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三农”服务 帮农民说话 替政府分忧
——《河南日报农村版》“何难帮忙”栏目特色浅析

2014-02-23韩嘉俊

中国记者 2014年10期
关键词:河南日报三农栏目

□ 文/韩嘉俊

为“三农”服务 帮农民说话 替政府分忧
——《河南日报农村版》“何难帮忙”栏目特色浅析

□ 文/韩嘉俊

在深入“走转改”的大背景下,2012年11月,《河南日报农村版》创办了“何难帮忙”栏目,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听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为农民说话,通过新闻帮扶,解农民之忧,暖农民之心,服务全省“三农”工作。

三农报道 服务 贴近 创新

“农业大省河南,办了全国唯一面向农村基层的一份综合性党报——《河南日报农村版》;这份报纸,办了一个在全省农民中名头很大的栏目——‘何难帮忙’,架起了一座连接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2014年4月30日,中宣部《新闻阅评》(第120期)这样表扬《河南日报农村版》的小栏目“何难帮忙”。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河南报刊审读》此前更是这样称赞它:“小栏目影响广,小栏目帮大忙”。此外,自2012年11月开办以来,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郭庚茂、谢伏瞻、邓凯、刘满仓、赵素萍、尹晋华、王铁等先后对该报做出40多次批示,《河南日报农村版》因该栏目得到读者和网民来电、来信、转发或评论官微等形式发布的肯定和赞许达数百万次(封)。

中宣部第120期《新闻阅评》在文末指出:“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出,要加强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希望更多媒体像‘何难帮忙’那样,通过新闻报道解民忧,暖民心。这样做,既密切了党群关系,也提高了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对此,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批示省委宣传部“了解情况,总结经验,酌情宣传推广。”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为此两度批示,要求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将“何难帮忙”栏目情况专题上报,指出“何难帮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好教材,要求在全省新闻媒体中学习,号召媒体面向群众,转作风,切实做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并酌情在中央媒体上宣传推介。

小小的“何难帮忙”栏目,究竟为何引起如此多的关注和赞誉?作为该栏目的创建者之一,笔者现就该栏目的特色作一浅要分 析。

根之所在:为“三农”服务

“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习近平说:“我们强调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就是要牢固确立‘三农’问题是中国根本问题的思想,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任何时候都不动摇。”(习近平《之江新语》,第100页)

作为一张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河南省委、省政府用于指导全省“三农”工作,面向河南农村基层单独发行的一张党报,为“三农”服务无疑是《河南日报农村版》的立身之本。所以,在定位“何难帮忙”栏目宗旨时,为“三农”服务成了当仁不让的第一条。

首先,“何难帮忙”栏目积极宣传“三农”政策。例如,今年4月,栏目连篇累牍报道河南省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第1批9亿元农资购置补贴到位,“全价购机,直补到卡”工作铺开,农机购置补贴十年累计投入61.7亿元等一系列消息,不仅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也推进了河南农业机械化进程。

其次,通过栏目报道促进“三农”工作的开展。2013年5月23日起,“何难帮忙”推出系列报道,披露种粮大户们遇到的“贷款难”等问题。5月30日,分管农业的河南省副省长王铁批示:“‘想发展,但贷款太难!’这组报道,很有针对性,也穿透了问题的症结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希望农村版在这方面继续做深入的报道,以帮助引导大家解开这一影响‘三农’发展的死结。”根据王铁的批示精神,“何难帮忙”栏目持续跟进,记者走村入户采写“农民贷款难”,同时采访金融部门,探讨破题良策。6月19日,王铁再次作出批示,并要求以省政府名义召开河南省涉农金融部门座谈会,共同破解农民贷款难题。座谈会上,组织者特邀“何难帮忙”栏目记者、种粮大户代表与会发言。此次报道共推动全省金融部门为种粮大户解决贷款2亿多元。

再次,通过栏目监督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众所周知,河南是粮食大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的饭碗要装中国自己的粮食”。作为中国粮仓,河南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为此,“何难帮忙”对生产、销售假劣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行为始终高度关注。今年3月,“何难帮忙”将18家化肥生产企业的不合格产品名单进行公布,请农民朋友在购买肥料时擦亮眼睛,以防上当受骗。同时,记者及时跟进,赶赴各地采访问题企业整改情况,持续报道受到读者广泛关注。应读者要求,栏目又相继公布了经过相关部门抽检不合格的农药产品。该组报道持续一个月,刊发十多期,直到问题厂家全部整改,农民利益得到维 护。

情之所系:帮农民说话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进利益和保障权益问题。”(习近平《之江新语》,第102页)毋庸讳言,在现实社会中,农民仍属于困难群体。他们不仅需要物质扶持,更需要精神抚慰和权益保护。为此,《河南日报农村版》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帮农民说话作为自己肩负的使命。对农民生活上的困难和损害农民利益甚至践踏农民权益的现象,“何难帮忙”始终“铁肩担道义”,投入最真诚的感情和最饱满的热情,主动帮父老乡亲说话,积极为父老乡亲奔走,由于说话很大声,所以帮忙很彻底!这里试举几例——

2013年7月26日,“何难帮忙”栏目以《手捧大学通知书 孤儿学费无着落》为题率先报道平舆县郭楼镇前店村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的贫困学生张子敬,由于自小丧父,母亲改嫁,爷爷重病而没钱上学的生活窘况,之后,及时跟踪报道引起网络和社会各界的反应,从而激起社会强烈关注,短短3天时间内,引得河南省内以及内蒙古、广东、四川、山东等地的爱心捐款不断汇集,不仅很快解决了张子敬的学费问题,也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爱心之歌。

2014年4月14日,“何难帮忙”报道延津县魏邱乡朱寨村农民朱天红为解决户口上年龄出错问题奔波多年无果的消息。不到两个月,朱天红的户口年龄得到纠正。激动之余,朱天红给《河南日报农村版》写来感谢信:“我的实际年龄是62岁,但户口本却误为52岁,使我比妹妹小8岁。我找派出所申请更改,跑了二年多,未能更改,‘何难帮忙’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2014年5月15日,“何难帮忙”披露伊川县白元乡夏堡村村委会将贯穿村中南北的主要街道——长600余米、宽10米的大街私自卖掉,所收的10万余元被村干部中饱私囊,村民意见很大。当日,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批示:“记者反映的问题若属实,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予以解决。”结果,两天后,大街被疏通。私卖街道,造成街道“肠梗阻”达三年的一位原村干部被该乡纪检部门立案查 处。

2014年6月13日,“何难帮忙”刊发《驻马店市新华苑房地产公司老板沈新德:农民工喊你结工钱》,报道沈新德拖欠农民工工资300万元一事。邓凯批示要求地方政府尽快依法、依据结清农民工工资。7月8日,农民工讨回 300万元血汗钱。

……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这些实事,既体现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惠及全社会的‘大事’,也体现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门口的‘小事’。”(习近平《之江新语》,第247页)“何难帮忙”正是通过一件件实事、一件件小事将“帮农民说话”的栏目宗旨落到了实处。

心之所向:替政府分忧

业界或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以为要帮农民说话,就是要站到基层政府的对立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基层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是紧密的利益相关体,他们立场一致,利益攸关。比如,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就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增收,更困扰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既是农民群众的“心病”,更是基层党委政府极力想解决的难题。就此而言,作为一张负责任、敢担当的媒体,既要情系百姓,帮群众说话,更要心胸宽广,替政府分忧。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何难帮忙”栏目始终抱着“替政府分忧”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关注产品流通问题,通过一条条免费信息的发布,及时为买卖双方搭建起一座座信息桥,让一个又一个买卖难题解决得快捷而便利。

2013年4月16日,漯河市移民局副局长雷卫华向“何难帮忙”栏目求援:“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点——临颍县周湾村移民养的4.5万只鸡没有销路!能不能帮助吆喝吆喝?”原来,周湾村的肉鸡养殖场是上级扶持项目。由于禽流感影响,肉鸡市场行情突变,若按当时价格出栏,每名养殖户不仅没有任何利润,还要损失成本10万元以上,后续养殖将雪上加霜。4月17日,栏目及时刊发消息《漯河一副局长帮移民吆喝卖鸡》,引起社会关注,一天就高价卖出3.6万只鸡。村支书连称:“你们真的是给咱基层办实事的!”

2014年3月初,“何难帮忙”记者在平顶山市郏县采访时,看到该县牛肉食品加工厂几乎全部停产。在走访调查过程中,不少养殖户反映养牛利润在减少,有的甚至亏损,他们呼吁:政府应尽快出台母牛养殖补贴,加大肉牛养殖扶持力度。3月14日,“何难帮忙”以《牛肉价格居高不下 养殖户没赚反亏肉牛养殖急需加大扶持力度》为题进行了报道。随后,又组织报社跑线记者就调查结果积极与省畜牧局沟通,推动省畜牧局向省政府提交了《河南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在该《意见》中,拟定以建设养殖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强化政策扶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10个肉牛、5个肉羊产业集群。不仅解决了郏县当地肉牛养殖户的难题,更推动了全省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解决了不少基层政府想解决而无权解决无力解决的大难题。

2014年3月24日,“何难帮忙”以头版头题的显要位置刊登栏目记者的长篇报道《货车司机,今天您“八挂”了么?》,并在栏目题花位置高调宣布“何难帮忙”栏目与“八挂来网”网站合作,“帮货找车、帮车找货”,为农民、为货车司机搭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无疑,这是一张报纸、一个栏目替政府分忧的大举措—— 河南最大的优势是区位和交通,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形成现代物流中心,是河南今后发展的关键和命脉。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物流业正迎来春天,而河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八挂来网”的快速发展将为河南物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传统纸媒的服务类栏目,其信息量和发布空间非常有限,与信息量大、自由度高、覆盖面广、互交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八挂来网”的合作,让“何难帮忙”栏目插上了翅膀。据不完全统计,每日通过“八挂来网”帮忙平台发布的有效信息就高达600万条,受益用户达10万余户。截至目前,通过该平台的货运配载服务,共减少空载行驶里程约15.93亿公里,共节省燃油3.98亿升。

2014年6月,驻马店市驿城区胡庙乡的2600万斤鲜桃成熟,由于面积大,产量多,怎么才能短时间内销售出去,成了摆在当地政府和果农面前的一道难题。当“何难帮忙”栏目接到当地果农的求助电话后,6月19日、6月27日连发两期报道,不仅发布了果农的联系方式,而且详细介绍了胡庙乡鲜桃的优良品质。该组报道不仅引来大量省内外读者和水果批发商的亲睐,也引起了驻马店市领导的关注,市政府相关部门仔细研究了鲜桃销售问题并采取了多种促销手段,很快,胡庙乡的2600万斤鲜桃销售一空。为此,胡庙乡政府专门给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写来一封很长的感谢信,赞扬“何难帮忙”“温暖了桃农们的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彰显了党报强烈的关爱民生的社会责任心。”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张建专门作出批示:“我们经常讲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何难帮忙’就是通过细微之处为农民服务,服务了“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这个大局。我们经常讲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何难帮忙’就是通过体察民情、为民解忧,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为“三农”服务,帮农民说话,替政府分忧,这既是“何难帮忙”的特色,更是其宗旨。为了将该栏目真正打造成一块金字招牌,也为了更好地全方位服务读者,目前,《河南日报农村版》除了在一版开设“何难帮忙”专栏外,每周又开设了一个“何难帮忙”专版,以增加其信息量和服务性。此外,《河南日报农村版》还开办了“中原三农网”、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将“何难帮忙”栏目上网,让其在中原三农网、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官方微信上与读者互动,从而打通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个舆论场。

截至目前,“何难帮忙”栏目已刊发200多期,刊发服务信息1000多条。帮助农民卖鸡、麦葱、卖黄瓜,帮助解决贫困农民就医就学、贷款难、找农机收麦子等困难300多次。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以为“三农”服务,帮农民说话,替政府分忧为宗旨的“何难帮忙”栏目,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架起了一座连接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也提高了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作者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委员,《河南日报农村版》主编)

猜你喜欢

河南日报三农栏目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关于栏目的要求
脱口秀评论缘何引起关注——以河南日报新闻评论节目《问“侯”两会》为例
构建三点着力的内容布局——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豫直播”为例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扮靓“面子”强壮“里子” 锻造精品党报的必由之路——河南日报2018年改版创新亮点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