒体融合,今年副刊编辑和全媒体记者坐在了同一个“包厢式”办公室里,便于实行网络与版面的互动。
当下,副刊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很难。其主题一定要与众不同,其见解一定要富有新意。《海宁日报》要求副刊作者独自采访,独立思考,独家报道,以自采稿件“当家”。一是在潮城818生活网建立“海宁晓得伐”微信家族,邀请有一定知名度、有较高水平的副刊作者加盟,充分利用微信作者为母报“输血”,实现网络和读者、作者的互动;二是鼓励编辑人员自采自写,对自采稿“卖点”的要求提高一档,在考核计分上适当从优;三是设立“总编辑奖”“创意奖”和“卖点奖”,鼓励好稿。值得称道的是,与其他报纸的网络版不同,“海宁晓得伐”微信的理念由平面报纸副刊的“以文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
(作者单位:海宁日报社)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