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吐鲁番市伊热达坂含铜金矿地质特征

2014-02-18李鹏飞

新疆有色金属 2014年6期
关键词:细脉达坂方解石

李鹏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昌吉831100)

新疆吐鲁番市伊热达坂含铜金矿地质特征

李鹏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昌吉831100)

伊热达坂含铜金矿是上世纪60年代末发现的一处金矿点。通过2013年详查工作,基本查明了伊热达坂含铜金矿体的赋存状态及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空间分布、规模、产状、厚度、品位等地质特征。从现有成果看,为一小型金矿床。由于探边摸底的工作未完成,矿床深部还有很大的资源潜力。

伊热达坂地质特征成矿特点找矿标志

矿区地表共圈定了19条金矿体(编号为L1~L19)。呈脉状、扁豆状或透镜状产出。经过估算,资源量已达到小型规模。矿体主要产于蚀变破碎带中,与破碎带在空间上较为吻合,沿破碎带分布,接触界限不明显。赋矿岩石为蚀变的岩屑砂岩。矿化强度与石英脉、石英细脉-方解石细脉发育程度、硅化程度、褐(黄)铁矿化程度关系密切。目前深部地质工作程度还比较低,蕴藏的资源潜力还未真正体现出来。因此深部的找矿工作应引起重视,是今后探矿的一个重点方向。

1 区域地质概况

伊热达坂含铜金矿位于天山褶皱的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的南缘,为古生代坳陷,该区经过多旋回造山运动,褶皱及断裂较为复杂,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天山群星星峡组第二亚组(Ptxb)和中天山群星星峡组第三亚组(Ptxc),志留系阿哈布拉克群(Sah)和乌勇布拉克群(Swh),泥盆系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D1a)和阿拉塔格组下亚组(D2aa)、石炭系下石炭统(C1)、中石炭统(C2)和上石炭统苏穆克组(C3s),二叠系下二叠统阿其克布拉克组(P1a)、上二叠统大热泉子组(P2d)和未分二叠系(P),侏罗系三工河组下亚组(J1-2sa)和三工河组上亚组(J1-2sb),第三系鄯善群(Esh)及第四系(Q)。

区域侵入岩不太发育,出露面积较小。各期侵入岩岩体均呈小的单个岩体产出,岩体长轴方向多呈北西西-南东东和北东东-南西西方向延伸,与区内的两组主要断裂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另外还分布有一些脉岩,主要有浅色酸性脉岩组和暗色中-基性脉岩组。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及岩性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乌勇布拉克群上亚群(Swhb),为一套浅变质岩,属浅海相碳酸岩建造,岩性主要为灰绿色岩屑砂岩等。岩层产状变化大,顺层裂隙、节理、片劈理极发育;西北角出露少许中泥盆统阿拉塔格组下亚组第四段(D2aa-4)地层,岩石基本上为一套碳酸盐建造,岩石主要为方解石英岩,片理发育。

另外,矿区第四系很发育,主要分布于谷沟、山间坳陷及戈壁滩等处,为上更新统-全新统洪积层(Q3-4pl)和全新统洪积层(Q4pl),由风积砂与洪积碎屑岩、砾石、砂土混合组成。

2.2 构造

矿区位于亦格尔达坂背斜褶皱的南冀,受物理风化、构造破碎和变质作用的影响,岩层层理面受到了破坏,产状不明晰。

矿区内构造较发育,构造应力以近东西向为主,顺层裂隙、节理、片劈理极发育,局部形成断层破碎带等小构造,但由于构造应力方向与地层存在一定的夹角,而地层又受到挤压,局部揉皱作用强烈,因此个别小构造产状出现有与地层产状相反的现象。小构造是矿液上升的通道,断层破碎带为主要的含矿构造。圈定的金矿体有此构造控矿的地质特征。而北东向的构造将近东西向的含矿构造错断开,有破坏作用。

2.3 岩浆岩

矿区内未见具规模的侵入岩,仅见数条北东向发育的角闪辉长玢岩,长数十几米到上百米,推测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为成矿提供热源。

2.4 变质作用

2.4.1 区域变质作用

矿区内有长几十米到数千米,宽几米到几十米的强硅化的矿化蚀变破碎带。矿化蚀变破碎带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的影响,岩石片理化发育,普遍沿片理充填大量的石英脉、石英团块及方解石细脉,石英脉和方解石细脉呈灰白色或烟灰色。矿化蚀变破碎带在走向上呈近东西向,在倾向上呈陡倾斜产出,这一走向的蚀变带是含矿的。

2.4.2 围岩蚀变

矿区金矿化与石英脉、不规则石英细网脉-方解石脉、黄铁矿化发育程度关系密切。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褐铁矿化、赭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其次为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金矿体主要产于发育石英脉、不规则石英细网脉-方解石脉、褐(黄)铁矿化的蚀变破碎带中。

3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地表共圈定了19条金矿体(编号为L1~L19),由于矿体普遍较小,现将规模较大的L12、L18(图1)号矿体阐述如下:

图1 矿床地质简图

⑴L12号矿体:呈脉状分布,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矿体倾角60°~80°。地表金矿化连续长约480 m,其间矿体断续呈脉状、囊状、扁豆状分布,有尖灭再现的特征。围岩为蚀变较强的岩屑砂岩。

⑵L18号矿体:呈脉状分布,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矿体倾角50°~86°。地表金矿化连续长约580 m,其间矿体断续呈脉状、囊状、扁豆状分布,有尖灭再现的特征。局部见到自然金,分布于石英晶洞内。围岩为蚀变较强的岩屑砂岩。

4 成矿特点

矿区位于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有华力西期岩浆活动,火山活动,褶皱断裂活动为该类矿体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大地构造条件。与成矿有直接关系的是本区呈近东西向的小断裂,它们是矿液上升的通道。成矿对含矿围岩无明显选择性,与矿区小构造发育关系密切。矿区金矿化与石英脉、石英细脉-方解石细脉、黄铁矿化发育程度关系密切,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是黄铁矿化、赭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其次为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等。

矿体受近东西向的绢云母化、褐铁矿化及硅化的蚀变破碎带控制。近矿围岩蚀变以硅化及褐(黄)铁矿化为主,矿体定位于蚀变破碎带中。通过对比各类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伊热达坂含铜金矿区可能是在区域变质形成的热液作用下,与沉积岩在分布上有关的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岩型金矿。

该类型矿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成矿期长、成矿区域广、矿体规模小、分布范围大。

5 下一步找矿方向

5.1 从含矿构造的特征分析

⑴矿区内近东西走向的小断裂是金赋存的主要部位,而发育有石英脉、石英细脉-方解石细脉,褐铁矿化强,硅化强的地段金品位普遍较高,因此应加强在这些地段的地质研究和评价工作。

⑵钻孔施工见到的蚀变破碎带,与地表对应较好,证明含矿蚀变破碎带向深部是延伸的,但多数钻孔仅有金矿化,未达到边界品位,初步推测是金矿化不均匀所致。加强含矿蚀变破碎带的研究力度,查清深部金富集规律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5.2 从找矿标志分析

矿区岩层中近东西向的小断裂,金矿化均位于这组构造。热液活动痕迹(石英脉、方解石脉)是找矿较为直接的标志。发育有褐(黄)铁矿化、硅化、赭石化等一系列近矿蚀变作用的地段。

从这一系列的找矿线索得出,在详查区外,可进一步对矿区其他地段的蚀变破碎带进行评价,筛选出价值较高的金矿化破碎带,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增加矿山后备资源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6 结论

矿区有良好的大地构造条件,呈近东西向的小断裂与成矿有直接关系。矿体主要赋存于蚀变破碎带中,在空间上较为吻合。破碎带岩石多为泥状、碎块状。赋矿岩石为蚀变的岩屑砂岩。金矿化强度与石英脉、石英细脉-方解石细脉发育程度、硅化程度、褐(黄)铁矿化程度关系密切,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是黄铁矿化、赭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其次为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等。

综上所述,伊热达坂含铜金矿具有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并且已有较好的勘查成果,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详查区及外围的蚀变破碎带继续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增加矿山后备资源量。

致谢:本论文是在充分收集地质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此过程中特别感谢匿名专家的耐心指导,并对借鉴资料的原作者表示敬意。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1]张仲修,许培春,杜青松,蒋凤子,等.底坎尔幅地质图说明书,1965.

[2]李鹏飞,窦祺枫,等.新疆吐鲁番市含铜金矿详查总结报告,2013.

收稿:2014-02-18

猜你喜欢

细脉达坂方解石
F-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及其对方解石表面性质的影响
妇科弦细脉患者职业与临床特点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灵山沟金矿1#脉下盘钾化蚀变带中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
我想记下这个夜晚的风(三首)
氯化钙和碳酸钠对方解石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石英线细脉带型矿体地质探讨
沉寂的布喀达坂“魔鬼城堡”上的青海第一高峰
通往伊犁盆地的达坂
萤石与方解石、重晶石等盐类矿物浮选分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