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2014-02-20许群

艺术评鉴 2014年1期
关键词:音响声部音乐

许群

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学习的第一步。听,是感知音乐的唯一途径。以听为先导的音乐审美活动应该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音乐感知 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忽视了“音乐感知”这一基本环节。音乐技能训练往往与音乐审美脱节;基本乐理教学常常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视唱练耳教学手段单一,音乐的美感被肢解得荡然无存;音乐欣赏教学往往讲解多于听辨,把教师对音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是与以听觉感知为先导的音乐审美活动相悖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还是缺乏一副音乐的耳朵。很多人从幼儿园到高中接受了十几年的基础音乐教育,最终仍是不辨音律,不懂音乐审美基本规律。这难道不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反思吗?

笔者以为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全部过程。音乐是以富有美感的声音艺术诉诸于人的听觉,对音乐音响敏锐而准确的听觉辨别,是音乐感知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并不是说掌握了乐理知识就有了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是以听觉为先导的,这既要靠音乐天赋,又要靠后天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音乐听觉训练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拓宽音乐审美感知渠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音乐音响基本属性感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音响基本属性感知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对音乐基本要素的感知,这是音乐学习的第一步。它包括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识别。一般来说,这些单项的音响属性本身不具有表现意义,只反映了音在某一方面的基本特征,但这种局部的认识、体验是整体音响感知能力的基础。古今中外一切音乐名曲,都离不开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对这些基本要素的听辨,是帮助他们进入音乐感知的第一道门槛。舒曼说:“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早点学会辨别调性和个别的音。”所以,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音高感、节奏感、力度感、音色感。通过对生活中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感知,以及运用各类乐器、各类人声、人体律动和大自然生物运动规律来让学生感知音乐元素。培养学生对于音的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并能辨别出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不同乐器的音色。这是培养乐感的基础。一般来说,人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不同乐器的音色的听辨能力与生俱来,但如果离开了后天的培养,这些能力也会慢慢变得迟钝,甚至丧失殆尽。因此,在学习音乐的入门阶段,就要培养细致而灵敏的音高感,准确而稳定的节奏感,多变而灵活的速度感,适度而分明的力度感,敏锐而丰富的音色感。从而为继续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音乐音响整体结构感知能力的培养

培养音乐感知能力的第二步是听辨构成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按照音乐的规律,对由各要素组成的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整体性音乐结构的把握。这是一种比较完整音乐感知,这种感知能力是对音乐音响整体认识和把握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综合感受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掌握旋律感、节奏感、调性感、多声部音乐感以及对乐曲整体结构感知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旋律感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旋律是建立在一定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音高、时值和强弱规律组成,具有逻辑因素,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旋律线的跌宕起伏形态表达着一定的情感,通过对旋律进行过程总体特点的感受,可以体验到旋律美感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节奏感是构成音乐感知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节奏综合了音的时值和力度因素,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千变万化的节奏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决定了音乐的情感因素,而且还影响着音乐的风格。多声部音乐感主要是对和声、复调等多声部音乐的感受能力。在音乐作品中,有很多是由两个以上声部组合而成的,如合唱、重唱、钢琴、管弦乐作品等,都吸收运用了和声、复调手法,使得音乐音响效果比单声部更丰满、更有层次、更富有表现力。对多声部音乐的感知应注意横向与纵向的关系,既要能听辨出每个声部的音乐进行,又要能听辨出纵向的和声关系,感受到总体的音响效果。对于那些由多种乐器组合的乐队所演奏的音乐,还应该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组合的音响效果。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是整体的感知,主要是在音乐流动过程中,对乐曲起、承、转、合所逐渐积累起来认识的总结,如重复与对比,主题与变奏,以及呈示、展开、再现的总体把握,对各种曲式结构的把握。

三、音乐音响审美内涵感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音响的审美内涵感知能力是上述两个方面感知能力的深化和提升。上述两个方面的音乐感知都是属于技术层面的。它们虽然对了解音乐的表现特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尚未进入音乐的审美内涵感知阶段。音乐音响的审美内涵感知是音乐听觉进一步完善的高级阶段,它可以对运动着的音响形式所表现的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感受,并投入情感的体验、理智的分析、精神的升华等心理活动,经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正确把握从音乐形式到内容所表现的审美特征和风格体系。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因此,音乐的感知必须注重感性体验,以听觉去感性地把握与领会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对音乐感性经验的不断积累,使之与理性相结合,以达到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具备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捕捉准确的音乐形象,是理解音乐表现内容,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音乐音响审美内涵感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音乐审美经验积累的系统工程,因为音乐美感的获得仅仅依靠听觉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其它感觉(如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知识、生活的积累,通过通感、联觉、想象等心理综合活动,才能获得鲜明生动的审美感受,只不过这种通感联觉不是同步思维的结果,而是在听觉的激发下和其它感觉、经验共同构成表象性的综合心理体验。因此,扩大知识面(文学、绘画、戏剧、舞蹈、影视、建筑、雕塑等其它姊妹艺术),丰富生活阅历,对于提高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也是同样重要的。

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上述三个层次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不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丰富音乐感知经验,才能深入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艺术形象,提高审美能力。

听觉感知是音乐最基本的审美心理过程,音乐感知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音乐理解能力和综合乐感,它是进一步学习声乐、器乐、欣赏、指挥、作曲、理论的基础。音乐感知能力不是天生的,它是长期的音乐实践和训练所获得的听觉经验的积淀。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音乐,人就无从建立起对音乐音响的听觉感知经验,人也就不会具有音乐的耳朵。因而,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必须让他们学会聆听音乐。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

陈旧教学模式下的乐理教学,往往以概念释义、知识灌输、习题演算取代以音响感知为先导的审美实践活动。而欣赏教学,又走入了用概念化、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只注重音乐形象感知,而忽视了音乐音响流动的本质特征和各种不同形式的展现。舒曼说:“只有了解形式,才会明白内容。”音乐感知训练就是让学生在听觉上接受和掌握音乐流动的种种特征和形式,也就是说了解音乐本身。以此强调以听为本的音乐感知是音乐教学的基础。诚然,音乐感知不可能是单一的“听辨练习”,它综合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作品分析、唱歌、器乐、律动、舞蹈等内容,它是以训练音乐感知为主的全面的音乐审美活动,同时又是以听为先导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因此,音乐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它是一切音乐学习活动的根本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响声部音乐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诚实音响
音乐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