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根黄瓜

2014-02-19张俊昌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分草垛黄瓜

张俊昌

在一间低矮破旧、土墙草顶的农舍前,有一个草垛(duò),因是头年秋天留下的,草已用去不少,其形状如瘦了身的馒头。草垛下,坐着一个八岁的男孩,面朝着农舍——母亲交代他在家看门,时间是40年前一个初夏的农忙时节。

男孩的父亲是外地的铁木社职工,很少回来,对家里照顾不多。母亲带着五个孩子在家艰难度日。那是大集体时期,干活挣工分,凭工分分口粮,而当时只有母亲与大哥两人能出工,干一天农活每人顶多记10个工分,而10工分只值四角钱。因此,他家年年透支,粮食不够吃。男孩知道村子西边有个湖,叫花园湖,湖水清清,夏天湖里有荷花,开得很好看。可男孩并不知道,这湖是淮河下游的一个调节湖,涨水时它要替淮河分洪,湖水经常漫过堤岸,淹没农田和庄稼,村里人就要靠救济粮度荒,粮接不上,就得到外面讨饭。

母亲带着哥哥姐姐们拾麦穗去了。男孩记得母亲临走时叮嘱他不要乱跑,要看好家门,虽然穷家也没什么可看的。还记得母亲说:“人是一盘磨,睡倒就不饿。”这倒是真的,因为不能放开肚皮吃饭,少动或许食物就消化得慢些,饥饿也就来得慢些吧。但孩子都是好动的,男孩虽靠着草垛,却仰起头,睁大眼,好奇地望着天空。只见那云朵一会儿像一堆堆棉花,一会儿像一群群牛羊,他真的盼望它们就是棉花和牛羊,能从天上飘落下来,好做衣被,好做美餐。

不知望了多久,他睡着了,做了一个梦,竟梦见不久前随母亲外出讨饭的情景。母子俩由北向南,一路乞讨,最后来到南京郊区,在一条街上暂时分开。一户人家门口,40多岁的中年男子,穿皮鞋戴手表,还架着眼镜,正吃着白米饭。那人看了看拿着打狗棍的男孩,怜惜地问:“小朋友,你是哪里的?”“安徽的。”“你别讨饭了,留我家吧,保你天天有饭吃。”“不行,我得问问我娘。”男孩跑去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她将男孩紧紧地搂在怀里,流着眼泪说:“孩子,咱回家!”顿了顿,又说:“天不会老阴着,总会晴的。”男孩也哭了。近处,一阵“汪汪”的狗叫声把男孩惊醒,他的脸上还挂着泪水。

一天,男孩又和往常一样坐在草垛前,忽然发现他家的墙角处有一棵黄瓜秧子,上面开着一朵小黄花。又过了几天,男孩惊喜地看到瓜秧上的小花落去了,一个青灰色的小果实长了出来,男孩似乎看到了希望。从此,男孩每天坐在草垛前,不仅要看好家门,还要照看这小小的果实,给瓜秧浇水。有时会见他歪着脑袋对着那颗小小的果实自言自语,并时不时地用小手对它轻轻地扇风,想让它快快长大。哥哥姐姐都暗笑这个有点傻乎乎的小弟弟。黄瓜有手指头长了,青青嫩嫩的,十分诱人,也引来一只公鸡歪着头盯着那根细小的黄瓜,男孩猛地从草垛边蹿出来,愤怒地挥舞着双臂,吓得公鸡扑棱(lēnɡ)棱地飞跑了。为防止公鸡再来,男孩搬来一些石块把瓜秧围了起来,又在四周放满带刺的荆条。哥哥姐姐又暗暗地笑了。

男孩为何这般精心呵护瓜秧上的果实?是为了自己吗?最初可能是,或者说就是,但后来就不是了。是什么让男孩改变了初衷呢?

有天傍晚,忙活一天的母亲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哥哥姐姐哭喊着,把母亲抬到床上。男孩忽然觉得,他们的家轰然倒塌了,他拼命地摇晃着母亲,母亲没有反应。哥哥把熬好的面汤一勺一勺喂进母亲嘴里,母亲才慢慢睁开了眼睛,缓过气来——母亲是饿的!这在男孩心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由此,男孩回忆起每次做好饭,母亲都是让他们先吃,尤其怕男孩吃不饱,而她自己总是最后才吃,有时只能喝上点汤。男孩摇晃着母亲的衣襟问:“娘,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吃?”母亲就把头扭到一边说:“你们吃吧,娘不饿。”男孩又忆起外出讨饭时,讨来的饭菜,母亲总是把热点好点的给孩子们吃,冷的差的自己吃。男孩还忆起,有次外乡人讨饭来到家门前,母亲在布袋里摸了半天,抓了大大一把山芋干递给了人家。面对孩子们惊异的目光,母亲淡淡地说:“我们少吃一口,或许就能帮别人度过眼前的难关。”

男孩蜷缩在草垛下,像只听话的小狗,看护着他的家门和那根珍贵的小黄瓜。黄瓜在一天天长大,快要有两个手指长了。男孩的眼睛放着光,盯着那根黄瓜,饥饿时刻在刺激着他的胃,他不停地往肚子里咽着口水。

瓜秧上的果实有三个手指长了,能吃了。傍晚,母亲回来进屋做饭,只见男孩快速地拨开带刺的荆条,搬开石头,摘下那根黄瓜,紧紧地攥在手里,迎着夕阳的余晖,向母亲奔去。

母亲惊讶地把男孩搂在了怀里。男孩不敢看母亲那张消瘦的脸,急促地说:“娘,你吃吧!”母亲抖动着身体,哽咽着,热泪滚落在男孩的头上。男孩抱住母亲的身体,热切地说:“娘,你吃,你吃!”带着奶腔的纯真请求,使母亲无法拒绝。“好,我吃!”母亲说着接过黄瓜,咬了一大口,静静的茅屋里响起了清脆的咀嚼(jǔ jué)声。男孩顿觉一股清凉浸润喉间,直达心底。但很快,咀嚼声就停止了,母亲不忍咬第二口,因为她知道男孩对这根黄瓜的怜惜、呵护与守望,也知道她的孩子此时也饿着。母亲将剩下的大半截黄瓜硬塞给了男孩,颤着声音说:“乖,你也吃。甜!”

“天不会老阴着,总会晴的。”母亲的这一预言终于实现了。男孩的亲人和乡邻们早已吃穿不愁,日子过得红火透亮。后来,男孩走出乡村,开始了新的人生。如今男孩已步入中年,但他永远都不会淡忘关于这根黄瓜的记忆。

那个男孩,是我。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分草垛黄瓜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草垛当凳(大家拍世界)
挣工分的日子
摘黄瓜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稻草垛
俱乐部活动不应记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