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挪威建筑教育中对于自然的诠释

2014-02-22周宇舫何可人ZHOUYufangHEKeren

世界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费恩挪威建筑师

周宇舫,何可人/ZHOU Yufang, HE Keren

挪威建筑教育中对于自然的诠释

周宇舫,何可人/ZHOU Yufang, HE Keren

本文基于对于挪威建筑师的几个作品中与自然的关系的阅读,引导出挪威建筑中所体现的挪威人的建筑自然观,这些建筑已经成为挪威建筑师的一种声明,使得这个有着颇为原始自然地貌的国度上的建筑与自然观,在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探讨挪威的建筑教育中对于自然的诠释现象。建筑现象学理论,不但是挪威建筑师对于自然的体认的基础,也成为挪威建筑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寻求创新的设计工具。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作为挪威最重要的建筑教育机构,在其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中,一直保持着源自自身的现象学建筑教育体系,其中B3工作室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最具代表性、并延续多年的范例。B3的教学理念是基于对于自然的广义的定义,使得自然成为建筑设计的对象和建筑的发生器,而不再是与建筑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外在制约因素。无论作为建筑本体的核心价值,还是作为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建筑师而言,是很有价值的。

动机,认同感,自然现象,关系

“动机是关于自然和建筑之间深刻的关系, 由此, 意味着不要视自然为负面力量, 而是一个有着以赋有成果的和赋有挑战性的方式赞美建筑空间的能力的动机。这也适用于城市环境。”[1]

这是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的费耶德(Per Olaf Fjeld)教授2013年11月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个讲座上的一段话,主题是关于建筑设计的动机。在这段话里,费耶德教授谈及了几个层面的理念: 首先,作为建筑设计的动机应该是自然与建筑(自然与人造物)的关系,且应积极地看待自然,并能赋有挑战性地创造建筑;再者,就是将城市状态看作是另一种自然。

挪威人的自然观与设计理念

挪威的地理位置,带给了这个北欧小国丰富的景观资源,特别是在春夏季节,其多山的内陆和蜿蜒的海岸线所形成的峡湾,都是体验自然原始力量的绝佳去处。但同时,漫长冬季暗淡的日光,和白雪覆盖茫然无际的雪原,又为这个国度的居民添加了一层阴郁的色彩。挪威最伟大的画家爱德华·蒙克的表现主义作品中所呈现的场景,事实上,就是一种在挪威的冬天里躲避不了的情绪。笔者于2008年圣诞节前在奥斯陆教学一个月,深刻体会到这种深沉的自然影响力,也就读懂了蒙克的绘画,和学校里明亮的橙色的意味(图1)。

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北欧人的自然观和它的场所认同感,正如挪威的建筑教育家、理论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所说,“在我们的环境脉络中,‘认同感’意味着‘与特殊环境为友’。北欧人已和雾、冰和寒风成为朋友;当他们在散步时,对脚下雪的开裂声引以为乐;他们必须体验沉浸在雾中的诗意”[2]。或许,这就是挪威人内心深处的自然观,只有看到来自大自然负面的压力,才会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积极地看待自然的存在和现象。夏天,是挪威人一扫阴霾的季节,美丽多山的国土,独具地理特征的旅游胜地,给予这个国度两极化的自然特征,从中显示着自然的绝对力量。挪威有一条国家旅游线路,曾经邀请了挪威国内一些青年建筑师设计了旅游路线上的一些服务设施。基于挪威传统的适应崎岖地形的建造传统,挪威建筑师们给予了建筑(人造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新的诠释,并提升了游人的体验。人造物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既非外来介入物,也非顺应自然的附属物,而是附着于自然的一种存在状态,没有改变自然本身,却建构了自身存在的基点 (图2) 。

这种“附着”自然的建造理念是人类先民最为直接的建造方式。中国南方云贵山区的建筑就是“附着”在土地上建构的,而近乎同样的建造方式,也是挪威原住民的建造方式。由此可见,挪威建筑师对于自然的态度,并没有什么深奥之处,而是来自原始状态的对于自然和建筑关系的理解,赋有挑战性的创作,以及更为精致的建造和材料选择。

另一个实例是位于奥斯陆郊外山区里的一个由挪威建筑师、也是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的教师扬·乌拉夫·严森(Jan Olav Jensen) 和斯科蒂文·博瑞(Skodvin Borre)设计的Mortensrud教堂。这座教堂位于山区的一块平地上,原有基地上的几块大石块被保留,成为室内的一部分,通透的围合墙体上也采用了原始石材,但赋予其新的做法,使得整体空间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将教堂的神性空间阐释为沉浸于自然之中的感性空间,从而使到访者获得神性与自然的双重洗礼(图3)。

Archdaily网站上的文章是这样描述的:“从几何角度来看,这个教堂是现状场地的一个附加物,没有爆破开挖,除了必要的仔细地去除土壤薄层。除此之外,这项技术让它更容易保护现有植被和地形,从而为建筑增加了一个维度的体验”[3]。作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获奖项目,其被肯定的重要特点是对于自然的体认,以及在建筑空间和建构方式上的呈现,可以被看作是挪威建筑师们所固有的自然观的再现和实现。

这座建筑从外部看与北欧山地同类建筑的差异性并不大,但从内部看则是十分轻盈和透明的,似乎将空间分成了土地、自然与神性空间3个层次,而进入其中的人介于土地与自然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反映出极强的场所精神。这个作品对于自然的态度,很容易联想到斯维尔·费恩(Sverre Fehn)在威尼斯设计的世博北欧馆中对于自然场所精神的尊重态度(图4)。

身为建筑师和教育家的斯维尔·费恩在总结挪威的自然观时说到: “挪威的大自然是未被耕作、开垦、驯服的大自然。在挪威,大自然就是规范,而在其他许多的地方,人们会把已经开垦的土地视为理所当然的。在欧洲大部分地方,差不多所有的树木都是人工种植的,而在这里,就算是在奥斯陆,你可以在太古时代的土地上建造一座像施赖纳别墅的别墅”[4]。他认为,挪威人对于自然的态度是直率的,因为他们所面对的自然还是原自然,而世界

上很多地方已经不是了。事实上,挪威的建筑,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建筑,都被认为受到不可触及的自然和木材建构技术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可以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挪威馆的建筑特征得到肯定。

挪威的建筑教育

挪威的建筑教育对于中国的建筑教育界来说,是一个神秘的现象,它对于我们的影响,或许早于我们对于这个国度的认识。一个地处北欧的小国,有着影响世界的建筑大师和开宗立派的理论家,分别是现代主义大师斯维尔·费恩和建筑现象学著名理论家诺伯-舒兹。这两位都曾经担任过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AHO)的院长,也就是笔者和同事范凌在2008年交换教学所去的学校。我们对这样一所学校充满了好奇,也确实见识了其建筑教育的开放和坚实的特点,感悟良多。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已经有将近60年的历史。作为挪威最重要的建筑教育机构,其建筑教育宗旨是基于艺术化的建筑教育,培养了很多新一代挪威建筑师(图5、6)。

挪威的高等教育是国家支持的,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是隶属于国立奥斯陆大学的一所学院,但相对独立。虽然没有欧美名校的巨大光环,但其积淀绝对是国际一流,设施先进齐全,建构在相当先进的理念基础上,教学理念包涵了当今世界上发生的几乎所有的理念和趋势。教师的组成也很丰富,不仅仅局限于自我培养的教师,而是更为国际化。当年,就在我们参与教学的B3工作室的边上,就有来自伦敦AA学校的迈克尔·温斯托克(Michael Weinstock)教授所指导的数字建筑课程工作室,遵循和AA学校相关课程一样的前沿理念。教师的国际化程度很高,目前的院长卡尔·奥拓先生就兼任着欧洲建筑教育联盟主席(图7)。

AHO的建筑设计课程和欧洲其他学校的体系相似,也是采用以教师小组为导师的课程工作室制度,每学年开始,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工作室,一年课程结束后,可以换选工作室。其中的B3工作室,作为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对口交流工作室,是一个以费耶德教授为主导,与冯克特(Lisbeth Funck) 和葛施特劳尔(Rolf Gerstlauer)两位教师共同教学的工作室,每年都吸引着许多4、5年级的学生。B3工作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现象的形式生成。课题的设置是从现象学理论出发,结合发生认识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城市形态、建筑形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性探索,以生成器为理念的工作方法,将“现象”物质化,然后尝试产生新的形态,可以被解释成为小到物品、大到城市的形态,其设计的结果虽然没有确定的功能内容,却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启发和生成的过程。工作室的工作方法是通过实验性模型制作、演化、转型和再解释,从而引导生成新的形态。计算机辅助设计虽然没有被禁用,但学生们也似乎不介意是否使用计算机软件,而是主要是通过实物模型和绘画来保持头脑的创意状态,集中注意力在思考和非特定模式下的操作 (图8) 。B3工作室的教学成果很显著,在当今普遍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获得形式的趋势中,可谓独树一帜,最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又蕴含着挪威人对于自然的独特观念和AHO的现象学理论背景。

作为B3工作室导师的费耶德教授,曾经是路易斯·康的学生,是追随费恩多年的建筑师,同时又是诺伯-舒兹的同事,他所坚持的教学理念和建筑学理念源自对于自然的深刻解读。他是这样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建筑的关系:“作为人类,我们不能将自己与自然分离,以同样的方式,我们不能将自己从我们所制造的建筑中分离出来。这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关系,并且制造行为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能力。……我们所使用的所有建造材料属于自然,我们将建筑视为一种‘人类建造的自然’的形式”[1]。从这些话中,可以阅读出他受3位先贤的影响,并成为一种对于自然的信仰,同时也是作为挪威人的自然观的反映。在费耶德教授眼里,自然的观念是广义的,不仅仅是风景与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自身和人造物的自然性,包括城市,可以看作是对于自然的最为直率的认同感。

由于自然条件的独特性,挪威人对于自然的观察也就更加敏锐,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也就多了一份诗意,这在斯维尔·费恩的建筑设计作品中表达得很充分,例如,对于光和地形以及自然建筑结构的深刻理解,都为费恩带来名誉,也为挪威现、当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引导着方向。普利兹克奖的评审委员会在阐述为何将这一荣誉颁发给费恩这样一位来自偏远国度、知名度偏低、作品偏少的挪威建筑师时,这样说道:“他将现代的形式和挪威的传统文化奇迹般地结合在一起。他在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50多年的实践中,费恩耐心而坚定地发展他自己的现代主义,在每一个精心设计的作品中,他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使他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5]

1 挪威画家蒙克作品Melancolia (1894-1896)

2 挪威峡湾国家旅游路线(摄影:范劼)

3 Mortensrud 教堂 /JSA(建筑师: Jensen & Skodvin Arkitektkontor,摄影:Jan Olav Jensen, Per Berntsen,图片来源:http://www.archdaily.com/1929/mortensrudchurch-jsa/)

5、6 AHO校舍(摄影:图5,范劼;图6,钱祝融)

有着这样的传承,B3的课程也离不开自然和现象学解读。我和同事范凌2008年到AHO参加了长达一个月的课程辅导和期末评图。相关课程的题目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建筑”(Architecture as Infrastructure)。课程目的是用建筑来阐释自然和都市文化的关系,每个学生必须选取一个自然现象和都市现象,自然如雨、风、雪、自然光、水、雾、阴影、热、冷和湿度等等,而选取的都市现象必须能引发问题和讨论,比如接触、渗透、集中、公共空间、墓地、密度、交通等等。学生最终要设计并演绎新的基础形态,一种空间结构能够促使人和场所的交流 (图9)。

这个题目的过程是颇具实验性的,结果也是开放的。课程伊始,学生通过一篇文字对于自己所选择的自然现象和都市现象进行现象学方式的解读。对于自然现象的解读是基于感知和体验层面,而非表象层面的图景阅读。在这里,自然的定义不仅仅是建筑的环境,而是影响构成建筑空间的元素本身,例如光、雾、阴影等,并视这些自然元素为构成建筑的自然性材料。学生通过文字,将自己对于研究对象的感知表述出来,本身是对于现象的叙事,也是对于现象感知的精炼和提纯。接下来,是采用制图或三维模型手段,对观照对象进行绘制(Mapping),这个阶段的成果已经具有了可进行空间讨论的品质。挪威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而且强在处理真实材料,真实材料具有实验性,而不是用卡纸和聚苯来模仿材料。

7 多元化的学生作品展示,AHO B3工作室,2003年

贯穿于整个学习研究工作过程的主要是对于模型的演绎,其中还包括一次国际游历,这使得学生能够带着思考来参照其感兴趣的事物,有些学生的研究对象即是来自于异国的经验。工作室所推崇的工作方法是基于设计的研究,看似和研究型设计相反,确实很明确地激发了学生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的感知和直觉把握能力,因而学生在过程中的制作都具有独立作品的属性,而非对于一个设计成果的表现。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工作方法与艺术家只能面对真实材料才意味着是创作一样,把处理材料本身属性看成是与自然性协同的创造,构成建筑的核心价值。路易斯·康和斯维尔·费恩的建筑思想都是建构于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即对于自然环境和自然物本身的尊重和运用。

8 B3工作室学生作品展示,挪威国家建筑博物馆(摄影:Ivan Brodey, 图片来源:Architecture as Infrastructure, Artistic Research by Studio B3,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2013)

9 B3学生作品(作者:Anders Eidstuen,2008年)

在几个月的工作室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制作了很多模型,其中不少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如同空间雕塑或装置作品。这些作品被用来作为阅读对象或文本,而建筑质量的空间属性作为阅读的工具,逐步推演研究对象,直至感悟出其中的空间属性。与研究型设计所不同的是,这样的过程是基于对前一步骤的结果的阅读而演进的创作,虽然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和迷失的可能。然而,一旦有所收获,就能获得一个类似“生成器”的综合物,或文本、或图解、或模型、或影像,甚至是建筑本身。此“生成器”具有被再创作的可能,无需回到事物的本源。所以在最后评图时,学生的成果是整个过程中的草图、模型和文字,而没有建筑学院常见的渲染图和平面图。评图的过程也很艰苦,连续3天、每天12小时的评图,需要的不仅仅是头脑,还有体力。B3工作室多年来一直遵循这样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若干年为一个阶段,精心设计课程题目的内容和工作方法,并将学生成果集结出版。与大多数学生作业集不同的是,每个学生作品都有学生自己长篇的文字叙述,也构成作品的一部分。

10 费恩草图: 哈马尔博物馆,哈马尔,挪威,1967-1979

11-13 AHO 学生设计作品 Martin Blum-Jansen 墓地与水现象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学生对于流水现象和墓地现象的研究,完全是发散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纠结的产物。我们刚介入课程的时候是中期阶段,也不太熟悉课题的组织,看到的是纠结在对于墓地精神性的理解上而陷入自己建构的怪圈中,通过模型的手法,将墓地的“下面”的空间进行绘制,呈现的空间形态也是非常的纠结,很难找到建筑意义上的明确指向。中期评图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几位教师随着他的思路指出,墓地的本质现象或许不在其地下的内部,而在于它的界面,包括物质性的界面和精神性的界面上。当时学生似乎若有所思,而在其后的发展中,界面的概念似乎使得学生开始从墓地深处爬了出来。最后的结果很明确,获得了一个很不寻常的设计模型。在其最后的模型中,用混凝土演绎了土地和作为容器的概念,不再延续初始时对于墓地“下面”的虚无想象(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而是将其演绎为容器,他所观照的另一个自然现象是水,这样,“容器”的概念也能对应水的本质;地面之上是对于墓地路径的绘制的转换。作品包括大量的模型和意向性图纸,并在最后形成一个城市公共广场的设计。对应他最初的观照对象,墓地是人造的自然,在西方语境中,也是一个公共性空间。在评图的时候,我指出了他的设计模型与费恩的哈马尔博物馆(Hedmark Museum)在形态逻辑上的相似性,肯定了他的整个探索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对我也是一个增强认知的过程,学生的作业也加深了我对费恩作品理解,因为其中所贯穿的对于自然的态度是一致的(图10-13)。

很难以一篇短文来叙述挪威的建筑教育思想,只能是以自己所见、所体验的事情来描述自己的感觉。B3工作室的教学实际上也只是AHO建筑教育的一个方面,但由于其教学理念是在传统的挪威建筑教育基础上以实验性的过程来引导学生,所以能够成为具有挪威建筑教育文化传承的代表。在学期的最后,举办了学生作业展览,各个工作室都展出了他们的教学成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风格各异,既有现代主义建筑本体论基础的扎实的建筑设计,有“涌现”感觉的膜结构设计,也有B3的实验性的成果。所有这些都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可以感受到挪威当代的建筑教育思想是开放和多元的,也紧紧顺应着时代发展的方向。同时,还在理念上继承着本国先贤们的思想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并探寻着将先贤的思想融入到当下的现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费恩的建筑思想源自这个国度的土地和文化,对挪威的建筑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B3工作室试图通过赋有创意的课程,将费恩的建筑思想和自然观延续下去,这是一个相当积极的态度。反思中国的建筑教育,同处于这个多元的时刻,什么是我们所要借鉴的,什么是我们应该延续的,这个问题困惑着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者。或许,我应该问问睿智的费耶德教授,这位老者的答案一定会赋有诗意,就像那些“附着”于自然的挪威建筑。

[1] 费耶德教授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演讲,2013.11.21

[2] 诺伯- 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施植明译.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0.

[3] www.archdaily.com

[4] 挪威制造——现代挪威建筑. 挪威建筑导报编辑. ISBN: 978-3-0346-0559-5,2010: 42.

[5] 1997年普利兹克奖委员会评语http://www. pritzkerprize.cn/1997/jury-cit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in Norwegia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Based on a careful rea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in several Norwegian architects' work,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Norwegian's idea of nature in their design. The Norwegian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of "embedding" nature has brought this nation of particular geography great influenc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article goes on to discuss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in Norwegia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The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has established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Norwegian architects' perception of nature, it has also become important in the pedagogy and methodology of its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n important exemplar is the 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institutions in Norway. It has maintained an educational system based on the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of ever-changing ideas and concepts. The teaching in its B3 Studio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consistent. B3's concept is to define nature extensively and deeply and to understand it as the "generator" of architecture rather than simply an external force acting on it. This concept could serve as an essential guid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a method and process. It could certainly be valuable to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al educators in China.

motivation, identification, phenomenon of nature, relationship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2013-12-15

猜你喜欢

费恩挪威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挪威
我只需要一美元
充满爱心的两美元
挪威Norge酒店
当建筑师
来自挪威的冰鲜美味
费恩的成全
只要一美元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