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业上中美孩子如何“拼爹”

2014-02-21薛涌

中华家教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科同伴社交

薛涌

美国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强调通才教育,学理工的学生也绕不开文科。在美国,文科吃亏,处处吃亏。比如那些搞理工的,稍微干出点名堂,就要申请基金,进行政治游说,缺乏文科训练的人是很难寻求发展的。看看“美国的高考”(SAT)就知道,三分之二的内容是英语,三分之一的内容是数学,因为美国人认为文科对成才更重要一些。

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都知道,不论是在学校读书,还是考SAT,文科比理工科难得多,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英语不是母语。美国学生也觉得文科更难。最近一系列研究表明:二三十年来美国学生的SAT成绩,数学部分有明显提高,但英语部分则基本没有提高。另外,把弱势学生、后进生放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中追赶,往往数学赶上去很快,文科则很难提高。这和我们那代中的许多人高考理工落选、接下来复读改文科、狂背一年上名校的现象大异其趣。

在中国留学生的成绩单上,很多功课都不错,A是主流,可惜就是文科课程是C,相当刺眼。问这些学生原因,都说并非英语的问题。他们上课听得懂;阅读虽慢一点,也跟得上;写作没有信心,可以找老师去改,但是一到写读书报告、作文、论文,就全乱了方寸,不知道从何着手。

为什么会这么难?第一,美国的文科,着重分析性、批判性的思维训练,连SAT的语文部分,都叫“分析性阅读”。第二,这种分析性、批判性的思维训练,需要很长时间的浸染才会有效果,甚至要依赖童子功,受父母的影响甚大。

两年前,年过五十的我要作首次例行肠镜检查,在美国找到了一位专家,据说是当地的名医。他见我是中国来的,就侃侃而谈尼克松访华,颇多细节分析,似乎知道得比我这位中国史教授还多。我很惊奇,问他哪里获得的这些知识。他开玩笑说读高中的儿子做项目,让老爸当 “助研”,于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这番天地……

这就是典型的美国式“拼爹”。这种拼爹,最重要的就体现在一些中高产家长对孩子学业的高度卷入。这些家长的教育程度非常高,许多是博士、硕士。而且在高中、大学期间受过严格的文科训练。我在耶鲁读书时,就碰到立志当医生的学生选择历史作为自己的本科专业。所以,这些美国父母哪怕是工程师、医生,辅导孩子文科项目往往也轻车熟路。

这种美式“拼爹”,在本质上是一种思想交流,而不是让家长代做作业。那些有良好教育的美国家长,都会非常精明地为孩子的前途考虑。一个年薪几十万美元的外科医生,不会傻到放下手里的工作去代孩子做作业。他们的参与,往往是通过讨论的方式,启发孩子的思想。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我们夫妇就经常这样帮助自己的女儿。当然,我们有着比较好的家庭教育资源。俩人一个是历史专业,一个是文学专业,都是耶鲁博士课程训练出来的。家长在关键时刻指点几次,孩子的进步就快一截。

为什么美式“拼爹”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Emory大学的英文教授Mark Bauerlein在《最蠢的一代》一书中称:当今的年轻人整天在社交媒体上和同龄人互动,受到同伴影响特别大,拒绝长者的教育。然而,人的智力成长,是一个和长辈沟通的过程。

17岁的孩子老是和17岁的孩子泡在一起,就永远不能成熟。

但是,Mark Bauerlein忽视了一点:虽然网络社交媒体使许多孩子过多地受制于同伴影响,但在教育良好的中高产阶层中,家长的影响其实是越来越大的。《纽约时报》2000年报道了马里兰大学的一项研究:尽管过去四十年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但母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不减反增,从1965年贤妻良母时代的每周10个小时增加到2000 年的13个小时,只是做家务的时间少了。父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在同期内从3个小时猛增到7 个小时。父母相加,每周给孩子的时间多了7个小时,几乎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工作日。

阶层之间的差距也同样惊人。Jonathan Guryan, Erik Hurst和Melissa Kearney在 2008年的论文《父母教育程度和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中指出,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明显要多。比如,受过大学教育的母亲,比起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母亲来,每周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平均要多出4.5个小时。

可见,虽然大量的青少年在网络社交媒体上接受了同伴们过多的影响,但从教育良好的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则和父母越来越接近,往往家庭餐桌都成为了讨论课的课堂。在这个意义上,长辈对孩子的影响不是小了,而是大了。这也是这些孩子的表现日益杰出的重要原因。

我们从自己14岁的女儿身上就观察到,她每天被作业、运动队训练等等填得满满的,在社交媒体上往往是分享一下学校、朋友圈或运动队的新闻,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接受同伴的影响。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出版的一本书《野心勃勃的青春期》,里面讲到,随着教育竞争的升级,美国那些野心勃勃的青少年越来越忙于自己的功课,比起上一代来,他们和同伴的社交少得多,走的是一条相当孤绝的奋斗之路。我们的女儿时常也会抱怨:没有社交时间,太少和别人打交道,但是,她从来没有少和我们当父母的打交道。从她的同学们身上也能看出:受家长影响大的孩子,往往表现比较好。

如今,中国的孩子有条件到美国读寄宿高中,享受美国的教育资源。在中国人看来,他们是天之骄子,留美也先人一步。但是,高中留美,意味着和父母的疏远,意味着更难接受关心自己成长的成年人的影响。当美国精英阶层的父母越来越多地卷入孩子的学习过程时,中国精英阶层的父母则把孩子送到自己鞭长莫及的地方,使孩子丢失了家教,即在美国父母眼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所以在美式“拼爹”这个问题上,中国学生吃尽了亏。作为中国家长,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啊!

猜你喜欢

文科同伴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社交距离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豆文科作品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