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2014-02-20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221300
朱 宏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221300
术后切口疼痛、宫缩疼痛是产妇剖宫产术后常见的不适主诉,疼痛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抑制泌乳素分泌[1]和免疫功能[2]等,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和术后康复,已是现代舒适医疗关注的重点。由于手术后疼痛机制复杂,参与递质、传导途径众多,单一给予镇痛药物效果不佳[3]。因此,采取不同镇痛药物和不同镇痛方法是临床镇痛的主要方法。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静脉泵入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4],但用药量过多易产生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笔者探讨少量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为产科镇痛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月8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ASAⅠ~Ⅱ级,均为单胎足月妊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初次剖宫产32例,再次剖宫产8例,年龄21~31岁,平均年龄(26.17±5.74)岁,体重64~80kg,平均(72.36±8.51)kg,身高151~172cm,平均(159.84±11.63)cm,孕周36~39周,平均(37.46±1.49)周,手术时间38~56min,平均(45.38±10.72)min;对照组初次剖宫产30例,再次剖宫产10例,年龄19~32岁,平均年龄(25.94±6.24)岁,体重62~78kg,平均(71.88±9.28)kg,身高154~169cm,平均(158.37±10.73)cm,孕周36~40周,平均(37.69±1.81)周,手术时间36~54min,平均(45.23±9.85)min。排除标准:(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2)凝血功能异常;(3)药物过敏史;(4)精神病病史、心理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病病史和阿片类药物成瘾史。两组患者的产次、年龄、体重、身高、孕周、手术时间、排除标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实施本次观察。
1.2 方法 术前禁食8h、禁饮6h,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输注晶体液300ml,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鼻导管1L/min吸氧,左侧卧位下行L3~4椎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腰麻针缓慢注入0.5%罗哌卡因1.2~1.5ml,置入硬膜外导管,控制麻醉平面在T6以下,若腰麻平面达不到,硬膜外腔注入1.5%利多卡因5~8ml。对照组在胎儿取出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ml,接镇痛泵静脉镇痛(地佐辛10mg+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16mg);观察组在胎儿取出后,硬膜外腔注射地佐辛1.5mg(生理盐水稀释至8ml),接静脉镇痛泵(地佐辛8.5mg+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16mg)。两组术后均是静脉自控镇痛,总量100ml,负荷量2ml,背景输注量2ml/h,单次追加量1ml,锁定时间15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首次按压给药时间、24h镇痛药用量,记录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视觉模拟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VAS评分为0~10分,0分:完全无痛;10分:疼痛难以忍受。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眩晕、嗜睡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首次按压给药时间和术后24h镇痛药用量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按压给药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镇痛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首次按压时间和术后24h镇痛药用量比较(±s)
表1 两组首次按压时间和术后24h镇痛药用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术后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s,分)
表2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眩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伤害刺激后的一种急性反应,以术后24h最为强烈,剖宫产术后疼痛较为剧烈[5]。及时减轻术后疼痛可促进产妇身心健康和术后康复,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诱导催乳素分泌,保证母乳喂养。目前认为,术后疼痛的机制复杂,涉及中枢和外周的机制[6],单一模式的镇痛尚不能满足理想的镇痛效果,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法,阻断疼痛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时相和靶位,降低外周和中枢的疼痛敏感化,才能达到最佳镇痛效果。
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众多,药物配伍较多,其中阿片类药物是主要的静脉镇痛药物,最为常用的是芬太尼,通过作用于阿片受体产生镇痛作用,由于芬太尼完全激动μ受体,易产生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地佐辛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静脉注射2min起效,15min产生明显的镇痛效果,作用时长达4h,主要激动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但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呼吸抑制作用弱,安全性和耐受性高[7]。本文对照组采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静脉镇痛,可产生明显的术后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与文献[8]报道一致。硬膜外腔神经根具有丰富的阿片受体,已有资料表明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9]具有拮抗中枢疼痛敏感化的形成,提示硬膜外腔注射阿片类药物可产生镇痛作用。谈大海[10]等在硬膜外腔注射1mg地佐辛即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少,与本文结果相似。本文观察组硬膜外腔注射1.5mg地佐辛,术后首次按压给药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术后24h镇痛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硬膜外腔给予地佐辛结合静脉镇痛产生的效果优于单一静脉模式,可能与地佐辛的硬膜外镇痛有关[1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硬膜外腔给予地佐辛并不增加地佐辛复合芬太尼镇痛的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术后镇痛。
综上所述,地佐辛硬膜外结合静脉给药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一静脉途径,且不增加镇痛的不良反应。然而,有关较为理想的术后镇痛药物和给药方式仍缺乏统一标准,笔者相信,随着背根神经节功能研究、分子生物学发展和疼痛机制的进一步阐明,理想的术后镇痛必将成为临床治疗疼痛的重要手段。
[1] 李波云,张建峰.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3):396.
[2] 郑剑秋,冯继峰.镇痛分娩对母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3,19(23):4230-4232.
[3] 温来友,吴震,黄玉琴,等.不同给药途径对超前镇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32):3435-3437.
[4] 秦忠芳.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比较〔J〕.现代医学,2012,40(2):222-224.
[5] 项雪琴.吗啡复合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100例〔J〕.中国药业,2013,22(11):147-149.
[6] 辜晓岚,徐建国.超前镇痛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1):98-103.
[7] 关少红.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J〕.江苏医药,2013,39(16):1957-1958.
[8] 张彩举,杨帆,李之明.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3):172-173.
[9] 王国强.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4):57-58.
[10] 谈大海,李克华.地佐辛和吗啡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21-22.
[11] 张英.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业,2012,21(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