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的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2014-02-20崔金路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儒学马克思主义

崔金路

(济宁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55)

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主体角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众的马克思主义,要成为广大人民所共有;二是理论角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三是实践角度: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人民群众接受并成为改造现实问题的方法,才能实现大众化。

一、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特别是现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深化过程中,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宗教、各种宣传方式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文化参照,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性。西方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多元解释,也混淆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进入课堂、进入大脑、进入人的实践生活成为当务之急。

(一)当前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偏差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我国,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就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虽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还存在着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幅度发展,人民对文化需求的消费增长迅速,大众传媒的丰富性使得大众的文化消费变得多样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还是以旧有方式进行,在宣传方式方法上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从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统摄作用。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使得大众形成一种平面化、即时化、碎片化、反权威的消费心理,以往很有效政治动员宣传,变得投入大,声势大,而效果差,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储备相对较少,理解水平相对较低,对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接受起来本身就有困难,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理论性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也不感兴趣。象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的通俗化的理论宣,在当前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来看是少之又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效果也就明显的比较差了。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向度的单一

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P9)要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求加强对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通俗化的进程。当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的传播途径,显然达不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提出的要求。

在传播方式多样、传播载体丰富的当下,单一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容易形成概念化强,说教的成份比较多,容易造成群众的反感。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中缺少创造性,行政化倾向严重。传播内容过于理论化,关注民生实际生活少,传播内容僵化、生硬。群众由于知识背景较少,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能力有限,更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民众间的普及,制约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传播只是单向的向下传输,对人民群众的反应缺乏足够的重视,传播中没有足够的问题意识,单纯的理论传播对实际应用缺少具体的指导,群众对生涩的理论缺少热情。最终形成理论传播与受众的反馈的实际落差,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二、儒学传播的经验

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儒学的教育内容。马一浮称“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二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2](P87)儒学的传播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以六艺为主体的思想发展史,是六艺之学在各个时期的展开史。孔子儒学在思想内涵上看是由天命、礼、仁三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十分周延的人生哲学,儒学的发展与传播,在思想内质上是这三个范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汉朝独尊儒术,成立以政治权威教育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后,儒学得以快速传播。儒学的发展从诞生之初起私学形式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文化内质,儒学的传播是相当成功的,对我们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一)儒学传播文本确立与发展

儒学的传播虽历经千年,在各个时期其理论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但其精神精髓却一直是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其思想内质一直得以继承和发扬。究其原因,儒学在传播过程中,儒家经典的确立对文化传承有很大的统摄作用。

1.儒学经典文本的传播与发展

儒学之所以传承至今,既得益于制度儒学的权威与权力,又是不断与其它文化相互竞争的结果。儒学通过其内在的合理性及其人民性对其它文化予以排斥,从而获得发展的空间和契机。

(1)通过修书对儒学正统的维护

儒家学说之所以源远流长,长期稳定,最主要的原因是根据现实生活的要求,通过对儒家经典的新解释,扩充儒学经典包含的内容,使儒家价值传统与社会现实相统一。

董仲舒根据封建大一统的需要,将原始儒学改造成为综合体系,在继承荀子儒学核心“礼”的基础上,主张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以“三纲”、“五常”为中心,既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又吸收法家、道家及阴阳家学说的精华,神圣化儒学,是封建大一统的文化根基,儒学成为封建帝王所尊崇的学说。

儒学发展至唐朝时期,面对佛教对儒家学说的挑战,儒学代表李翱以《中庸》、《易传》为纲,博采《大学》、《乐记》,包融佛学与老庄系统,写成《复性书》,阐述了其心性儒学奠定了儒学的心性学说,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形成以儒统佛,援佛入儒的局面,借用佛学理论丰富儒家在心性论方面的不足,扩大了四书在儒家的中心地位,为宋明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儒学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有了明显的理论转向,促进了儒学思维的开拓与进一步完善。

儒学在宋明时期,从哲学的高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学更具哲学思辨的思想旨趣,主张以人为主体的内向思维,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强调人的道德与自我修养,以达成完善的人格。宋明儒学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以后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对中国国民性格的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儒学的传播不仅是在中国、亚洲,而且远播欧美,成为异质文化中别具个性的思想文化,从而成为20世纪以来欧美研究中国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儒学经典在各个时期的修正,是儒学发展结合时代特点的需要,也是儒学精神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呈现不同特点。通过对儒学经典的修正,儒学吸收时代精神,扩大儒学涵盖的内容。儒学经典的政府修订是儒学经典为主体的儒学精神发展得以政治权威的巩固,儒学经典得以传承的容纳机制的制度保证。

(2)以儒学文本为主体对不同文化的吸收

儒学虽是春秋时期众多学术流派之一,自建立起儒学便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其它学术精华予以吸收。儒学对道家的吸收并不是一种完全吸纳,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儒家学术为主体,结合儒学对现实的发展予以改造纳入儒学主体内,是以儒学消解其它学术精华的方式进行的。道家思想为儒家吸收利用,道家文化也因此成为儒家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荀子吸收道家天道观的思想,把道家纳入儒家学术范围内,并以此形成儒家文化的天道观,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哲学底蕴。将天的意志以“明于天人之分”的方式把儒家意志的天道观转变成了自然物质的天,这明显的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启示。董仲舒的天道论、魏晋玄学以道释儒、宋明理学以理释儒,儒家从理论创立到后期的三次大发展,每次都大批量地吸收了道家思想。明王阳明创立心学推祟自然本心,受启于道家哲学亦不为少。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开始传入中国就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交流与碰撞。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到隋唐至宋明时期,佛教在中国有了极大的发展,建立起若干自己的宗派,形成了相当程度的本土化的佛教思想体系。佛教徒也逐渐吸收儒家思想,尤其是儒家伦理思想。

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儒家学者对佛教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开始有选择地吸收佛教思想,以促进儒家文化的发展。北宋周敦颐吸收佛教般若思想,率先在本然之全体上建构儒家伦理思想的本体论的内在逻辑体系。程、朱受佛学华严宗理论的影响,建立理学体系,认为天理在人体现为性,性也就是理,而性的内容就是仁、义、智、信,这样宇宙本体论与价值本体便连接为一体,“理一分殊”通过“性”把伦理纲常融入理的范畴,将儒家的伦理上升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主宰,为儒家思想提供了形而上学的理论根据。陆王心学汲取了佛教“三界唯识”、“万法唯心”为主体的学说,发扬的孟子心性论,建立心学体系,论证良知不仅是孟子的仁、义、礼、智的天赋道德意志,同时也是天地万物之本,这样心性学就把天道宇宙本体与儒家道德价值本体合为一体,增强儒学的理论体系,儒家思想更具有理论合法性。这都是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启示,也是儒家文化吸收佛教合理思想的直接结果。

儒家文化对不同文化体系的吸收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针对时代发展的特点,对道家文化的吸收,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体系,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文化心态:入则儒,出则道。儒家文化对佛学的吸收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合理吸收、消融与提炼。外来文化为本土文化发现自身体系的不足提供了相对应的文化参照体系,不同文化间的吸收与融合是儒家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既丰富了本土文化的理论体系,对维持和强化中国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又对外来文化的抵触,只能使自身文化的发展受到伤害,更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二)儒学传播的教育方式

儒学自建立起就对教育十分重视,儒学的广泛传播反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富国教民的教育思想

孔子游说卫,提出了他出名的庶、富、教的三步骤。“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又加何焉?’曰:‘富之’,冉有曰:‘既富矣,又加何焉?’曰:‘教之’。(《子路》)在孔子看来,仁爱首先是要人民富,教育的前提是要富民。富民就要求统治者多给予,少索取,要施惠于民,以德治国。对个体而言,求富就要节流开源,主张节俭。欲富恶贫是人的一种本性,在富民的基础上实行教化,教育的基础牢固,教育的效果也就明显。孔子富民教民的主张凸现了他人本主义倾向。教民的思想在当时也具有先进性。

孔子的富民思想孟子得以继承与发展,主张“制民恒产”的思想主张,“制民恒产”就是通过国家法令,规定给予百姓一定的产业,也就是土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也就是说,有一定的产业,人们才能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怎样才能使人民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积极对人民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就是儒家文化。

重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是儒家文化关注民生的一种思想,对人的关注首先是对生活的关注,在人民富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教育,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对当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儒学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

儒家的教育在关注民生问题的基础上,也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使得儒学以一种无孔不入的方式渗透到封建社会的各个层面。儒学的教育方式,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普及作用。

儒学的教育是以仁、礼、天命为思想核心,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思想载体,对民众进行教育。马一浮认为:《论语》有三在问目:一问仁,一问政,一问孝。凡答问仁者,皆《诗》教义也,答问政者,皆《书》教义也,答问孝者,《礼》、《乐》义也。故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P66说明在五经中,《易》是内质,是其它四经的哲学基础,是隐藏的不外显的,是通过对其它四经的研习才能够达到的。“仁”的思想在《诗》中得以体现,政治思想在《书》中得以体现,“孝”的思想在《礼》与《乐》中得以体现。虽然三者分别存在不同的典籍中,但三者也是有密切联系的,《诗》是感性的,是有感而发的,是通过人的感性就可以认识的,《礼》则是更高层次的,是通过学习才能体会和身体力行的。通过对《诗》与《礼》的研习,才能达到《乐》的高度,才能理解《乐》的深刻内涵。在谈及《易》与其他四经时,马一浮认为:《易》为《礼》《乐》之原。以六德言之即为六艺,,《易》配中,《春秋》配和,四德皆统于中和,故四教亦统于《易》、《春秋》。[2]P66《易》与《春秋》是更高层次的儒学思想,对儒学思想的研习是一个由外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儒学教育的特点正是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研习中得以形成的,儒家的教育是由感性教育,到理性教育的一种自然生成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儒学的教育也正是人的基本认识规律的体现:对问题的感性认识,激发人对问题的追问,通过对问题的追寻,达到对理性的认同,形成对儒家思想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个体思想和个性养成的过程,是脱离感性到达理性判断的过程。儒学的教育是一种过程教育,也是一种性格养成教育,是个体判断能力培养的过程。儒学的教育是一种自省教育,是由兴起到礼、仁立的内心自省的过程。

儒学的教育方式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三、儒学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儒学作为中国的文化核心,其经典的传播与普及是成功的,马克思主义是对以往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发展,从以往文明成果中寻找智慧以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问题,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宗旨的。虽然儒学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但儒学经典的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是多方位的。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原因就在于儒家的社会角色是全方位的。社会角色的认同与广泛传播儒学,正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传播具有全面性,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

(一)儒学经典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1 回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建立,用以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本质是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一是要正确对待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即以文体形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二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文本生成和时代特点进行理论研究,本质地呈现马克思主义内在的思想逻辑体系。两种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整体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对文本的解读就是要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体系,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传播中,一定要维护理论的经典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通俗化只是表现在表述文字的易读性和易接受性,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定义和重新修改。经典之所以称谓经典就在于其高度的概括性和高度的普适性,在马克思主义的普及过程中必须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与权威性,这是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要打破现有的分科界限,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各个领域,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就要扩展现有的理论视野,以整体的方式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现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分割式的解读方式,是一种不科学的解读方式,甚至是一种误读,对其内在逻辑的分析也就不科学,所得结论也就更加慎重。

马克思主义经典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基本立足点,是为我们当前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理论指导。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发展,不断调整理论涵盖内容,适应新时代特点,具有时代特色的不断发展丰富的理论体系。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实践中,才能保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真正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才是社会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经典化,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延续性和科学性的实际需要。

2 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权威体系

儒学的发展与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政治权威权的支持,获得了在封建社会独特的社会地位,才得以大规模的普及与传播,儒家文化才得以发展,才得以持续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代表。政治权威传播有一定的优势促进文化的发展,但也有很多不足不利于文化自身的发展与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主要是马克思主义者以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得以传播,成立新中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内容,政治权威传播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政治权威对思想体系的传播具有优势,政治权威借助行政力量形成合力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涵盖到社会的各个阶层,降低传播的成本,提高传播的效率。政治权威为主体的传播形式,可以吸引时代精英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体系的研究兴趣,加快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快速普及到人民的各个领域,加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接受与研究的兴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政治权威传播理论性强,往往与制度相结合,传播强度大,可信度高,传播渠道畅通,政治权威传播有资金支持,传播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对理论与时代把握优势明显。政治权威传播稳定性强,传播载体多样化,提高传播效果。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以政治权威传播为主体,拓宽传播渠道,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3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教育方式

儒学的传播是教育的结果,儒家的教育注重整体性,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是儒学得以发扬的重要方式。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极具启示作用。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校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教育为主体,加强现行教育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学校教育要结合学生的时代特征,结合学生各个发展时期的思想特点,给予不同的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教育。加强对学生人生理想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独立人格的时代新人,理想教育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要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头脑。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实践的形式不但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体验,而且也可以增强理论教育的效果。

对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够以严密的理论体系作为整体来传播,理论体系高度抽象,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必须经过长时间过专门的学习训练才能把握。理论体系的抽象性不利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具体化、生动化。要马克思主义走出课堂,走出党的各种规章制度、方针政策,真正具体化,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简化成儿歌、童谣,不但朗朗上口,还能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引发读者的思考。

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经验,拓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初期的传播是广大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利用工会组织以夜校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战士,成为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的中坚力量。现在工会组织遍及全国,涵盖各个行业,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较完整的组织宣传方式。

加强文化产业对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力度。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现在,人们生产节奏比较快,对文化的消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党和政府应抓住机遇办好报纸、电视等宣传手段,结合本地区人民的消费特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文化产业的消费特点就是要在文化的内质中隐性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接受起来更容易,和消费人群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群体一旦接受,持续性就会加强,实践效果比较明显,耳濡目染的教育方式直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能自觉的抵制各种西方不良文化倾向的影响。

极积开展网络宣传专题网站。网络宣传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网络宣传能吸引大量相关人员的参与,由于网络覆盖范围广,以虚拟社区的形式组织起来,彼此间互不认识,社区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进入社区往往是兴趣使然,以讨论的形式,能引起社区内人员的热情,也容易形成合力,针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的参与,是广泛参与讨论且运行费用比较低的宣传方式。网络社区的讨论形式是上通下达的好形式,参与者的身份的隐蔽性,也容易发表真实的言论,能给政府的决策提供较为真实的信息,能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真实意见。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其中,隐性的教育,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是马克思主义传播新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阵地。利用好网络平台的宣传可以大大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 加强思想体系交融丰富马克思主义

儒学的三次较大发展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是儒学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对外来佛教文化相融合的发展结果,是儒学与不同思想体系相交融的结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具有启示作用。

首先要建立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体的主流价值观,思想体系的发展必然与不同文化体系相碰撞,尤其是现在通信技术的发展压缩人的生存空间与时间,全球成为一个地球村,文化的交流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和速度进行,对文化体系的自身封闭,是对文化体系发展的伤害,也是对自身文化体系不信仰的一种外在表现。儒学的发展也说明对不同思想体系的交流与融合不但不会阻碍自身文化的发展,相反有助于自身文化的繁荣。

对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不是放任自流,是以自身的主体文化为基础,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文化体系,对不同的文化体系进行消解。以是否有助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发展为标准,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吸收与继承,以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发展性。

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建立是继承不同历史文化成果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就是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和德国传统哲学建立起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也与英国传统经济学有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建立也是继承包括英国、法国等不同特点的社会主义思潮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事实说明,不同文化的交融,为自身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持久漫长的过程,伴随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定得到更广阔的继承和发扬。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李兆祥·20世纪儒学研究大学21卷·儒家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0.

猜你喜欢

大众化儒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儒学交流在路上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儒学之本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