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局长丢车记:“丢”了公务车,又丢自行车

2014-02-19王鹏

决策探索 2014年1期
关键词:捷安特叶青叶氏

王鹏

叶青,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国公车制度改革的践行者——一个放弃公车特权的厅官。不久前,他坚持了10年的“叶氏车改”终于有了结果:国家即将进行一场“更彻底的公车改革……”

这本来是一出喜剧。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坚持了10年的“叶氏车改”终于有了喜讯:国家即将进行一场“更彻底的公车改革”。

2013年年底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布,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这意味着:在未来,中国有更多的官员将不再享受公车特权。

作为中国公车制度改革的践行者——一个放弃公车特权的厅官,叶青本来应老怀欣慰。然而《条例》公布的几天后,他上班用的自行车被偷——半个月丢了两次……

于是,这个故事变成了黑色幽默,读起来令人五味杂陈。

上任第一天,叶局长就“丢”了公务车

叶青局长的车丢了。

他那辆价值500块钱的灰色折叠自行车,在地铁口一颗大树旁神奇地消失了。

他的运气真差。上一次,同一位置,他的另一辆崭新的捷安特自行车刚被人偷过——半个月里,他丢了两辆自行车。

这一次,叶青反而更心疼。叶青将这一次的改革称为“最彻底的车改”。它也意味着,未来更多厅局级官员将不再享受公车特权。他们需要像普通上班族一样,自行解决上下班问题。2008年,他提出官员出行的“3510”——3公里内步行,5公里内骑自行车,10公里开车——这辆银灰色折叠自行车,跟着他去了北京、上了全国“两会”,跟着他一起进行了一场推销公车改革的“行为艺术”。

在这个官员都想有专车的年代,叶青却是个愿意骑着自行车上班的厅官。当官的第一天,他就“丢”掉了公务车,炒掉了司机,独创了“叶氏车改”。同僚私下说:这真是个怪人。

叶青是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在大学教书的时候,他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公车改革”。

那时候中国的公车浪费现象开始暴露,大庆市拉开了中国第一次公车改革的大幕。大庆市纪委总结出了公车浪费的“3个1/3”:领导公用1/3,领导私用1/3,司机私用1/3。

那一次的改革遭遇了官员们的阻力,大庆的试验最终退回到改革之前。当时还是大学老师的叶青放下狠话:“如果哪天我做了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动公车改革。”

叶青后来真当了官,也真向领导要求“进行一个人的公车改革”。他提出:“自开私车”“单位每月补助500元(后来因为油价上涨,涨到1200元)”……

从大学到官场,为官10年还是改不掉细声细语、慢条斯理,叶青这人身上的“学究气”挥散不去。最“学究”的时候,他竟让老婆在家里跟着他践行起刚刚传入国内的“AA制”。他学者似地总结那次试验:“结果,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人们都说:这人哪里像官?

官场人叫他叶局长,媒体人却叫他“叶车改”。人家做“权官”,他却非要做“言官”。为官10年,他总想着去推动改变,副局长的位置一坐也是10年。

女观众为“叶氏车改”做出了结论:“我不相信!”

叶青知道,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厅局级干部丢自行车的事情就将不再是“新闻”。2013年11月25日那天,“叶氏车改”10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叶青在广播里听到消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掀起新一轮公车改革的序幕:“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

叶青将这一次的改革称为“最彻底的车改”。它也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厅局级官员将不再享受公车特权,需要像普通上班族一样,自行解决上下班问题 。

刚刚高兴了三天,最早放弃公车特权的叶青就最早享受到了“普通国民待遇”。在地铁口,他的那辆蓝色捷安特自行车丢了。

别人丢车郁闷,叶青却不生气。他的“学究气”上来,竟开始呼吁“地铁口设免费存车系统”。他说,官员回归到普通人才能发现新问题。

第一辆自行车丢了不久后,叶青被请到了北京。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节目邀他参与一场关于公车改革的辩论。全国“两会”期间,这个节目组也曾通知叶青进京参与车改节目的录制,但那时候,节目组很快又告知他“录制取消”。

憋了几个月的录制一开始就剑拔弩张。一位白发苍苍的原厅级领导最先发难:最重要的不是公车改革,而是“怎么给政府公务员创造好的工作条件”。

在叶青看来,老领导的逻辑好像是:一辈子作这么大的贡献,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算得了什么……

叶青也知道官场同僚暗地说他是个另类,他照样开私家车、骑自行车、坐地铁,去讲座、去开会、去上班……他也开着自己的车带着科长、处长们下乡。

接待的县委书记也都不相信:“不可能,怎么有这样的干部。”

老百姓也觉得他作秀。《一虎一席谈》现场的一段争论最终没能播出。现场,一位女观众跟叶青吵了起来。叶青说:“我的妻子、小孩,没坐过一次公车。”女观众发出挑战:“不用公车,一定用公款加油。”叶青解释:“只有一个月1200块钱的补助。”女观众干脆为“叶氏车改”盖棺定论:“我不相信!”

叶青没少遇到这样的“不相信”。有一次他去一所大学讲课,一个男学生在课后激动地冲上台,连珠炮式地痛诉官场,想要让叶青接过他射向贪腐的子弹。

叶青倒不在乎:“因为大家对官员很痛恨,所以出现我这样一个另类的,他就不相信,认为你这是作秀。所以,我就做了10年的‘秀,让大家相信。”

有一次在北京,他吃完饭出门散步,刚好路过一个豪华会所。一位老先生认出“叶车改”,跑过来跟他说:“你要是说你在里面吃饭,我们永远不相信你。”

凤凰卫视的节目播出后,叶青的一位70多岁的师长给他打来电话。“他看了《一虎一席谈》节目很心痛。问那几个官员为什么一直责备我,一直不相信我……”

“叶局长又丢车了”——消息同样也在统计局传开

凤凰卫视节目播出的那天,叶局长两次丢车的事儿上了新闻。从武汉到上海,报纸成了“叶青日”。

微博上“转起来,帮‘叶车改找车”成了热门话题。媒体人拿他打趣:“好官难做,不去同流合污,贼都不放过你。”也有人写评论调侃:《为叶青副局长的自行车被偷叫好》。叶青听了笑:“真没良心。”

卖车的要送车给他,卖锁的要送锁给他;记者来访不断,警方则打电话来“求饶”……——对叶局长来说,这可真是个新烦恼。

“叶局长又丢车了”——消息同样也在统计局传开。那一天在食堂里,一个科级干部拿叶青开涮:“叶局长,我丢了7辆自行车,怎么就是没人理?”

叶青一直不想让别人把他当作“官”。不过,在第一次丢车的时候,他还是享受了厅局级干部的“待遇”。那一次,武汉警方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他遗失的捷安特自行车送回了家里。人们开始联想,此前一个日本环球骑行者在武汉丢了自行车,警方3天“完璧归赵”。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叶青开始对他的“爱车”增强安保措施。他选了内有铁链的大锁——他用过的最大的一个。他还换上了骑了六七年的旧车——那辆捷安特自行车不敢再骑。开玩笑的时候,他甚至想过要不要贴张纸,提醒小偷——“这是叶青的车”。

12月13日,去党校学习前,他把车停在地铁口,锁在大树上。“没有铁圈,就找树了。”他炫耀似地拍了照片,发了微博,“学究”似地想着继续为公车改革“营销”……

他这个“言官”怎么能放弃任何机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出台后,他开始关注“公馆”(政府的豪华招待所)改革,关注“官邸制”,也没忘继续关注更多遏制官员浪费的细则——毕竟这时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再次丢车的那一天,叶局长还是大意了。还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4个小时后,他走出地铁,发现连那条价值58块钱的车锁,也一起消失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捷安特叶青叶氏
捷安特
含能材料热安全性研究进展
A New Leaf Litter Toad of Leptobrachella Smith,1925 (Anura,Megophry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 with Supplementary Description of L.oshanensis
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鸣鹤叶氏诗人与白湖诗社
捷安特、LIV推出多款骑行鞋产品
捷安特2019款产品全新启航
捷安特2017新品汇总
毫米波副载波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
做人要逗,才华要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