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整合

2014-02-18穆昌王均波胡庆芳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穆昌 王均波 胡庆芳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战略意义,分析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然后对当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就如何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给出制定规划的思路与对策,以实现城市稳定、和谐、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意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因此城市规划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经济、人口及资源环境能否实现可持续地发展。可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规划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根据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要创造性地解决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众多复杂的问题。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实现城市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考察讨论,反复论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

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依据,它能反映出城市的定位、城市的风格、城市的特色。规划是对一个城市区域的近期与远期产业结构、城市布局、市政设施发展的战略谋划,是对城市发展做的宏观思考。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案,它只是整个城市规划布局中的一个局部点,属于微观层面。城市规划对建设项目具有指导意义,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规,建设项目是在规划指导下的建设,它不能突破规划的范畴。可见,城市规划的起点和规划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建设。而具体的建设项目方案(包括建筑设计)的合理与否,只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点,一个局部的形象,不至于对整个城市发展造成关键性的影响,不会对城市总体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三、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承互为条件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规划的平面布局图,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叉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四、当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规划缺乏创新与特色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今天,西方城市规划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能照搬国外或外地一些自认比较成功的范例,生搬硬套,不对具体的规划地域、自然环境、民族风情、人文习俗等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要简单认为只要与世界发达国家具有相同的城市设施和城市空间艺术形式,就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恰恰相反,这样不仅实现不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还会丧失我们城市的民族特色。

4.2难有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

在我们的实际规划工作中,真正高档次、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并不多,特别是乡镇规划问题尤为突出,多数乡镇规划只注重建街、修房,规划的街道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规划。对街道的宽度、楼房的高度、容积率等等技术指标缺乏科学的研究,很少是依据规划地域的特殊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确定。对乡镇的功能配套和环境保护,该工业区、商住区、街道的规划往往不能科学合理的布置,造成场镇布局不合理、环境保护差,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4.3规划的指导效果不理想

城市规划理应分为四个层次: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业性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除县级以上的城市规划基本具备这四个层次的规划外,县及其以下的城镇基本不完全具备这些规划,特别是缺乏具有专业性规划(如交通、给水、排水、通信、供电、燃气、防灾、人防、消防、绿化、环境卫生、工程管线等等),建设项目的详细规划的就更少有体现,从而造成很多建设项目随意性很大。

五、加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对策探讨

5.1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实现宏观调控

进行城市规划时进行深入的城市区域发展分析,了解城市的生态特征,认识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城市建筑设计与人们生活、工作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研究与城市区域范围内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适应生产力布局和城镇间分工合理化的客观需求,建立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的科学依据。确定工业、农业、交通、建筑、能源、文化、环境建设的相互作用,这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领域,需要相关专家进行相互交流,提出相关对策。对于外来的先进理念我们应当吸取,借鉴其有益成分,避免盲目抄袭,要中外相结合,让外来经验技术经过加工改造、创新,为我所用。

5.2要加大规划设计深度,树立精品意识

一方面,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貌,因地制宜。要全面统筹的考虑,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都要求详细,有深度,而不是简单的平面布局。另一方面,今后城市的各项建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建设,树立精品意识。尤其是建筑设计上要认真把关,要大力推广新设计、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

5.3要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依法加强规划管理

对于规划管理权,要求一个城市只准设立一个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实行政府对城市规划实施权的集中统一。建立由专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城市规划委员会,作为政府城市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机构。同时,城市规划要严格依法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干预,随意变更。要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邹兵;由“战略规划”到“近期建设规划”[J].城市规划,2003,(5)

[2]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方法?实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10.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