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智慧经济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美丽杭州

2014-02-22龚正

杭州 2014年7期
关键词:突破口杭州升级

以智慧经济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美丽杭州

现在,与智慧经济相关的概念很多,有智慧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应用、智慧生活等,彼此领域都有交叉。在具体实践中,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比如,国家住建部组织的193个智慧城市试点中,绝大多数是以政务和民生应用为主。但从杭州的基础条件和产业趋势来看,我们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发展智慧经济,也就是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催生新的经济业态、新的产业、新的商业模式。

发展智慧经济,既是市委坚持一张蓝图一以贯之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杭州发展“三个新”形势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围绕国务院明确的“一基地四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杭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接续努力中扎实推进。2012年8月,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全面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去年6月,市委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以加快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创新型经济跨越发展。随后相继召开的市委历次全会,都对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像“杭改十条”中很大部分都与此密切相关。从发展创新型经济,到提出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为突破口,再到明确提出发展智慧经济,说明我们对杭州经济转型升级规律的探索在不断深化。

新世纪以来,杭州实现了三次大的产业转型升级,现在有望迎来第四次产业转型升级。这次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就是我们正在从IT(信息技术)时代迈向DT(数据技术)时代。IT更多注重于提高自己的生产管理效率,DT则更多注重于提高服务客户、服务社会的效率。杭州发展智慧经济,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和环境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先发优势,抓住当前这个窗口期,以云计算、大数据及其应用为核心发展智慧经济,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并对杭州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要求。我们学习了省委全会《决定》和夏宝龙书记的报告、讲话以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建设“两美”对于杭州的极端重要性,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杭州肩负的责任。建设美丽杭州,我们有很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寻找加快建设的路线图和突破口。经过前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思考,我们认为,这个突破口就是发展智慧经济。我们要以发展智慧经济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力争早日建成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杭州,在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进程中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

发展智慧经济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生产美的必然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经指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养好“凤凰涅槃”、“腾笼换鸟”这“两只鸟”。“凤凰涅槃”,就是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摆脱对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依赖;“腾笼换鸟”,就是要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说到底就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夏宝龙书记在这次省委全会上也指出,要紧紧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和关键期,闯好发展关、人口关、环境关、转型关“四个关”。从杭州来说,我们也面临着“三个过于依赖”、“五个不可持续”等发展瓶颈,亟待化解“三大压力”、“三大风险”等挑战。智慧经济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催生的新经济、新业态,“两化”深度融合与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是其最大特点,对世界经济的深度影响日益显现。杭州这方面的基础和条件很好,尤其是像杭州这样集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三位一体”,都有若干龙头企业并具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并不多。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智慧经济这个突破口,打好组合拳,在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中推进产业第四次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发展智慧经济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生态美的有效途径

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山”的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论述。这些年来,随着对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愈加深切地感受到,谁占领了生态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占领了生态建设的制高点、占领了发展的制高点。经济学上有个“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指出,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着GDP增加而上升,在高收入水平上随着GDP增加而下降。这个拐点过去通常出现在人均GDP6000美元左右,现在出现在人均GDP12000美元左右。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如果措施得当,这个拐点是可以提前的,甚至这个规律也是可以打破的。比如瑞士和爱尔兰,因为它们产业选择得好,就没有出现“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描述的状况。现在杭州人均GDP已经达到15000美元,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智慧经济毫无疑问是绿色产业、低碳产业、环保产业,是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最佳结合点,发展智慧产业与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是相得益彰、密不可分的。杭州自古就被誉为“人间天堂”,绿水青山是杭州最显著的标志、最宝贵的资源。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环境立市”战略,以发展智慧经济倒逼环境改善,打好“四治”攻坚战,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建设宜居宜业新天堂、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率先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之路。

发展智慧经济是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实现生活美的客观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不仅要让城市居民得到实惠,更要让农村居民享受好处。围绕智慧民生发展智慧经济,促进产业应用提升生活品质,可以让城乡“两种人”享受更多更好改革发展成果。比如,杭州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81岁了,超过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达18%~19%,对医疗、养老、卫生的需求越来越大。像医惠科技这种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能有效满足居民、家庭、社区、医院等不同对象的医疗需求,产业空间很大。要坚持以智慧经济为带动,大力发展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推动智慧民生应用与智慧产业互动,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高品质的智慧生活。

要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方向,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

发展智慧经济,核心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表现是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我曾经提出,发展智慧经济,要围绕“一二三四五”:“一”就是要实现杭州高起点上的新发展“一个目标”;“二”就是突出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两个重点”;“三”就是要坚持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三位一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家庭“三位一体”;“四”就是要处理好自我探索与借助外力、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追求最优方案与分步实施、分段实施“四个关系”;“五”就是要提供政策服务、体制机制、考核考评、科技人才、平台建设“五大保障”。

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落实好“杭改十条”

“杭改十条”对完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智慧杭州建设有很具体的表述,中心意思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在发展智慧经济中的关系。近期,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对重点改革任务进行了再聚焦、再明确、再部署。各级各部门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敢担当的作风,一项一项抓好落实,为发展智慧经济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带动智慧经济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发展智慧经济,首先要抓有带动性、示范性效应的大项目好项目。要继续深化与中国工程院、阿里巴巴、思科等的重点战略合作,支持领军企业参与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软件名城、智慧产业创业孵化器建设,办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做到撕开口子以点带面。

(本文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2014年5月28日在调研智慧经济发展工作时的讲话,有删减)

猜你喜欢

突破口杭州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日本人如何寻找“一带一路”突破口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杭州院子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杭州旧影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