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述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

2014-02-18付春杰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灌溉水利工程

付春杰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业转向优质生产、高产、高效的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的灌溉与排水工作,在管理中,变得更加复杂;新疆地区地处西北,地理环境相对严峻,所以,加强对灌溉与排水系统上的管理工作,并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系统工作的效益,现在已成为当下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水利工程;灌溉;排水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在经济运行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水利工程不仅要负责排洪与发电等工作,还担负着防洪灌溉的艰巨任务。因此,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必然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是人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1、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意义

建国之初,我国的水利工程的灌溉与排水事业的发展,就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对防御旱涝洪灾、改良土壤,发展牧业、林业与农业的生产生活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但是,对于新疆地区而言,因为地理环境相对艰苦,水利工程的灌溉与排水系统的配套不够全面,有的系统工程已经老化失修,这样的灌排系统防御旱澇洪灾的能力就偏低,而且系统运作的效率也不高。

新疆地区地质偏向于盐碱地,因此本文重点论述在新疆盐碱地区水利工程的意义

2、盐碱地的成因

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其中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

2.1、气候:

垦区气候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等特点。这样的气候条件对土壤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干旱少雨造成地面植被稀疏,生物积累较弱,使得土壤的淋溶作用十分微弱,土壤石灰反应通体都很强烈。因而本区多数自然土壤及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都不高。蒸发量大则造成本区盐土和盐渍化土壤面积的重要原因。

2.2、水的作用

地表水:全区大小水系约16条,对垦区影响最大的水系主要有阿克苏河水系、塔里木河水系和台兰河水系,高山冰川积雪融水是其最主要的水源,全区有冰川1293条,冰川面积4098平方公里,估计储水量约2154亿立方米,估算年径流量为136.7亿立方米。大区地下水运行方向和排泄方向一致都是由北向南,这些水沿途接纳山区裂隙水和局部天然回归水,由于天山南麓有较多的含盐土层,当河流流经含盐土层时,土层中易融盐融于水中,使水中矿化度增高。

地下水:经过本次土壤调查资料来看,各灌区浅层地下水具有埋藏浅,矿化度高两大特点,其地下水运行方向和排泄方向也都是由北向南。地下水埋深在1.0~3.0m之间,它们之和占到了总面积的94.64%。全农一师仅在四团、五团和六团北部以及河流两岸存在有淡水带,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埋藏浅而矿化度高的地下水是垦区土壤盐分的主要来源,也是垦区内盐土和盐渍化土壤面积大的最主要原因。

2.3、人类活动影响

工程区气候、水文、地形,土壤岩性及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土壤盐渍化发生与发展的基础,而人为活动的影响,则是其向一定的方向演变发展的条件。目前灌区仍有部分土地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量大,区内斗渠和农渠均为土渠,渗漏严重,因此大量的渠系田间水渗入补给浅层潜水,渠水及田间入渗转化的地下水一部分排泄于排渠之中,排渠坍塌、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其余以蒸发作用形式排泄,水中的矿物质滞留于表层土中,致使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3、盐碱地的危害

3.1、危害作物生长、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3.1.1、盐碱化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差

作物、林木和牧草的生存条件变坏,表现在: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由于土壤盐碱化,抑制了土壤的生草化过程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过程,因而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从而影响到土壤的理化性质。

②土壤营养条件变差。在排水、洗盐和加大定额灌溉的影响下,土壤氮素损失严重,有机质是土壤磷素的主要来源,有机质的分解产物能使磷素释放而提高其有效性,盐碱土有机质含量低,速效磷的含量也就低,加之盐碱地PH值高,碳酸钙含量高,土壤中的磷易形成难溶性磷酸盐,从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此外,锌、锰、铁、铜等微量元素也皆因土壤PH高而降低了有效性。

③土壤物理性状不良。盐碱化土壤结构差,直径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聚数量少,空隙度低,非毛管孔隙少,粘结性差,保墒能力差,土壤胶体Na+含量高,透水性差,土壤胶盐困难,土壤有效水含量低,无效水含量显著增加,供水能力差,春秋地温偏低,土性冷凉,影响作物及时播种和幼苗生长,夏季地温偏高,加速了地表蒸发和积盐。

④土壤微生物活动受到盐碱的抑制,固N菌、硝化菌很少,活性差,因而土壤中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微弱。

3.1.2、土壤溶液直接毒害作物细胞。

由于盐碱土溶液浓度高,渗透压大,使作物吸收水份和吸收养分的能力降低,与此同时植物根系选择性吸收营养离子能力也相应降低,因此非营养离子大量进入体内,而营养离子吸收减少或吸收不上,从而打乱了体内正常的离子平衡,干扰了作物正常的新陈代谢机能,破坏蛋白质的合成与水解,引起氨和可溶性盐类离子在体内的积聚,从而产生离子毒害,危及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不同盐类危害的程度是不同的,常见的几种可溶性盐类对作物的危害顺序是:碳酸钠>氯化镁>重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

3.1.3、作物生长不良

造成缺苗、减产、死亡。根据一般的统计,非盐化土作物不缺苗、产量正常,轻盐化土缺苗减少10-20%(平均15%),中盐化土缺苗减产20-50%(平均35%),重盐化土缺苗减产50-80%(平均65%),盐土只能个别成活,无收成。根据灌区盐碱化面耕地面积和现状年作物种植比例,粗略估算农一师各灌区每年作物减产损失:棉花4400万kg,约5亿元,种植业因盐碱损失金额7亿元,约占全师农业总产值的26%。

4、阐述灌溉与排水系统的管理

在新疆地区,我们对灌溉的地区分处、区、段来分别管理,不同的管理部门,分管不同的任务区域。水利工程的灌溉排水系统在管理的过程中,有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方法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责任制等。有了严格管理制度,每一项的管理工作、工程设施,每一台仪器、设备以及每一片灌溉区,都将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每一项工作都会有专门人员来负责,并且保证灌溉排水系统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5、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强化措施

5.1、提升认知水平

水资源是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必须在管理过程中牢固树立明确的节水观念,要加强科学管理、科学调度,尊重自然规律,要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和谐用水。

5.2、做好长久发展的的准备

做好灌溉管理活动不单纯是为了帮助农业前进,同时也是当地的形式要求。只有认真的做好此项管理活动,结合当今的先进的技术条件,将其合理的完善,才可以确保水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

5.3、在全民中形成节约思想

本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源不足的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地应对,带来的后果将是十分恶劣的。所以,首先要在意识上人手,对广大的使用者进行必要的教育活动,并且辅助必要的奖惩措施,来提升他们的节约思想。

6、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灌溉与排水系统,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不仅决定着国计民生的农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灌溉技术,还能防洪发电,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非常高的经济效益。我国水利工程的灌溉与排水系统在建国之初就被高度重视,而且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为工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日常的用水需求。

参考文献:

[1]麻荣永,陆章全.水利工程灌溉效益风险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王栢慧.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2011.

[3]赵艳,宋淑梅,谢国辉.灌溉排水系统的管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

猜你喜欢

灌溉水利工程
Life in 2060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对现代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及管理的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GB 50288—201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