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辩证思维 创新青工教育方式

2014-02-20袁银辉

企业文明 2014年1期
关键词:优良传统青工石油

袁银辉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对于石油行业来讲,这一“共同思想基础”集中体现为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石油行业的优良传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石油战线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之一,对于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但是,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现在,在80后、90后青工日渐成为企业队伍主体的情况下,诞生于半个世纪以前的石油行业优良传统,如何能被思想日益多元的当代年轻人所认同,成为当代石油人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一个不容回避、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以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公司为例, 目前80后、90后的年轻人已经占到了员工总数的85%以上,成为企业员工的绝对主体。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 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理念,不愿意简单服从,希望有充分的话语权,追求自主、向往自由;每个人都具有鲜明个性,喜欢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接受信息和观念的方式 基本上是“网络化生存”,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和国际化大大扩展了文化价值观的交流范围,对于青工群体认同企业的优良传统、核心价值观带来极大的冲击,对我们原有的一元结构的教育、观念灌输,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当今思想多元的社会环境下,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难度空前增加,特别是对于青工群体的“说服”与“认同”的阻力加大。有的政工干部反映,现在的员工,年纪轻轻就成了“老不信”,宣传教育还没张嘴,他就觉得你要说教;特别是一谈到理想信仰、精神传统、价值追求,一些年轻人更是不以为然。 这让企业的思想工作者感到无所适从。

针对当今青工群体独特的思想行为特点,如何增强优良传统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让青工群体愿听、能懂、真信?

创新理念

开拓优良传统教育的新思路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工作“怎么做”的思路问题,比确定“做什么”更重要、更紧迫,因此在青工群体的优良传统教育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理念的创新,要因势而变、因时而为,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把思想、思路从不适应时代要求、不符合青工特点、不利于工作发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思想的进步、思路的开阔,打开青工群体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从“居高临下”到平等对话,实现优良传统教育由高到低的转变。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果说过去比较像面目威严的“老师”,那么现在,就要成为一位可以谈心的“朋友”,从高高在上的教育、教训转变为平等尊重的对话、交流,这是受众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思想活跃的青工群体时,既能讲大道理、更会讲小道理,要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广大青工的现实生活、职业前途、如何安身立命等一些实际问题摆在一起说、联系到一块讲;在思想宣传、传统教育中,多讲平常话、普通话、实在话,少讲官话、套话、材料语言,让广大青工感受到优良传统是近的、是实的,消除高高在上的距离感,愿意去走近、去了解。

从“只有一个声音”到青工广泛参与,实现优良传统教育由一元到多元的转变。我们原有的思想教育,大多是单向度的,只有企业的宣传思想主管部门在发声,不大注重受教育者的反馈和感受,很少有受教育者发声、提问的机会。随着社会思想和舆论环境的发达,青工群体独立思考、自我表达的意识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青工群体进行优良传统教育时,要由“我讲你听”的一元格局、单向刻板的方式,向多元互动、多管齐下转变;要由“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讲了”的“完成任务”心态,向千方百计让青工信任、信服的“效果第一”意识转变。在教育过程中,既可以和广大青工面对面地讨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媒介进行思想调查、互动交流和访谈,寻求并建立起青工群体与优良传统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将之不断扩大,凝聚起最多的共识。

从单纯正面宣传到文化感染,实现优良传统教育由政治化到艺术化的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得不像思想政治工作”,面对思想多元、强调个性主张的青工群体,我们要善于做“看不见的宣传”,由原来的正面教育、说教灌输为主,向潜移默化、渗透感召、以情动人转变。要充分把握、利用好青工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意识形态植入式广告”的实现方式,把优良传统教育与文化熏陶、艺术感染、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内容可以不限于优良传统,教育形式可以不拘于常规,只要在文化品位上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有助于把先进的价值理念转化为青工的思想认识,只要有助于青工道德素养的提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可以大胆探索实践。

创新内容

有效推动优良传统教育的新实践

80后、90后的青工群体,虽然具有不拘泥于传统、不恪守成规的特点,但他们自己的生活与企业的发展有交集,共同的心理契约、思想基础不是不可能达成。强调自我意识、个性主张的青工,可能会拒绝简单粗暴的意识形态灌输,但他们不会拒绝思想的力量、人性的温暖和自我的成长。

根据所在企业的特点和青工群体的情况,对教育内容进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工”的有效创新,是对青工群体进行优良传统教育时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把以总结提炼、抽象概括为主的高尚精神、过硬作风、先进价值观,用年轻人易懂的语言、身边熟悉的事例、能够产生共鸣的情感来进行传达,通过对优良传统进行形象化“加工”、生动化展示,让优良传统可亲可感,让青工群体对优良传统的认识,从“虚”走向“实”、从“远”来到“近”。

正反结合。不可否认,当前,由于高级管理层个别人员的违纪行为,对中石油的企业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有人就此对中石油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质疑,认为它的时代性、实际效能正在削弱。但个别人员的信仰丧失、道德沦陷恰恰说明, 在当今社会,“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就有多少泥”等石油行业优良传统仍然是广大石油人精神上的钙,是我们抵御诱惑、风险的道德盾牌,是我们选择更富价值人生的正能量,需要毫不放松、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继续传承好、发扬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良传统青工石油
发扬优良传统,弘扬雷锋精神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党的优良传统与执政经验
在青工中唱响雷锋精神
为青工健康成长尽心尽力
“五老”传帮带 青工受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