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住底线,才谈得上建设”

2014-02-20

南方周末 2014-02-20
关键词:巢湖跨省流域

◤近三年来,安徽共发生了11起危险废物非法跨省倾倒污染事件。其核心问题都是企业管理不善,使污染物流入到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手里。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接触到让我左右为难的新增建设项目,也没有任何领导给我施加压力或打招呼。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

发自安徽合肥

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中部省份,安徽的环境问题似乎并不像江浙那些“富邻居”那么引人注目。不过,作为安徽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揪心的事情依然很多。除了空气、水,新安江的跨界“对赌”、跨省倾毒层出不穷、巢湖被国家点名批评,都让缪感到压力很大。

“工作上不敢有丝毫马虎。”他最担心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一旦再发生省会城市水污染事件,我们可能就抓瞎了”。

新安江生态补偿,已兑现

南方周末:我们知道安徽和浙江就跨界的新安江水质,“对赌”一亿元。现在谁赢了?

缪学刚:这不是对赌。这是在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牵头下,建立的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跨省补偿试点。试点自2012年启动,目前已实施两年多了,补偿资金每年5亿元。

南方周末:这5亿元是怎么安排的?

缪学刚:其中中央财政出资3亿元,安徽、浙江两省各出资1亿元。当安徽提供水质优于或达到考核标准时,由浙江对安徽补偿1亿元;劣于考核标准时,由安徽对浙江补偿1亿元。但不论上述何种情况,中央财政资金全部拨付给安徽省。近年来,安徽境内已经连续两年检测合格。当然,浙江也兑现了补偿。

南方周末:这是外界很关注的生态补偿案例,当初两省确定的时候,有过哪些争执吗?

缪学刚:当初两省在确定试点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对水质考核办法的确定有过不同意见,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南方周末: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呼吁很多年了,你觉得新安江能提供哪些经验?

缪学刚:这一试点,为全国同类型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示范,为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开拓了新的路径。

由于是试点,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补偿资金是建立在国家指令性指标的基础上,未能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未建立这些成本及价值的核算体系,生态受益者与保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尚未有效体现。

跨省倾废,庆幸没倒入河湖

南方周末:安徽近年发生过不少外地企业污染安徽的案例,也就是跨省污染,有没有统计这一数据?

缪学刚:据统计,近三年来共发生了11起危险废物非法跨省倾倒污染事件。其核心问题都是企业管理不善,使污染物流入到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手里,而这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蝇头小利,不经任何处理而随意倾倒。我们和当地政府联合公安部门查处了26名涉案人员。

南方周末:这些案例都有什么特点?

缪学刚:主要是固体废物,其中有危险废物。这些固废对自然界危害很大,庆幸的是还没有发生把危废倾倒进河湖的事件,通常是拉到农村较为偏僻的地方,如采石场矿坑,趁人不注意倒掉。据我所知,这种跨省污染事件在全国其他省份也有发生。

南方周末:有没有印象较深的案例?

缪学刚:记得一年多前,有一家企业申报说有危废要运到上海,还出具了盖有假的安徽省环保厅公章的批准函件,但被上海工作人员在核查过程中发现,被依法查处和严惩。

南方周末:发生这类事件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缪学刚:还是利益驱使。产生废物的企业依法应无害化处理废物,也需要支出成本,但有的企业不愿意这样做,以为廉价交给任何人就跟自己没有关系了,而非法接受危险废物的公司或个人并没有资质和能力,也不愿意进行无害化处置,只能草率丢弃,危害很大。

巢湖治理慢,根子在资金

南方周末:巢湖流域也是安徽的环保重点,2012年巢湖考核未通过国家验收。原因在哪里?

缪学刚:主要原因是治污项目进展慢,根子还是资金紧张。2013年,我们通过各种措施,已经取得了成效。

南方周末:早前有报告说巢湖存在蓝藻爆发等环境风险,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担心?

缪学刚:蓝藻自古以来就有,巢湖水体富营养化会使蓝藻偏多,甚至爆发而恶化水质。巢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未根本改观前,蓝藻爆发的可能性一直是存在的。经长期治理,巢湖已多年未出现蓝藻爆发,经环保部检测后确认,2013年是巢湖多年以来蓝藻爆发隐患最小的一年,但我们万不可掉以轻心。

南方周末:现在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难点在哪里?

缪学刚: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是截污治污,难点是农村。据分析,巢湖流域水污染来源一半是农村,即农村面源污染,这个比较难治理。对比来说,城市人口集中,污水靠市政管网收集,而农村污水点多分散,面积大,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等,所以治理难度很大。

南方周末:农村的污染源能截住吗?

缪学刚:截不住也要截,必须竭尽全力地截。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农村也开始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开始普及垃圾收集处理,开展规范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测土配方施肥等,这都属于截污治污。但不可能用管网把所有的农村联通起来,对于暂时没有办法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农村区域,可以规划建设人工小湿地等微处理设施。对农村的污染治理而言,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不仅巢湖流域如此,全国的情况也基本是这样。

达标排放就是环保底线

南方周末:当环保厅长四年多来,你感觉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缪学刚:担心发生突发性环境公共事件。比如,某个城镇因水源污染造成大面积停水。这不仅对环保部门是棘手的,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而言也是巨大挑战。我们经常讲,环保工作头一号任务就是保护水源地不受污染。虽然没有出过大事,但小事出过,警钟长鸣,心时刻悬着。

南方周末:现在新增建设项目也经常会引发公共事件,环保部门如何把关?

缪学刚: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新增建设项目,我们会按规定履行审批指责。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新增建设项目,哪怕搞再好的环保措施也过不了环保审批这一关。到目前为止,我没有接触到让我左右为难的新增建设项目,也没有任何领导给我施加压力或打招呼,让我对可能违规违法的项目开绿灯。

南方周末:“环保底线”用词最近多了起来,你怎么理解这一提法?

缪学刚:环保底线是环境保护的底线,需要社会所有成员守住的底线,也就是达标排放的底线。在我看来,环保部门不可能包揽一切,项目企业只能按法律法规达标排放,否则就要接受处罚。

达标排放是什么意思?达标排放就是没有超标排放污染的事情和活动,事实上,没有污染的企业,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也不可能存在没有任何污染的企业项目和人类活动。有污染怎么办?只要按相关标准排放,也就是达标排放污染就是合法的,超标就违法,当然随着国家进步,排污的标准会越来越高。

我们只管守住这个底线,才谈得上生态建设。如果这个底线被突破了,美丽中国、生态安徽就根本不谈了,触了这底线就是犯法,再严重就是犯罪。

猜你喜欢

巢湖跨省流域
区域联动护流域
京津携手推出国家级经开区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巢湖 外一首
巢湖,我的母亲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巢湖市基督教发展历程
人社部开通跨省就医查询系统
跨省医保山东实现跨省医保直接结算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