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控安全监督的实践与创新

2014-02-19俞克东尤晓东巩继云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10期
关键词:监督作业人员

俞克东,尤晓东,巩继云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井下作业监督站 (陕西 延安 716000)

1 井控安全影响因素

1.1 井下作业队伍安全管理现状

1.1.1 市场化作业队伍数量持续上升

自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 (以下简称采油一厂)井下作业市场化以来,井下作业队伍从最初的43支扩充到目前109支,5年来平均每年增长30.7%。伴随着施工队伍的增长,作业人员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从市场化初期的640人增加到目前的1 507人,从业人数增加135%。而井下作业工程专业性较高,人才供应区域相对狭窄,管理和技术人员供需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势必有少数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进入到作业队伍中来,从而增加队伍管理难度,人为加大井下作业的安全风险系数。

1.1.2 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素质较低

市场化作业公司管理者大多数无从事石油行业的工作经历,对井下作业安全风险思想上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在井控安全相关标准、制度的执行上难免“打折”。对作业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技术人才、熟练工人“跳槽”现象严重,人员缺乏时,只能临时聘用社会人员,聘用人员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且未经过任何井下作业专业的系统培训,人员素质和操作技能无法满足井控安全相关要求。

1.1.3 作业现场管理不规范,井控安全问题突出

作业队干部在现场管理上存在 “重进度、轻安全”的思想,操作层员工对井控风险认识不足,安全和质量意识薄弱,导致作业现场井控安全问题突出。从现场监督检查结果来看,井控安全类问题数量占70%以上。具体表现在:作业现场无井控措施或井控措施不当,井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井控设备不配套或设备故障,起下管柱不正确,使用单闸板防喷器、不连接放喷管线,停工休息期间不按要求封井口,不严格执行坐岗观察制度,不能正确使用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正压呼吸器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1]。这些现象都给现场井控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2 工艺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采油一厂经过30年的不断开发,油水井总数逐年攀升,井筒状况日益恶化,维持油水井正常生产及措施挖潜增效的井下作业工作量也持续增加。从2008年市场化初期的3 600井次/年,增加到2012年的8 675井次/年,工作量增加2.4倍,增加了井控安全管理难度。同时,高油气比、以及“高压、高含硫、高危险生产区域(水源地、居民区、学校等)”生产井占一定比例,这些井的井控安全要求更高,稍有不慎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2]。

1.3 基层监督管理与井控安全要求有差距

井下作业市场化初期,作业区基层监督均是从采油各岗位临时指派的,未经过井下作业相关的系统培训,监督作用发挥有限,无法达到对作业队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管。同时,监督出勤率不能保证,监督到位率较低,无法达到“全过程无缝化”的井控安全监督要求。

2 建立监管体系,完善监督制度

2.1 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体系

由于井下作业区域比较分散,监督管理难度较大。为保证监督工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根据井下生产特点,建立“厂级-作业区级-井区级”的三级监督管理体系,配备各级专(兼)职监督人员,并聘用社会化专业监督公司作为监督力量的补充。明确“厂级重点督查、作业区全程监督、外聘专业监督”现场监督工作原则,划分各自的监督范围。大型措施井重点施工由厂级监督负责、关键工序监督由作业区级监督负责、一般维护性作业由井区级监督负责,并将井控安全及质量监督贯穿施工的整个过程。这样既实现全过程监督,又保证重点工序质量安全监督。

2.2 制定健全的井控安全监管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据厂《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3],以及 《长庆油田油田修井作业井控实施细则》、《长庆油田公司油田修井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等标准和文件,结合厂内井下作业生产特点,制定完善《第一采油厂井下作业监督管理规定》、《第一采油厂井下作业监督实施细则》、《第一采油厂各类井下作业监督考核办法》和《各类油水井井下作业质量处罚细则》,并根据现场监督实际,出台《井下作业现场监督指导意见》,使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更具操作性。通过不断完善监督体制,规范监督人员和监督公司井下作业监督工作考核,以及各类作业队伍业绩量化考核机制,使各监督单位(公司)、监督人员职责清楚,监督流程清晰,明白作业过程中井控安全和施工质量方面的监督要点、以及削减或控制现场的安全隐患,对井下作业监督的运行和现场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3 建立监督资料台账

在各类井控安全管理台账的基础上,又建立并完善各种监督资料台账。在现场监督方面,建立《监督日志》、《监督廵井记录》、《质量 (安全) 督查单》、《问题整改回执单》、《复工通知单》等;在现场监督资料方面,建立《井下作业监督日报》、《修井作业监督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统计表》等;在监督管理方面,建立《修井监督人员业绩考核表》、《作业区监督工作量化考核表》等。这些台账的建立,为监督人员现场职责履行提供方便,也为监督人员考核管理提供了依据。

2.4 强化监督培训,提高基层监督水平

针对基层监督人员井控安全和专业技术缺乏的情况,通过采取岗前集中培训、井控培训和井下作业监督培训、作业现场培训、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基层监督员的业务水平,为基层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岗前集中培训每年进行一次,每次培训基层监督人员100余人。聘请具有资质的专业监督担任培训教师,对基层监督进行井控专业理论培训,提高基层监督理论水平。

井控培训和井下作业监督培训每年进行一次,按照监督专职化要求,选派经验丰富的监督员至油田公司深造,进行井控培训和监督资格培训,解决监督资质的合法性。

作业现场培训每月进行一次,针对近期井控安全主要工作,开展井控专项培训,如井控演练程序培训、井控器材使用和管理培训、监督程序培训、现场标准化布置培训等,增强针对性和直观性,更利于基层监督对井控安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同时,编写《井下作业技术手册汇编》、《维护作业现场监督程序》等实用手册,与培训资料和井控案例分析一起下发给作业区,供基层监督人员学习提高。

3 发挥现场监督作用,保障作业过程受控

按照熟悉设计、掌握动态、任务安排、开工验收、过程监督、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处理处罚、信息反馈、总结归档的监督流程开展现场监督工作,落实监督职责,强化现场执行力,确保作业过程井控安全[4]。

3.1 严格落实开工验收制度,夯实井控安全基础

依据经过审批后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方案(井控设计)对照核查作业队的施工资质、人员证件、设备设施、防护器材、井控器材、井控资料台账配备等,结合现场风险辨识,加强作业前的井控安全检查,严格执行“五不”开工制度[5],即:作业队资质、人员持证不健全不开工,未签发“HSE三级开工许可证”或三级开工许可证不全不开工,作业队无“三项”设计或“三项”设计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不开工,井控、安防器材未按要求配备齐全或未校验不开工,井控安全防范措施准备不到位不开工。

3.2 采取多种监督方式,构建“无缝化”监督格局

3.2.1 作业区全程监督是主体

按照监督职责划分和属地管理要求,作业区是井下作业全程监督的主体。开工验收合格后,作业区监督就要向作业队进行作业设计交底,明确井控安全注意事项,并督促作业队逐项落实现场的各项井控安全措施,如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电量是否充足、正压呼吸器气压是否足够、井控设备及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放喷管线是否安装等。作业过程中实施跟班监督,如发现有重大质量及井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督促作业队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停止作业期间,现场监督必须督促作业队落实好各项井控安全防范措施,严格落实坐岗观察制度,确保停工期间平稳过渡。作业结束后,监督作业队做好井场内污染物包括生活垃圾的处置,杜绝污染物流出井场污染环境。

3.2.2 厂级巡查监督是促进

厂级巡查监督是落实阶段重点监督主题、掌握作业队伍现状、促进基层监督充分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按照“重点区域全面关注,重点井全程跟踪,重点问题及时处理,重点队伍全力帮扶”的巡查监督原则,针对前期作业现场突出问题,结合实际需要,每月确立一个督查主题,对井控安全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厂级监督要带着问题下现场,帮促作业队搞好井控演练、井控及安防器材保养工作,完善各项井控台账和资料,并督促作业队整改现场存在问题,纠正违章作业行为,促使作业队提高现场标准化执行力度,确保井控安全无事故。同时,现场对基层监督做好“传、帮、带”,解决疑难问题,促使基层监督进一步提高现场监督水平和责任意识,从“要我监督”向“我要监督”、“我会监督”转变,全力保障井下作业现场的安全平稳运行。

3.2.3 社会化专业监督是强化

考虑采油一厂厂内监督力量不足,以及井下作业尤其是措施、大修施工专业特点,聘请了社会化专业监督作为厂内监督力量的补充。这部分专业监督主要是对大型措施井、大修井等重点施工过程进行强化监督,弥补厂级监督力量不足、作业区监督水平有限的缺憾,为措施井、大修井的井控安全提供了强力保障。

3.2.4 数字化视频监督是补充

在全程监督、日常督查、专业监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采油一厂数字化平台和资源,由于特殊原因,例如雨、雪、塌方造成的道路不通等,导致监督无法到达现场的作业井进行网上视频监控,重点对作业人员劳保上岗情况、井控器材使用情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进行安全监控。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电话对现场作业负责人进行提醒和通报,并督促整改,减少了监督“盲区”和“死角”,将井控安全隐患减到最少。

3.3 通过“痕迹管理”,推动“销项整改”

现场监督是井控监管的最前端,其目的是确保作业过程安全、质量达标,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积极井控”的指导方针,而风险辨识、隐患查找是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基本方法。只有将各种安全风险和隐患查找出来,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加以消除,才能使井下作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得以稳固。作为现场监督,要从繁复的井下作业生产环节找出存在的风险和隐患,除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安全要求外,还要掌握基本的监督工作方法,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痕迹管理”和“销项整改”既是现场监督的工作方法,也是现场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

所谓“痕迹管理”就是现场监督依据作业井的各项设计、井下作业技术标准、生产现场安全规范等,将生产现场各个环节如队伍资质、人员持证、作业设备、井控安全防护设施、现场操作以及周围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安全隐患逐项查找出来,并在“监督日志”、“质量安全督查单”等台账上进行记录,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必要时要录取现场照片、录像等资料作为佐证资料。这样,每口作业井的每一项问题都会留下痕迹,为下一步问题处理提供依据。

而“销项整改”就是按照“谁查出问题、谁负责督促整改”的原则,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要求作业队进行彻底治理和整改。按照现场问题的“轻、重、缓、急”等分别采取现场边施工边整改、停止作业整改、限期整改、停工整顿并惩处等方式,促使作业队伍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按照要求“销项整改”,填写“问题整改回执单”,并经现场监督逐项确认,将现场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夯实了井控安全基础。

4 认识及建议

4.1 作业人员素质是影响井控安全的制约因素

目前,社会化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仍然是一项空白,而作业队伍 “爆发式”的增长,使作业人员尤其是技术员、熟练工的需求更加紧迫。供需矛盾突出,部分队伍甚至因专业技术人员严重流失,只能临时从社会上招人,作业队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为安全管理埋下隐患。建议在现有条件下控制作业队伍增长速度,资质审查时,必须要求作业队人员组成中有一定数量的技术工、熟练工;同时对现有队伍人员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维护队伍稳定,以降低操作层面的井控安全风险。

4.2 把好开工验收关是确保井控安全的基础

严格按照开工验收标准,现场核实作业队伍开工的各项条件是否具备,避免重大问题未整改合格就开工,增加了后期监管和整改难度,也为井控安全埋下隐患。

4.3 严格监督管理是实现井控安全的有力保障

市场化井下作业公司经营目的是追求利润,在井控设备配置、人员组成方面能省则省,造成安全管理基础不稳固。作业队管理人员及操作层员工对油田企业的安全文化认知程度低,自主管理意识较差,图省事、侥幸心理较重,井控设备、安防器材等常不能按照要求有效使用,甚至存在野蛮操作行为,这些均为井控安全埋下隐患。因此有效的现场监管是规范作业队作业行为、规避安全风险的必要手段。

4.4 转变监督职能是井控安全形势的迫切要求

井下作业监督是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既要具备专业技术指导的能力,又具有现场组织管理的职能。井下作业监督自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培养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在现场管理方面严格要求,在技术方面尽最大努力解决井下作业过程中的生产技术难题,逐步树立起监督在作业现场的威信。

井下作业监督的执法实践表明,单纯依靠行政处理和经济处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转变监督理念,按照合理合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具体问题。在监督手段上予以创新,在监督方式上予以改进,做到“执法与指导”、“监督与服务”、“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才能营造多方和谐共赢的井下作业市场,形成井控安全环境的长效监管机制。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中心.井下作业监督案例汇编[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石油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编写组.石油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3]王林.井下作业井控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4]吴奇.井下作业监督[M].2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指导委员会.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监督作业人员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夯实监督之基
作业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监督宜“补”不宜“比”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