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拌式弹性混凝土在杭州市中河立交拼接缝施工中的应用

2014-02-18周文敏陈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老桥杭州市沥青

周文敏 陈健

摘要:本文通过使用热拌式弹性混凝土对杭州市中河立交破损拼接缝的修补,详细介绍了新老桥拼接缝破损的成因,以及采用该弹性混凝土技术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最后对一年以后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纵向拼接缝;热拌式弹性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新老桥的纵向拼缝由于受新老桥沉降不均匀和荷载通过产生振动引起的挠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是桥梁设计和养护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杭州市中河立交上的拼缝也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一种材料,它既要能满足新老桥沉降不均匀带来的变化,又能满足车辆行驶引起的挠度变化,使得在拼缝处理后能保证拼缝处平顺连接。杭州市路桥有限公司,通过引进专利技术,拟用热拌式弹性混凝土工艺解决中河立交的拼缝损坏问题。

二、热拌式弹性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1、热拌式弹性混凝土

热拌式弹性沥青混凝土是由改性沥青材料和优质辉绿岩石料,并在190℃的温度下热拌而成。因此,具有较强的粘结力、弹性、热稳定性、它的力学特点:承受荷载和高频振动时显示弹性,而在低频持久力作用下则产生塑性。当车轮驶过时,桥梁振动是高频振动,弹性混凝土显示的弹性完全可以消除由纵缝两侧由于挠度不同带来的影响;缝的加宽消除了落差的突变,而新老桥的沉降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是缓慢的过程,弹性混凝土在这种缓慢变化过程中显示的塑性同样能适应这种变化;弹性混凝土与铺装层和梁板之间良好的粘结,有效防止了雨水下渗,可以克服雨水对桥梁的腐蚀影响。

2、工艺及材料的调整

新老桥由于沉降不均匀造成在纵缝处的高差。为了减小桥面处的高差突变影响交通安全,可适当增加缝的宽度,来减小纵缝宽范围的坡度,使纵缝处作到平顺过渡,增加桥面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度。具体做法是以纵缝的中心线为准,在两侧切割一条20cm左右的缝,把其间的铺装层凿除,如果拼缝处间隙较大就用橡胶条塞紧并加设支撑钢板,这樣,即使新老桥在拼缝处有5cm的高差,在40cm的范围内也完全可以做到平顺过渡,确保行车安全。

通过使用国外高品质的改性沥青连接材料,选用断级配玄武岩的骨料,改进施工工艺,采用油炉加热搅拌方式,温度稳定提高弹性混凝土混合料的均匀度和粘合力,来满足处理纵缝变形的要求。由于我们采用的处理方式是结构不连, 上部用热拌式弹性混凝土连接的方式,为了保证粘结的强度,我们主张热拌式弹性混凝土的厚度要有120mm,最少不得少于80—100mm,为了底部不渗漏,对底部要作防水和找平处理,在满足弹性混凝土厚度的前提下,下部用混凝土或快速早硬细石混凝土找平处理。

一般新老桥拼缝图

弹性沥青混凝土的 物理性能

承受荷载和高强振动时显示弹性;而在低频缓力作用下则产生塑性。

表1 弹性材料的技术指标如所示

表2弹性沥青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应符合的规定

表3弹性沥青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应符合的规定

三、热拌式弹性混凝土具体施工过程

热拌式弹性混凝土施工流程图(工序流水交叉施工)

施工步骤

2.1施工放样,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放样开槽,切开槽口至规定深度。

2.2拆除橡胶板或钢板,凿除槽口内沥青或砼。谨慎施工,勿使梁体受伤,影响结构。彻底清除槽内来杂异物,用火焰枪干燥,清洁槽口。

2.3在缝上安装支撑钢板。

2.4在槽口两侧表面粘贴防污胶带纸,在槽口两侧涂抹粘合剂。

2.5用油炉加热、搅拌弹性混凝土,控制温度不超过190℃。

2.6浇注弹性混凝土,并用压路机碾压3遍使之密实,表面抹平处理,撕除防污胶带纸,并适时保养后通车。

四 、结束语

通过对杭州市中河立交拼接缝,采用热拌式弹性混凝土施工的应用情况来看,用热拌式弹性混凝土施工拼接缝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有效施工方法。它具有施工简单、方便、保养时间短、施工质量好等优点。施工近一年以后对该处拼接缝进行再评价:表面无裂缝、无明显车辙、平整完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采用热拌式弹性混凝土对桥梁拼接缝进行施工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江六高速公路拼宽桥拼接缝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毕建军

2、《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第11期《桥梁拼接缝的施工技术》林志鹏

简介:周文敏(1977-),女,浙江杭州人,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专科,主要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简介:陈健(1984-),男,浙江杭州人,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专科,主要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猜你喜欢

老桥杭州市沥青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测试方法研究
老桥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乌鸦的警告
SBS改性沥青砼再生设计与路用性能评价
乌鸦的警告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节能低排放型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前景
古村老桥
跟踪导练(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