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研究

2014-02-18董凯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轨道交通提高

董凯

摘要: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大量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营,轨道交通的突发公共事件亦进入到一个频发时期,构建一套科学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显得越发重要。

关键词:突发事件;轨道交通 ;提高

中图分类号:P135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文通是城市文通运输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轨道交通以及其运输能力、快速准时、全天候、节能环保等优点,已经成为根治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至201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达2300公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经过不断建设和投入使用,运营管理已经进入网络化运营。不过相比于世界城市轨道发展先进城市,我国在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线路规划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对城市交通功能正常发挥的影响程度和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大。由于现代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不确定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涉及的范围广、影响系统有效性的因素众多,极易受到突发事件冲击。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封闭、高速、容量巨大、系统复杂等特点,所以,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同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比如:

1.抗风险能力低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其后果往往是灾難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如果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有可能使得该环节的功能丧失,进而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如高空坠物、失火、大面积停电等日常安全事故都会造成重大损失。

2.安全事故的影响范围广

由于轨道交通线路通常都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繁华商圈,客流量非常巨大,一般还会穿梭于城市的地面和地下,另外还与广播通讯、供水供电、防水排污等公共设施和线路交错分布,这就使得当恐怖分子发动爆炸等恐怖袭击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地损失,甚至伴随着一些不可预知的事件,引起大范围的群众恐慌、相互践踏,以及水电中断、漏电、洪水等新的次生灾害,最终导致整个城市运行秩序的瘫痪等灾难性后果。

3.安全难度大

城市轨道交通独特的公共性能够将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等各种地理场所和位置紧密联系起来,由此也会带来客流大、站点长、线路长的弊端,导致安全防范的成本低、难度大。

2009年12月22日上午,上海交通运营“大动脉”轨交1号线发生两车碰撞事故,陷入了长达8小时的大瘫痪。大批市民聚集地铁附近,不知换乘哪条公交线路。由于事发当天是冬至,还直接波及到了大量扫墓人群,初步估计有50万市民遭遇出行难题。

在突发事件下,如何保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协调,将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迫切需要其他交通方式的有力支持。2004年建立了上海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统一指挥。在2006年,上海就已经建立了旨在保障轨道文通体系的轨交公交应急联动机制。公交企业还建立了特别的公交车辆队伍,组成“轨交救援网”,以满足轨交突发营运故障后乘客的快速疏散需求。

由于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应急指挥者和决策者面临着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困扰,比如决策时间要求紧迫,通常需要进行非常规的决策,另外,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事态发展不明朗,决策者对信息掌握的也不够充分,同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扭曲和失真的现象,决策者很容易受到感性思维影响。大大制约着决策的可行性和效率。

二、信息化建设是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COCC (Comprehensive Operation Coordination Center)是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基础,承担了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协调管理职能,在出现突发事件时配合ETC对网络列车运行组织进行统一调度指挥。ETC(Emergency Treatment Center)是处理轨道交通网络突发事件的综合指挥中心,全市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组织应急求援的现代化指挥平台。这两个中心相互联系,共同承担者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功能。

把信息化和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等于给轨道文通站台、站厅、楼道和商场了安装一道道安全“防火墙”,可以随时监控所有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保障公众安全、系统设施安全。

三、各部门协调构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

COCC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在日常管理中,它需要与其他公共交通部门之间保持密切有效沟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它作为协调者和组织者,需要其他公共交通部门提供必要的配合。ETC与其他交通部门相互合作,在市应急联动中心的统一指挥下,由ETC配合其他交通部门的应急处置中心,调动市内相关交通方式疏散客流。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造成的损失进行沟通,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制定对的措施。

如在“12.22”事故发生后上海市政府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并在最短时间内查出事故原凶。但是信息告知、应急救援及乘客疏导工作的不到位,导致该事件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虽然相关部门都制定了处置、应对故障及突发事件的各种预案,但是这些预案能否可行,能否确保安全,还是需要经过协调沟通、实际演练证实。

依据各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提高特殊事件的响应能力为目标,实现信息、应急管理的电子化,并建立全文检索、条件匹配等检索机制。采用由点到面的推进策略,联通必备的通讯设备节点,保障决策指令和疏散指令送达的通畅性。系统总体框架包含显示层、应用层、平台层、技术支持层。

显示层:通过服务热线、电子显示屏、短信平台、宣传手册等进行终端显示,满足日常工作所需。服务热线主要是用于广大市民和乘客的联系沟通;电子显示屏专门布置在政府应急交通指挥中心,方便指挥决策人员直观的了解现场情况;短信平台主要用于各应急队伍、指挥人员之间信息的沟通;宣传手册是平时进行安全应急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平台。

应用层:内容主要有事态评估、模拟演练、应急处理、预案管理、应急值守、信息发布子系统。事态评估是对现场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判断事件严重程度,为后续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提供参考;模拟演练是日常应急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通过演练发现不足,继而综合提高应急水平;应急处理涵盖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用于紧急情况下事件的处理;预案管理是收集、整理、修订各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的系统;应急值守把各个车站、中心、指挥、应急系统内部人员值班电话进行汇总,便于及时沟通协调;信息发布需经相关管理部门的筛选和确认后方可启动。

平台层:主要是一些辅助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其中应有地理信息、气象信息、轨道交通数据等。地理信息可根据城市条件收集GIS地形图、交通图,包括地区的基础地形数据、构筑物基础信息、地下管线分布信息、交通线路与站点信息等。气象信息需与当地的气象部门进行沟通和对接,内容有特殊天气和预警信息,便于及时应对突发恶劣天气对轨道交通的影响。轨道交通网络图、轨道交通车站2D、3D图以及各车站运营业务、环境监控、电力监控、客流监控、消防监控、设施设备监控、视频监控信息属于轨道交通数据平台中的内容。

技术支撑层:主要通过现代网络、通讯、存储、显示设备来实现现场会议、视频会议、集中控制、值班调度、网络与通讯、信息显示、大屏幕监控、预警报警、存储备份功能。数据存储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根据数据是静态还是动态数据,制定数据采集计划,包括采集方式、数据来源、采集周期等。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数据量扩充,以便提供灵活可靠的存储管理。

四、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文通枢纽,兼具抗风险能力低、事故风险范围大、安全难度大等特点。所以完善轨道文通应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支撑,而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是城市轨道文通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谭复兴,高伟君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O06 (2):1 5O

3、谢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02

4、张铭,徐瑞华,李献忠.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J].城市快轨交通.2007.O2

5、秦勇,王卓,贾利明.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框架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1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轨道交通提高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