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孔隙结构类型及其验证

2014-02-19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9期
关键词:毛管半径孔隙

高 超

山东科瑞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山东 东营 257067)

储层孔隙结构是评价储层微观渗流能力的基础,是油藏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参数[1-3],是描述储层特征、非均质、流动单元、剩余油分布等方面研究必备的资料[4-7]。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的葡萄花油层为例,根据压汞法测定毛管压力,基于SPSS软件建立描述储层孔隙结构的分类标准,同时评价各类型宏观参数与微观孔隙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样品来自于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下白垩统姚家组一段的葡萄花油层。研究区地层厚度约在32~60m。从岩心样品、岩屑样品及测井资料分析沉积环境为细粒三角洲,主要有利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席状砂、河口砂坝。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长石平均含量为38.2%、石英为31.2%、岩屑为18.7%。胶结类型以接触-孔隙式、孔隙-接触式和再生孔隙式为主。储层物性差,平均有效孔隙度为20.8%,空气渗透率为217.4×10-3μm2,属于中孔中低渗透储层。

1 SPSS软件简介

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3位研究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发,开创了SPSS微机系列产品的开发方向,极大地扩充了它的应用范围,并使其能很快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有影响力的期刊杂志纷纷对SPSS的自动统计绘图、数据的深入分析、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称赞,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之一[8-10]。

SPSS软件主要有4大特点:

1)能够完成多项统计分析,包括:建立数据库、资料编辑、统计分析、统计表制作和统计图绘制。常用到的有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尺度分析、概率统计分析、数理统计分析、正交试验等。使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2个模块进行了研究。

2)几乎能够完成所有的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方法、多元回归分析等。

3)界面为窗口式,与常用的Excel界面类似,因而简便易学,特别适用于非统计专业人员学习和使用,同时可以使用软件中自带的帮助窗口,学习和使用更加的方便。

4)直接可以调用 xls、txt、dat等格式的数据进行分析。

2 储层孔隙结构分类

2.1 分类方法

聚类分析是根据事件或样品本身的特性来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它的分析原则是同一类的个体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具有较大差异性[11]。聚类分析有样品聚类和变量聚类2类,运用SPS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模块将选取的参数进行聚类。其聚类步骤如下:

1)在所有样品中按照合理性、差异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参数齐全的样品进行选取。由于受到样品个数及参数类型的限制,选出数据类型完整的85个样品进行分析。在这些样品的参数中选取4个参数来划分储层孔隙结构类型。4个参数分别为中值压力、排驱压力、孔隙中值半径、半径均值。

2)将选取的4个参数进行整理并加载到SPSS软件的数据编辑器中,分别在数据变量编辑窗口下编辑各参数的名称、类型、精度(有效数字)等。

3)在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窗口中,选择聚类模块中的快速聚类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多次调换聚类的数目、聚类的方法来查看划分的结果是否合理。

2.2 分类标准

通过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和反复的调整聚类的数目,最终将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划分为4类。通过SPSS聚类分析获得了各类储层孔隙结构参数的凝聚点、分布范围(表1),其中凝聚点是以最小欧氏距离为基本原则计算的。

表1 各类储层孔隙结构参数的分布范围、凝聚点及所占比例

从表1和图1~图3可以看出:

图1 孔隙中值半径与半径均值的离散分布图

图2 孔隙中值半径与半径均值的离散分布图

1)I型储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较好,孔隙中值半径和半径均值均为最高,中值压力和排驱压力最低,渗流能力较强,属于最好的储层单元。此类储层孔隙结构在研究区中约占1/3。II型孔隙结构是在4个类型中分布最多的样品,占半数以上。该类型储层物性一般,渗流能力中等,是较好的储层单元。III型孔隙结构样品数较少,仅有9块,所占比例为10.6%。该类型储层物性较差,渗流能力较差,是较差的储层单元,如果采取压裂、酸化等开发手段还是较有利的储层。IV型孔隙结构样品数最少,储层物性最差,基本上没有渗流能力,是最差的储层单元,不具有开发价值。

图3 孔隙中值半径与半径均值的离散分布图

2)各类型的储层孔隙结构之间差异较明显,划分界限清晰。从整体上看从I型、II型、III型到IV型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各类型的分布比例有较大差异,其中II型分布最多,达到半数,III型和IV型的分布比例最少。

3 划分验证

用毛管压力曲线对储层孔隙微观结构类型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划分较合理。从图4可以看出,这4种类型呈现出4种不同的特征。

图4 不同类型孔隙结构类型毛管压力曲线

I型孔隙结构的毛细管压力曲线表现为中间平缓段最长,说明喉道分布集中、分选好、相对较均质,表现为粗歪度特征,最大进汞饱和度高,具有高孔、中高渗型的特征。该类型的进汞毛管压力值较低,主要位于 0.01~0.1MPa。

II型孔隙结构的毛细管压力曲线中间平缓段开始缩短,长度约为Ⅰ型的一半,最大进汞饱和度一般在70%~90%,为偏粗歪度;具有中孔、中低渗型的特征。该类型的进汞毛管压力值主要集中在0.1~1MPa。

III型和IV型孔隙结构的毛细管压力曲线几乎没有中间的平缓段,吼道分布不集中、分选差、非均质性强,最大进汞饱和度值低,孔渗值较低。相对III型的储层孔隙结构要优于IV型,但是对于油藏开发该类型还是存在较大难度。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运用SPSS软件划分储层孔隙结构类型比较可靠,可以指导油田开发。

4 结论

1)运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模块将研究区的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4个类型,从I型到IV型孔隙结构逐渐变差。

2)通过毛管压力曲线验证,各类型的储层孔隙结构之间差异较明显,划分界限清晰,可以指导油田生产。

[1]周丛丛,孙洪国,王晓冬.基于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的水驱采收率预测方法[J].特种油气藏,2009,16(6):61-63.

[2]杨玉卿,潘福熙,田洪,等.渤中25-1油田沙河街组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J].现代地质,2010,24(4):685-693.

[3]林玉保,张江,刘先贵,等.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2):215-219.

[4]陈杰,周改英,赵喜亮,等.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J].特种油气藏,2005,12(4):11-14.

[5]杨希濮,孙卫.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1,18(6):44-47.

[6]王瑞飞,陈明强,孙卫.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J].地球学报,2008,29(2):213-220.

[7]赵哲,罗明高.欧阳可悦,等.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下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 [J].特种油气藏,2011,18(5):41-44.

[8]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36.

[9]郝黎仁,樊元,郝哲欧,等.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18.

[10]张利田,卜庆杰,杨桂华,等.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71-173.

[11]高新波.模糊聚类分析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37-48.

猜你喜欢

毛管半径孔隙
圆柱式滴头内镶及外包对滴灌毛管水力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高阶煤煤岩毛管压力曲线新数学模型及关键参数
二氧化碳在高岭石孔隙中吸附的分子模拟
毛管入口流量估算方法与验证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Preparation of bimodal grain size 7075 aviation aluminum alloys and the ir corrosion properties
Φ55mm系列毛管工艺优化研究
一些图的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热采水平井加热半径计算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