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施工原则分析

2014-02-18白晓玲周新河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常见问题管理措施

白晓玲 周新河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剧增和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城市的交通压力不断加大。往往是一个城市中的道路容量本来就不够,再加上多条道路反复的封路维修,致使交通堵塞格外严重,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原则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特征;常见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道路坚实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道路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安全性,加强自身施工技术能力是关键。畅通平稳的道路,便捷的交通直接反映着一个城市的面貌,也是城市市政管理水平的直接展现。

一、市政道路工程的特征

1、筹备期短

城市道路工程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城市正常生活的干扰,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周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开始只能提前不能退后。对于道路施工单元而言,施工单位往往是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因此在筹备期间难免会显得急促,开工急。

2、场地狭窄,动迁量大

城市道路工程一般而言是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为了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的运行以及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施工场地一般较为狭窄,同时市政道路施工的动迁量一般较大,增加了道路施工单位的施工难度。

3、地下管线复杂

城市道路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地下管线较多且复杂,经常会出现供热、供水、煤气、电力以及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盲目施工很可能会造成地下管线的破损和断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会大大影响道路施工工程的进度,增加施工难度。

3、原材料投资大

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量较大,大约占据了整个工程造价的一半,如何合理选择材料是工程监督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环节。

4、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从目前市政道路施工的现状来看,为了追求施工进度,在施工中质量不规范,难以满足质量规范,只注重施工方的实际效益情况,从而为施工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5、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

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受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果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等,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是深井的降水措施,等待水位降到符合施工条件时,才能阻止进行开挖,因此对市政道路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常见的市政道路施工问题分析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基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们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基层工程来说,如何控制好基层的平整度是一个难题,对于不同施工场地和施工环境的基层工程来说,也要进行区别对待;举例来说,对石灰稳定的土作为基层的市政道路来说,其平整度的控制比较容易,首先,我们可以用平地机来进行刮平处理,主要是由于石灰作为基层,其平整度的标准和要求比较低,而同样来说,用水泥来稳定碎石则不同,其平整度的控制较为难,要求较高,对平整度的要求也比较大;路基基层的平整度将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为了可以延长初凝时间,我们可以施工缓凝减水剂。可以有效的减少凝固时间。

2、市政工程施工中路面裂缝出现的问题分析

市政道路路面出现塌陷或是裂缝是很常见的问题,这些裂缝或是塌陷的路基工程是由于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不管路面的基层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都会出现这种塌陷裂缝的现象。一些常见的路基和路面裂缝问题主要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等。横向裂缝一般是沿着公路的横向开裂,有的裂缝的长度甚至能够贯穿整个公路,对于公路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而纵向的裂缝是沿着道路的纵向开裂的,一般是与行车的方向基本成平行状态,裂缝的长宽有所不同。造成这些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施工中没有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或是施工材料不合格所导致的。

3、市政道路施工中道路边缘崩裂问题分析

一些工程项目在施工完成后,不久,就会在道路边缘出现崩裂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碾压夯实力度不够,还有就是对道路两边的维护工程不到位,在经常的碾压后,容易从边缘开始脱落,影响了工程的正常使用。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1、对路基施工技术的管理

(1)对基底的处治的管理。对不良地质路段处理,在秋末冬初少雨季节,要在道路施工前采取全部清除淤泥,基底不良隐患要彻底根除,使用抛石挤淤的方法或回填砂砾、片石、中砂的方法进行处理。(2)对路基压实的管理。额配备压路机要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碾压。采用大吨位压路机对帮宽路段进行压实,使路基帮宽断面不均匀下沉的情况尽量减少(3)对预防桥头跳车工作的管理。在设计上桥头路基一般没有特殊的要求,可采取两项措施解决桥头跳车的质量通病 :①进行彻底处理有搭板的桥头 20 米范围内地方。采用强夯强压,换填砂砾,为了稳定砂砾至路面,要在基层以下加设 100cm 厚的水泥。②如果旧桥没有搭板,要增设搭板,进行观测施工的搭板,使最大沉降差小于0.5cm 的搭板两侧边缘。

2、对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管理

(1)冬季备料要抓好。不合格材料杜绝进场,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检测,监理单位坚持对各种材料分批试验,做好检测工作。(2)工程施工质量要严格抓好。这就看监理单位,监理人员每天要抽查施工中的碎石含量,含量比例满足设计要求,人工摊铺与摊铺机相结合进行施工,供料时要两处拌和站同时进行运作,要形成流水作业,为了打开作业面,集中人力和设备。严格控制标高,基层厚度要保证,使工程的质量所达到设计的要求。(3)做好养生和交通管制的工作。如交通路段不能封闭,只能边通车边施工。

3、对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管理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要维持好。它的指标是综合性的,包括抗渗性、抗碳化性、抗冻性、抗腐蚀、抗磨性、抗碱。要采用了多种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1)根据工程特性选择的水泥要水化热低、干缩性小、抗冻性能好、耐热性、碱含量小、抗水和抗腐蚀性;选择骨料的品种良好、耐腐蚀性和吸水性、级配合理;(2)要综合考虑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例如水泥与水的比例,降低水化热和提高密实度,收缩裂缝尽量减少;(3)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类混凝土结构的类别和它们的作用等级相结合,合理和有效的减少水剂等混凝土外,在混凝土上还要掺入粉煤灰或矿渣等等掺和料,使得混凝土的性能提高,从而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保证。

4、对施工安全的管理

做到“安全生产第一”,必须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是生产与安全同步,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抓好安全,安全对生产起到促进与保证作用。要不懈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单单只是少数人以及工程单位安全机构的事,而是所有参与工程建设人员的共同事情,如果参与的人员只是少数,安全管理就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对施工的安全管理进行加强,这都十分重要。它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使生产各因素状态得到约束和控制,安全管理存在施工行业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加强安全教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做到安全生产。

结束语

道路施工管理工作不能停滞不前,应该结合有效的管理经验和借鉴其他先进技术,结合实际的需要,增加实践和研究。道路施工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施工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省资源,使施工直接成本降低;对工程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变更加强管理,使工程施获取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 佳,王 鹏.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

[2]寒 天,周江文.浅析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存在的分析.科技风,2009(13).

[3]吉 米,张 伟.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常见问题管理措施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