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往情深

2014-02-21张明

民间文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王徽之仆人曲子

张明

十里秦淮河,悠悠水荡漾。明末清初,是金陵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伴随着桨声灯影,传来阵阵清笛之声,成为当时的绝佳景致。当时在这十里秦淮河上,歌舫间流行着一首笛曲,以这支曲子为蓝本创作的古琴曲,几乎成了以秦淮八艳为代表的名妓们必会的曲子。演奏这首曲子的人不仅花容月貌,而且才气逼人,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皆能得心应手。更可贵的是人格高贵、心不染尘。这支曲子就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的《梅花三弄》。

梅花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不仅曲子有名,由这首曲子还引出了两个历史名人和一段流传久远的故事。

这两个人物,一个是王徽之,另一个是桓伊。

王徽之,字子猷,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此人生性不拘礼法,清高自恃,后世有人称他为“伪名士”。 曾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整天蓬头垢面,散着绶带,不问公务。后来任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他依然是这副模样。一次,他骑马随从桓冲外出,途中遇到暴雨,看见桓冲坐在车里淋不到雨,于是跳下马,挤到桓冲的车中,毫不客气地说:“外面下雨,你怎么好意思独占一车?”王徽之爱竹也是出了名的,他家的庭院中,屋前屋后的空地上,到处都种满了各式各样的竹子,每当空闲的时候,就一个人在竹林中悠悠地散步,品赏竹子的美姿。有一次,他寄住在一位朋友家,见朋友家的宅院没有一根竹子,便派人买来很多竹子,种在宅园中。朋友很奇怪,就问他:“你在这儿也住不了几天,何必这么麻烦?”王徽之听后不禁哈哈大笑,他很认真地对朋友说:“难道你不知道,我就像一个爱喝酒的酒徒,酒徒一天也离不开酒,我是一天也离不开竹子的呀!你想,我要在这儿住好几个月呢,不能一天没有竹子啊!”《晋书·王徽之传》里记载着一则他“雪夜访戴”故事,历来为文人所称道。

王徽之在山阴县住的时候,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看到皑皑白雪,不禁生出无限感慨,马上叫仆人斟酒来,独自饮着酒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就这么喝着喝着,忽然,他想起了好友戴逵。于是,大夜里的让仆人赶紧备船,他要去看这位朋友。这戴逵何许人?戴逵字安道,东晋学者,著《释疑论》反对佛家因果报应说,擅雕塑、书、画、鼓琴。当时王徽之住在绍兴会稽,而戴逵住在嵊县,两人相距二百里水路。虽说远了点,既然想朋友了,去一趟又何妨?于是大老远的乘船往老戴家赶。大雪过后寒风凛冽,又是逆水行舟,摇船的仆人可惨了。既然主人兴致正浓,冷点累点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天快亮时,终于到了嵊县。快到戴家门口了,仆人忙跑上前,恭恭敬敬地问道:“老爷,到地儿了。您是直接进去呢?还是我先去投个名帖……”

“不用了,”王徽之突然停住了,“打道回府!”

“老……老……老爷,大老远来了,怎么着也进屋暖和暖和再回呀。再说了,您来不是要看朋友吗?还没见着人呢,就这么走了啊?”仆人说。

王徽之斜了一眼仆人,心说,你们这些人,说你们什么好,真俗!说道:“怎么说话呢?老爷我本来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见不见戴逵根本就无所谓。”何等的天真直率,何等的性情中人,由此可见一斑。

魏晋时期,文学艺术进入一个清新飘逸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很多文人都喜欢音乐。箫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乐器,历史悠久,古代就有很多吹箫的名家,有一些人为了彰显品位,会随身带着一支箫。在晋代,管箫叫笛。桓伊深通音乐的奥妙,有“笛圣”之美称。他有一支“蔡邕柯亭笛”,时常拿出来吹奏。也许是音乐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为人非常谦逊,平易近人,个性低调不张扬。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他才能静得下心来精研音乐。根据《晋书》记载,桓伊是武将,被封为右军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东晋太元八年,前秦苻坚率大军进攻东晋,时任中郎将的桓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共破苻坚于淝水,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不久,桓伊升迁为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

大将桓伊敦和风雅,狂士王徽之狂狷博闻,一次偶然的机会,二人相遇了。对于这次不期而遇,《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都做了记载。

这一天,王徽之应召赴都城建康,此时阳光西斜,穿入林中,船停泊在了青溪码头。王徽之正在船上休息,忽听船上一位客人喊道:“快来看,这不是桓笛圣吗?”

桓伊善吹笛在当时很有名气,王徽之慕名已久,却一直没有机会见上一面。听说见到大名鼎鼎的桓伊了,王徽之忙朝岸上望去,果然看到岸边有辆车朝这边徐徐过来。王徽之连忙吩咐仆人:“快,快去叫住桓先生。”

仆人忙跑上岸,来到车前:“请问是谯国桓先生吗?”这话问得好唐突,主人官居郡守,客人要问,也应该称呼他的官职才对呀,怎么能随便称呼他的族籍呢?桓伊的随从呵斥:“真乃无礼!请问,尊客是哪一位?”

“家主人琅琊人王子猷,行路与先生相逢,请赐清笛一曲,不知先生可愿意否?”

桓伊听到王子猷的名字,眼前不禁一亮。他和王徽之从没见过面,没想到竟会在这里遇到。桓伊理解王徵之,仆人不称官职,倒不是不敬,不过是在告诉他,在王徽之眼里,称官职太俗了。桓伊想,他既是这样的人,那再好不过了,于是问道:“你家主人在哪里?”

“在船上。”

桓伊下车上船,仆人摆好两张胡床,请主人和客人入座。桓伊看了王徽之一眼,神情轻淡闲适,眉目端庄,虽然出自贵族豪门,但衣着却很随意。随意中透出一股高傲,那高傲并不是出自他的身世,而是来自内心。王徽之看着桓伊,觉着眼前的这位不像是个武人,却有着文士的才气。

二人彼此对视了一会儿,一言不发。随从从包裹里取出一支长笛,交给桓伊。笛声从深幽处荡荡而起,似在讲述一个故事……

王徽之斜倚着胡床,远远地望着山林外渐尽的日光,他的心神,早已伴着笛声,飘到他目光投向的远方。

笛声徐徐止歇。大家依旧静穆着,没有动作。桓伊轻轻把长笛从唇边移开,抬起头来。几乎是同时,他和王徽之不约而同地缓缓站起身,双方没有一句话,桓伊缓步下了船。

桓伊上车来,微微笑了笑,不禁叹道:“王子猷实在是不同凡俗的人哪。”

这时,王徽之的仆人奔过来,“家主人有话请问先生,刚才先生的曲子,既为写梅,自然是有名字了。请问先生,这三曲各叫什么名字?”

桓伊微微一笑:“告诉你家主人,这三调既是写梅,就称《梅花三弄》吧……”

除了吹笛子,桓伊也非常爱听别人唱歌,每当听到优美的歌声,就激动不已,会情不自禁地击节赞叹。宰相谢安也喜爱音乐,两人见面时常常不谋而合,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音乐。谢安见桓伊对音乐造诣很深,喜欢音乐到了如此地步,如此痴心,不禁赞叹道:“桓子野对音乐的这份感情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只要一听到好听的音乐就激动得不能控制自己。桓子野对音乐真是一往情深啊!”

成语“一往情深”形容对人或事物有特别深的感情,指对人或对事物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徽之仆人曲子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未知生,焉知死
有风吹过
狠幽默
给俺吹个曲儿
给俺吹个曲儿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兰亭序(节选)
FUNNY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