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014-02-18闫冬何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应用

闫冬 何波

摘要: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分析,进一步强调了应用的重点。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现代城市园林的规划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构筑城市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城市规划与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

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消除社会财富不均,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园林规划设计实际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通过改变传统的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固有模式的经济建设方式,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紧密联系,实行生态转化资源,资源转化能源,能源转化经济,经济促进生态的循环模式,将生态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谐共处。作为合理的城市规划,应当是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以节约资源为目的,实现城市发展持续型和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双赢模式。城市规划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保障,只有做好城市规划,才能将园林规划设计落到实处,符合实际发展需求,改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状,实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城市规划的主导者应当在对城市整体环境综合考察、研究后,将园林规划设计充分渗透到城市规划的每一个方面当中,保证园林规划设计的战略意义,制定出符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满足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实现政务机关的公共服务型的城市规划方针。

二、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城市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公园,主要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的地方,是给人们减压的地方,因此,城市公园规划应秉承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是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能够在设计中真正满足人们的需要;第二,要依据公园内不同的地形,进行不同的设计,使公园的功能区域有机结合;第三,要注意公园的整体规划与当地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相结合。

2、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街道防护林规划中的应用

在城市街道防护林的应用中,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发展、发展较葱郁的树木,能够真正达到绿化城市街道、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在整个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选择遮阴式、密林式、群落式等不同的设计方式,并注意乔灌木的结合,使城市街道防护林能够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景观。

3、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应用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是一个文化气息非常浓重的场所,因此,在整个的园林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之能够满足大学生生活、学习等不同的状态,例如:可以以高大的乔木为基调,配合灌木、花草等进行配置,还可以利用一些爬藤植物设计一些植物走廊,方面大学生在炎热的夏季乘凉学习。

三、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应用要注意的方面

1、加强园林设计者的责任心

园林的建设应创造亲切舒适的景观,尽量满足每个居住者的基本需求,设计出更人性化、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居住区。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设计原则应做到:不要独断专行,在设计时应充分研究各景观元素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以便通过人的设计和管理,使景观规划设计的意图表现到最佳状态。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应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注重细节建设,注重文化精神关怀,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将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设计者的理论知识的丰富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对规划设计作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完善学科建设,培养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的高素质规划设计人才,与时俱进,这才是推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

2、具备城市的特色,应有历史文化内涵

一座城市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决定着城市的风貌。在建设生态园林的过程中,必须以城市的历史作为基础,采用园林艺术的方法,展现城市的地理特点、传统文化、现代面貌,并形成地方的特色。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3、强化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绿化设计,优化植物配置

园林的绿化设计是园林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植物结构设计应突出立体化、复层化 ,品种多样化与结构的复层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是指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对各种植物之间的结合以及混配予以注意,通过地被植物、灌木树种、乔木树种、藤本植物的合理配植,形成一种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立体的、复层的植物群落。以什么树作为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常见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种苗的本地化、乡土化,指的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尽量选择在当地有一定栽植历史且生长良好的本土树种,特别要优先选用本地培育的种苗。如果确需外调苗木,应严格做好病虫害检验检疫,如调出地与本地距离较远且土壤差异较大的还应进行训化栽植。

树种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奇妙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可以根据树种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进行合理的配置,增加树种间的互利共生,促进园林植物健康成长。植物栽种应该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密植。因为密度过大使植物生长空间受到限制,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感染病虫甚至死亡,增加了园林养护成本。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应注重兼顾短期效果与长期投入,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密植。

4、群众参与设计方式

风景园林在规划和使用时都讲求以人为本,广大群众是直接的使用者,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其切身利益。目前,设计者、决策者、受益者三者之间有一条狭隙,园林设计应摆脱这条狭隙,设计者和决策者要多了解公众的需要,坚持公众参与,广大群众也可以对这两者进行制约,让更多人参与到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决策中,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约束,这样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降低违反法律规定暗箱操作的事情,让风景园林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5、重整体布局设计考虑,讲究尺度与比例

城市园林规划涉及到消防排水、道路照明等各个不同方面,特别是对区域的综合考虑,做园林绿化时应该先布置好消防道路的走向,预留足够的消防车转弯半径;在给排水方面,要注意小区域与大区域的给排水管网的连接等;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园林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如种植一个大树,只预留了一个长1米宽1米的树槽,这样的比例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样除了园林建筑本身的比例外,还需考虑园林环境中水、石、树等的形状、比例问题,以达到整体环境协调。在对整体布局考虑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就需要强调立意,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但绝不能忽视园林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园林设计的立意还在于设计者如何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如绿化、水源、山石、地形、气候等。

6、突出色彩与质感

城市园林规划的色彩与质感处理得当,园林空间才能有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园路的铺设上,铺设不同材质的路面表现出不同的质感。鹅卵石路面表现出休闲温柔的情感;铺设花岗石火烧板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通常用在大广场的铺设;铺设一般的广场砖又给到人家一种实在质朴的感觉。

四、结束语

现代城市人口比较密集,工业发达,城市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需要把园林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推动我国社会建设,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

参考文献

[1]孙英,高光林.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0,(04).

[2]刘凑群.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1,(07).

[3]胡媛.议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J].青春岁月,2012.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应用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那些“搞城市规划的人”到底是谁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