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发展,助推“平安杭州”、“美丽杭州”建设
——访杭州市安监局局长王辉

2014-02-22

杭州 2014年7期
关键词:救援标准化应急

文 杨 芜

安全发展,助推“平安杭州”、“美丽杭州”建设
——访杭州市安监局局长王辉

文 杨 芜

今年6月是第1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浙江省、杭州市和西湖三级安委会在6月8日共同举办了安全生产月大型广场咨询日活动。在活动期间,我们专访了市安监局局长王辉。

记 者:请问您认为今年安全月主题的“红线意识”和“安全发展”的要义是什么?

王 辉:去年吉林宝源丰禽业“6.3”事故后,习总书记在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划定红线,鲜明摆位,把我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也让每一位安监人清醒认识到什么是自已必须守住的底线。那就是必须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通过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从中央到地方都更加坚定了安全发展的共识,发展是大事,安全生产也是大事,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人没了,还怎么能发展?对于杭州来说,我们建设“平安杭州”、“美丽杭州”,安全发展这一题中应有之义不应缺席。因此,十一届市委常委会第64次会议决定,深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并以此为载体,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事故防范体系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向好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实现了连续十年下降。

记 者:那我市将如何推进落实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王 辉: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相继做出批示,对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提出明确要求,市委书记龚正对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等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而当前我市正在推进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和平安杭州考核、综合考评等工作,也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平台。

为扎实推进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各项工作,在建立完善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指数体系,分解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将各区、县(市)、市级各有关部门创建重点工作特别是事故控制指标纳入市综合考评、平安杭州考核,融入美丽杭州、三城三区、城乡统筹发展等全市战略性工作中,借助大平台、大载体,加大创建力度,提升创建水平,确保创建成效。在综合考评、平安杭州考核中,安全生产除作为一票否决事项外,还被纳入专项目标考核,占平安考核20%;安全生产作为区县(市)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23个指标之一,纳入党委组织部门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考核。

同时,鼓励各区、县(市)从体制机制、手段措施入手,组织开展区域性安全风险防控和创新创优。比如拱墅区借“三改一拆”契机,建立了由100个基本网格和100个专业网格组成的安全生产“双百”网格管理架构,通过共建平台、互通信息、联合执法,关闭取缔一批无证无照小加工厂(场);桐庐县坚持“疏堵并举、防控结合”原则,在横村镇大力开展“三合一”综合整治试点,对不按要求进行整改或经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予以严厉打击。

此外,我们通过每月通报、每季履职、半年进行督查和不定期暗访暗查等形式,强化对创建工作落实情况的过程管理。通过加强对连续发生事故突破控制目标或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区、县(市)和市级部门警示问责,推进落实创建工作。

记 者:在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过程中,针对事故防控有哪些具体措施?

王 辉:一方面,我们继续深化工程运输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通过颁布实施《工程载货汽车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杭州市工程运输企业标准化创建评分标准》,推广应用GPS实时监控系统、车辆荷载信息即时反馈系统、盲区可视监控系统、工程车信息IC卡管理系统等安全技术措施破解工程运输车安全缺陷难题,有效解决车辆超速超载、右转弯盲区、车辆信息管理集中和事故责任认定取证难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建立覆盖全面、分解到位的责任体系,发挥交警、交通、建设、城管、经委、安监等职能部门安全监管作用,激发商品混凝土行业协会、工程车驾驶员协会等社会组织活力,加快推进解决一些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多头管理以及挂靠车辆整合、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驾驶员教育等问题,2013年,全市涉及工程运输车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49人死亡,同比下降5.7%。

另一方面,开展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防控体系建设。结合全市 “三场所两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涉及可燃爆粉尘作业场所、喷涂作业场所、涉氨制冷企业、船舶修造企业)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严格执法等措施,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有效落实隐患排查和治理责任,通过集中管理有限空间作业,建立专业作业队伍,加大人、物、技术、资金的投入,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为重点,积极探索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防控的有效途径。

此外,针对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同比上升的重点时段,发生社会影响较大事故的重点行业(领域),以及隐患集中的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安全专项整治,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去年6月~9月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中,各级领导亲自挂帅,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全面促进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为深刻吸取青岛“11.22”事故教训,组织开展输油气管道、城镇燃气管道、公共区域化工输送管道安全专项检查,深入推进全市境内约371公里输油气管道、4276公里市区中低压城镇燃气输送管道、20公里穿越公共区域化工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治理。

记 者: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企业,我市在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 辉:一方面,我们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培育社会化考核机构、咨询机构和政府出资考核,减少企业经济负担,在市级层面建立每周通报、定期考核督查、财政奖励约束等,积极稳妥推进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机械制造、建筑、冶金、交通、电力等行业领域标准化创建工作,带动县、市(区)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同时,通过加强对已达标企业随机抽查,对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条件、对事故隐患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或发生导致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的达标企业,一律撤销或降低标准化等级。对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等行为的企业,经举报查实后一律撤销其标准化等级等措施,切实提高达标企业质量。2013年全市共有达标企业1500余家。

另一方面,融合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诚信机制建设,在组织开展规上企业诚信等级评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安全生产诚信建设, 联合发改、城建、人力社保、交通运输、质监等部门研究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指标体系,自用信息技术逐步将安全生产诚信数据应用于项目核准、技改贴息安排、工伤保险费率浮动、有序用电、竞标资格、政府采购资格、证照年检、评先评优、贷款审核等方面,使安全生产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去年,我们将安全诚信缺失、非法违法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80余企业列入“黑名单”,在著名商标、名牌、评优评先等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记 者:请您介绍一下确保安全发展示范城市顺利创建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王 辉:近年来,全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一直在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6200万元,全市13个区、县(市)均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共计4700余万元。这些专项资金的设立,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与奖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资助、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有力支持和推动了我市的科技兴安工作。

同时,我们着力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梳理汇总各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查漏补缺,及时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加快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研究制定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方法、品种和使用、更新规定,设立覆盖全市范围三个危化应急物资储备区块,建立部门共享机制。依托建德铜矿组建市级矿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出台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和管理办法,指导区县(市)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开展石油化工行业重特大事故风险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竞赛、危险化学品事故“双盲”实战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我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既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和完善,更需要在实践中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扎实推进。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发展的需要,我们将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强化基层基础、强化宣传发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建设中来,建立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政策方针、目标任务、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努力使政府的决策部署

猜你喜欢

救援标准化应急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紧急救援
标准化简述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D打印大救援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