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锁曼谷:亚洲不适合民主?

2014-02-18江迅

新民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公义印度尼西亚曼谷

江迅

民主制度原本就不是万灵丹,现实例子也证明有民主并不必然带来社会公义和良治,也无法保证权贵精英不会钻空子谋私。

泰国反对派的“封锁曼谷”游行占据曼谷最核心的地段,导致交通被堵、学校停课,200万市民生活受到封锁行动影响。全球45个国家已对泰国发出旅游警告,政局动荡下仅仅一个月的外国游客就减少40万。有泰国学者估计,“封锁曼谷”将造成逾2000亿泰铢(约合四五百亿元人民币)损失。不仅影响数百万国民生活,导致游客大逃亡,打击国家形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后患无穷,动荡局势将没完没了。目前,泰国舆论担忧的是,封锁行动持续,外国投资者将失去对泰国的投资信心,外国资本将大幅减少。有经济分析悲观地认为,“封锁曼谷”对泰国经济造成的创伤,或许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恢复。

“封锁曼谷”行动表明,为达政治目的,已将尊重法治弃如敝屣,更不理会尊重游戏规则的民主原则,一味依赖发动大规模街头运动作要挟。泰国陷于法治不彰、管治失效的半瘫痪状况,封锁行动蔓延,乱局更难以收拾。

放眼亚洲,除了泰国外,多个民主国家也都先后陷入政治危机。

在孟加拉国,第10次国会大选。尽管数周以来反对派发起的暴力抗议,已导致至少百人死亡,但议会大选的投票仍如期进行。孟加拉国在全国范围部署约5万名军人,以保障投票顺利进行。这次大选争议的两个主角,一是杂凑纳,另一则是国民党主席吉亚,可以说,这是一场“两个女人的战争”。但这次大选的过程和结果,都引发极大争议,留下更多问题。在柬埔寨,首相洪森连任后,反对党以选举违规为由,接连发动连串示威。

纵观亚洲,像泰国这类政治相对脆弱的民主国家,相继陷入动荡。泰、柬、孟三国触发动荡的原因不一,但共通之处显而易见。政府都缺乏足够制衡,数十年来裙带之风盛行,削弱选举认受性,因此即使有选举,也未能稳定民主制度。

今年稍后也将举行大选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情况也不见得有什么好。无论是印度还是印度尼西亚,民间社会都强烈不满主流政党贪腐滥权,促成印度“普通人党”崛兴而挑战国大党和人民党这两大传统势力;在印度尼西亚则出现没有政党背景、有“印度尼西亚奥巴马”之称的佐科威(现雅加达市长),不少人期望他问鼎总统。

显然,这些亚洲国家的民主体制,都成为一些政客滥权谋私的工具。有西方学者认为,“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制度薄弱,家族人治色彩浓厚,为了权力不惜诉诸民粹主义,甚或暴力和专制打压的手段。当前亚洲多国民主陷困,有可能重燃上世纪90年代在亚洲甚为流行的一套保守观点,即西方民主不适用于亚洲而成为反民主的口实”。当年新加坡李光耀主张“亚洲价值观”,被视为这一理论的代表。

目前亚洲多个民主国家出现的两大现象:反建制力量抬头而挑战现有秩序;即使选举是在相对公平公正下进行,落败的少数派仍拒绝承认对方拥有管治合法性。如果民主之名因此在亚洲蒙污,以选票争取良治和社会公义的信念,也可能因此动摇。一个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固,不但有赖不同政党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协商,更着重在对制度本身的尊重。

泰国在发展民主的道路上跌了跟头,并不能证明民主制度不适合亚洲国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其实,民主制度原本就不是万灵丹,现实例子也证明有民主并不必然带来社会公义和良治,也无法保证权贵精英不会钻空子谋私。正如香港的国际问题学者郭济士所言:很多社会不公义的问题,都只能从社会改革逐步做起。现代民主制度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民众可运用选票要求更换政府,即使当下是少数派,只要有公平开放的普选,就始终有改变的希望。仅仅这一点,就足以成为坚持追求民主的理由。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义印度尼西亚曼谷
泰国·曼谷
我是一个叛徒
曼谷Kaizen Cofee咖啡馆
印度尼西亚—省的天空变成了红色
印度尼西亚外汇管理概览
辛公义爱民如子
曼谷JASPAL旗舰店
曼谷Modiz Condo售楼处
公平正义视野下对洞穴奇案法学思想的探究
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仿宋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