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碌乡人工林抚育工作探讨
2014-02-19黄仕德唐香明
黄仕德 唐香明
摘 要:文章通过对雨碌乡人工林的现状、存在问题、开展人工林抚育的条件和存在困难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开展人工林抚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雨碌乡;人工林抚育;探讨
1 自然概况
雨碌乡位于会泽县城东南部,介于东经103°28′-103°42′50″、北伟103°28′-103°42′50″之间,东连大井镇和宣威市,西邻新街乡,南接鲁纳乡和待补镇,北与者海镇毗连,东西最大横距16km,南北最大纵距22.5km。属亚温带气候,年均气温12.7℃。全乡国土面积239km2,有林业用地167.6km2、其中,有林地96.7km2、疏林地186.7hm2、灌木林地8.8km2、未成林造林地9.93km2、宜林地50.3km2。有活立木蓄积340120m3,其中有乔木林面积14.49万亩、活立木蓄积333810m3。其中有乔木林面积96.6km2、活立木蓄积333710m3。在乔木林中:有天然林35.9km2、活立木蓄积178390m3;有人工林60.7km2、活立木蓄积155320m3。森林覆盖率40.5%,林木绿化率44.3%。
2 人工林现状
由于受资金等因素影响,把华山松和云南松作为主要造林树种,成林后林分树种结构非常单一;因考虑立地条件差等因素,为保证成活率,不仅按1m×1m的株行距进行造林,而且普遍存在一塘多株的情况,成林后密度过大;由于林业本身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群众追求眼前利益心切,经营管理意识极差,除部分地块群众用柴进行修枝扫脚外,大面积林木从未进行过抚育,抚育管理极为滞后。目前,除部分地块立地条件较差外,林分林木密度过大、树种单一、群众经营意识极差、抚育管理滞后是雨碌乡大面积人工林的主要成因,导致大面积林木生长不良、自然枯死率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年下降,经济林木挂果迟、品质差,林地生产力极低。这种“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严重制约着雨碌乡林业的发展,成为是林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据初步调查,在全乡人工林86.6km2中:中幼龄林66.7km2,占77%;低效林40.9km2,占47.2%;华山松纯林27.5km2,占31.8%;云南松纯林8.5km2,占9.9%。
3 开展人工林抚育的条件和预期目标
国家西部开发林业生态项目的启动,对雨碌乡林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乡党委政府对林业的重视和具体领导;林业站有一支懂技术、业务强的技术骨干队伍;村级组织及村民多年参与发展林业的实践经验;随着中央、省、市、县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优化林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逐步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快推进人工林抚育工作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具备开展人工林抚育的良好条件。
开展人工林抚育可大大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林地生产力,对改变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林业提质增效,实现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意义重大,可提高森林防护效能及抗灾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缓解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压力。
4 开展人工林抚育面临的主要困难
4.1 面积大、任务重
雨碌乡人工林面积占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总面积的38%,急需抚育郁闭度0.8以上的人工林面积70km2,且分布于全乡各个山头地块的每个角落,抚育面积广,抚育投资大,资金筹措、技术指导、组织监督存在很大困难。
4.2 自然条件差、技术力量不足
雨碌乡集深山区、石山区、冷凉地区和干热河谷地区于一体,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涉及农户多,因而培训、指导、监督和施工作业困难较大。
4.3 村民观念簿弱、积极性不高
受林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影响,村民普遍缺乏生态农业的思想,长期以来“种粮糊口,打工挣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较突出,参与人工林抚育的积极性不高,给人工林抚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5 对策和建议
5.1 调查摸底
深入调查,彻底查清人工林的分布、面积、成因、存在问题和困难等情况,为抚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才能有力推进人工林抚育工作,确保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
5.2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人工林抚育政策性强、投资大、任务重,涉及的农户多、群众组织工作难度大,应成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组织协调、林业站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确保单位(部门)间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人员到位、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任务落实,群策群力才能有效组织劳动力量参与到人工林抚育工作中来。
5.3 广泛宣传,积极引导
广大村民是抚育的实施和投入主体,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是抚育工作顺利与否的关键,在做好向外宣传的同时,应高度重视针对村民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应采取强有力的宣传措施,深入宣传开展人工林抚育的重要性、可行性、抚育措施、扶持政策和技术要求等,努力提高群众参与人工林抚育的积极性。
5.4 强化培训,提高抚育水平
人工林抚育涉及抚育方式、采伐方式、安全措施等诸多方面的事项,劳动量大,涉及群众广泛,应加强技术指导、管理监督和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明白抚育内容、方式,掌握抚育程序、技术要领、抚育标准和安全生产知识,全面提高抚育水平,才能达到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抚育工作。
5.5 突出重点讲究方法
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在交通便利,人员活动频繁地段建立试点示范抚育样板,突出抓好群众积极性较好和急需抚育的重点部位,让抚育工作早出成效,用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推得开的成功经验去带动面上抚育,增强干部群众参与抚育的信心。
5.6 从严管理规范实施
对每个设计抚育地块,应明确监督指导责任到人,作业前进行现场示范并跟班作业,严格按批准的施工作业设计和相关技术规程进行实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安全施工、有效提高抚育质量。
5.7 勇于探索、努力筹资筹劳
雨碌乡贫困面大、外出人口多,在积极争取上级抚育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应把人工林抚育与林产业发展、林业重点项目、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力求项目整合、资源共享,对目标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有效整合,实现项目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加抚育工作,竭力组织群众投工投劳。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激励社会力量参与人工林抚育,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抚育、全民受益”的良好氛围。
5.8 建立服务管理长效机制、有效巩固抚育成果
林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一次抚育措施并不能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探索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才是开展人工林抚育的最终目的。应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科学经营管理措施,形成长期的服务管理机制,引导群众科学经营管理,提高林业标准化、集约化、高效化、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林业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孟春,罗京,庞凤艳.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主要营养元素时空变异[J].森林工程,2013,29(3):33-38.
[2]李焱龙,李凤日,贾炜玮.落叶松人工林整枝研究[J].森林工程,2011,27(2):1-4.
[3]张燕,佟达,宋魁彦.人工林班克松木材材质径向变异规律研究[J].森林工程,2011,27(6):30-32.
[4]佟达,宋魁彦,张燕.人工林胡桃楸木材纤维长度径向变异规律研究[J].森林工程,2012,28(4):5-8.
[5]余爱华,赵尘,张正雄.人工林采伐系统的生物质流分析[J].森林工程,2012,28(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