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道、佛家的自律思想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4-02-22于欧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3年21期
关键词:自律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于欧

[摘要]“自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途径与,儒家、道家以及佛教都对自律精神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自律”思想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主要有:将“自律”作为衡量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尺;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及注重在实践中促进个体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文化 自律 思想政治教育

一、儒家、道家和佛教的自律思想

所谓自律,是和“他律”相对而言的,就是指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约束。在中国传统儒、道、佛家的学说中,都体现了自律的精神。

(一)儒家的自律思想

儒家强调修身立德,自孔孟到荀子再到宋明的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自律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

孔子强调道德自律,注重自我修养。孔子曾说:“为仁由己”,“由己”就是由自己,“为仁”意为施行仁爱。“为人由己”就是由自己出发而对任何人去施行仁爱,即在自己的道德意志行为中自觉地贯彻仁爱原则。所以,“为仁由己”体现的是一种道德主体的自觉。他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克制自己身上那些与“仁”的要求相违的各种杂念、欲望,使自己的思虑言行符合“仁”的标准。而要能克己,就必须做到“约之以礼”(《论语·雍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所讲的“礼”即指社会道德规范。克己复礼是达到理想人格所必须付出的主观努力。

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把人之德性规定为善性,并在道德经验生活中去论证善性的真实性。如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而有休惕、恻隐之心。在这一前提下,他提出了“由仁义行”的无待命令。“由仁义行”即依自己的善性而行,这与孔子的“为仁由己”的意义是相同的,这一命题凸显的是德性,弘扬的是道德的主体性。他又提出了“非行仁义”的主张,为何要“非行仁义”,原因是“行仁义”只是把“仁义”看成是谋取私利、功名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它体现着道德自身的异化,道德主体性的失落,因而是要坚决否弃的。

宋代的张载提出“变化气质”的思想。他说:“变化气质……但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张载:《经学理窟·气质》)张载认为人的本性有善有恶,为了去掉恶的一面,就要养气,做到以德胜浊气。而怎样变化气质呢?他提出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通过学变化气质;二是行,改掉不当行为,使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还提出“无意为善”,这里的“意”,指的是主观臆断和私心杂念等,“无意”就是要排除这些私心杂念之类的东西。实际上是说遵循道德要出于自觉,自己愿意用道德去约束自己,而不是出于名利的目的,“有意为善,利之也,假之也”。(张载:《正蒙·中正篇》)

二程的道德自律精神,一是关于“敬”的思想,二程讲道:“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间,然后可以自得。”(《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所谓敬,是指内心的修养,要求整齐严肃,思想专一,内心有所主持,不涣散,不二用,敬守不失,不受外物干扰,这种思想强调,当外物引诱时,能敬守内心所存之天理,保持纯善的本性,就可以在行为上没有过失,这是一种内心涵养功夫。二是“损人欲复天理”的思想。二程认为人有不善,皆由私欲造成,人受私欲的诱惑而不觉悟,则天理尽灭,二程主张损灭人欲之私,以恢复彰明天理,使人为善。

二程的“敬”和“损人欲”的思想在朱熹、王守仁那里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如朱熹提出:“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卷第十三)主张革尽人欲之私,复尽天理,达到至善的境界。他还提出“持敬”的思想,他说“敬非是块染兀坐,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而后谓之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朱子语类》卷第十二)朱熹认为,“持敬”是穷尽天理的重要修养方法,所谓敬,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内心修养到谨慎状态,时刻提防,不敢放纵自己的私欲,无论何时何地,都敬守勿失,不可间断。王守仁提出“扫除廓清”的思想,他说“克己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明]王守仁:《传习录》上)他认为,至善之理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必须保持内心清净,不为欲念所染,如果有一毫欲念,众恶就会相引而来,所以,其所谓“扫除廓清”,就是指清除心中欲念,是一种内心修养方法。他还提出“居敬主一”的思想。认为“居敬”是指内心应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勿失,目的是保存天理不致丧失,“主一”即内心专注,不为欲念所混杂,一心专注在天理上。

(二)道家的自律思想

和道家“清净无为”、“顺应自然”的基本思想相一致,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道家也主张“虚静”、“无为”、“不争”,但道德修养上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顺应自然法则,不去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例如老子说:“万物作焉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老子》二章)在老子看来,道生长万物,与万物的依靠“道”而生长变化,都是自然规律,并没有任何主宰浮沉的神秘力量。所以道生长万物是为了让万物更好地成为它们自己,而不是将其据为己有;“道”协助万物是为了使万物按自然的本性生长繁衍,而不是自恃有功;“道”规范导引万物也是为了让万物完善自身,依自己的本性生长兴衰,而不是为了主宰万物。人也应以“道”为楷模,像道那样抚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就万物而不自居其功。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求人们消除那些有违自然的欲望,多思创造而不思占有,多奉献而不要多索取。这实际上就是提倡了一种自律、奉献的人生态度。

(三)佛教的自律思想

佛教作为一门宗教,包含着很强的道德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就体现在佛教的种种“戒律”上。佛门所主张的戒律也是一种修行方式。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修心”、“戒心”、“悟心”、“守心”成为中土佛教修行实践的要领,要求加强内心信仰和道德涵养,自觉遵守戒律,参悟佛的真谛。佛教还提出善恶果报论,要求“行道之人,每慎独于心,防微始虑”([晋]郗超:《奉法要》,《大正藏》第五十二卷),要求人们常怀戒慎之心,防非止恶,防微杜渐。到了中国化佛教的代表慧能禅师那里,更是高扬“明心见性”、“若识本心,即是解脱”的旗帜,强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欲得早成,戒心自律”(《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之《傅大士心王铭》,《大正藏》第五十一卷)。佛教将“戒”、“定”、“慧”三学作为革除贪欲求得人生解脱的方法。所谓“戒”学是防恶修善的道德修持实践;“定”学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以佛法观照人生和世界的特殊心理训练;“慧”学是增长智慧的修习活动,以此断除烦恼,超越生死,获得解脱。佛教强调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并主张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此可见,虽然佛教通过宣扬善恶果报论来教导人们向善行善,但佛教十分重视个体本心的主导作用,认为众生皆有佛性,最终能否成佛,还是取决于个人的修持。

二、自律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道德自律意识就是人自觉地以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严以律己,时刻保持一种主动自觉的意识,这是为人的高尚品质。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自律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首先,应将“自律”作为衡量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尺。道德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不像法律那样带有强制性,它更多地要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一般说来,在众人的眼前,在组织和领导的监督之下,个人比较能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而在“无人监督之处”,却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做出一些有违道德规范甚至法律规范的事。在无人监督时自觉做出的道德行为比有他人监督时的道德行为更加难能可贵,因此,一个人能否做到自律,实际也反映了他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认为,一个共产党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这样,“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它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1]在评价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时,关键不是看他在公开场合、在有他人在场时的言行,而是要看他在无人监督之时能否做到自律。

其次,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自律”在理想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人要能够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具备健康的人格,而一个人格健康的人首先必须是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修养的人。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不仅需要通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价值观、政治准则与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更需要受教育者发挥其主体性,通过自我教育、自律来实现。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任何外在的社会性他律形式,只有通过道德个体的自律,才能最终内化在人们的心中,称为个体的自觉自主的行动。而要实现道德自律,就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以及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而不是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则强制人们去遵守。道德自律作为主体的自我立法、自我约束,即主体为自己设置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主体对外在客观规律、规范的认同、接受、遵循的基础上形成的。[2]道德自律使主体不再为欲望和冲动所主宰,而是自己主宰自己,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这实际上是最高境界的自由。

再次,应注重在实践中促进个体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个体理想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道德修养的塑造,既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更需要不断地实践。实践既是促使受教育者将外在道德规范和自身需求相结合,内化为自身道德认识、道德信念的主要途径,也是道德认识、道德信念外化的结果,同时还是道德品质形成的标准。就如何培养自律意识,儒家提出了“慎独”的修养方法。《中庸》上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实际上“慎独”所强调的就是一种行动中的自律,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在有没有人监督时,都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要谨小慎微,注重细节,做到表里如一。今天我们培养受教育者的自律意识,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也必须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要引导受教育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指导行为。道德自律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受教育者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无人监督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逐渐形成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110

[2]黄月辉宋韧,论道德自律的科学依据及当代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4.10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科系 湖北武汉)

猜你喜欢

自律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新语
自律的力量
知耻自律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