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昆仑-阿尔金地区区域化探工作进展及主要成果
2014-02-18刘松明景宝盛
刘松明 景宝盛
(①安徽省池州泰达冶金有限公司池州247100②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昌吉831100)
新疆东昆仑-阿尔金地区区域化探工作进展及主要成果
刘松明①景宝盛②
(①安徽省池州泰达冶金有限公司池州247100②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昌吉831100)
通过对东昆仑-阿尔金地区区域化探工作研究程度及取得主要成果的介绍,说明了该区开展区域化探工作所采用关键技术方法的有效性,阐述了39种元素的富集特征及其分带性,对该区后继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为该区成为重要的整装勘查和资源接替区奠定了基础。
区域化探进展成果东昆仑阿尔金新疆
新疆东昆仑-阿尔金山地区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地质工作程度低。2000年之前所开展的1∶50万区域化探工作是本区区化工作的开始(李绍强等,2001),但工作区只覆盖了新疆东昆仑的西段。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启动后,于2001~2012年间,1∶20万区域化探工作基本覆盖了东经自85°~91°20′(新青省界)、北纬35°40′(新藏省界)~39°范围内的全部可采区域,全部由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承担,共涉及32幅1∶20万图幅,总面积约16万km2,其中可采区面积约9万km2,共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30 405件,经验收所有项目均获得了“优良”级评价,获取了该区39种元素系统完整的地球化学资料。2002~2003年,本队实施了“新疆昆仑山东段布喀达坂峰-依吞布拉克1∶20万区域化探”项目,并首次发现了维宝铅锌矿、蟠龙峰铁多金属矿、阿达滩铜矿等一批矿床(点),为新疆祁漫塔格整装勘查区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技术方法简介
东昆仑-阿尔金地区属于高寒干旱、半干旱景观区,随着我国围绕生产急需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的展开,在应用地球化学勘查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成功地解决了东昆仑-阿尔金等特殊景观区的区域化探扫面的方法技术(张华等,2002,2005;杨少平等,2011)。
1.1样品采集
开展本区区域化探工作时,采样介质为水系沉积物,设计基本采样密度为1~2点/4~8 km2,实际完成采样密度为1.35点/4 km2,采样点一般布置在长度超过1~2 km的一级水系口处,少量布设在二级水系中和三级水系的中上游区段,长度超过5 km的一级水系则至少有2个以上的样品对该水系进行全面控制,对于羽状水系分布区,一般只在长度超过2~5 km的水系沟口采样,羽状水系密集时,则在2~3个水系沟口分别取样,然后组合成一个样品;采样粒级-10~+80目;采样部位选择在沟谷各种粒径混杂的地段,所采集样品为横切河道的多点组合样,每一采样点采样时均下挖20~30 cm,以确保采样介质为砂砾混合物质,增强了样品的代表性。
1.2样品测试
样品采集完毕后,对所采集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所确定的测试元素为Au、Ag、Cu等32种元素和CaO、Fe2O3等7种氧化物,测试元素、测试方法及检出限要求见表1。
2 基础地球化学成果
2.1 基础地质
依据地球化学元素组合规律和其分带性,客观地反映出了阿尔金南缘大断裂、昆中断裂、伊阡巴达隐伏断裂和白干湖断裂、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的存在以及铬、镍、钴异常所反应出的超基性岩体的存在,依据它们对地质构造的客观反映,结合航磁异常特征,认为阿尔金南缘大断裂和伊阡巴达断裂、昆中断裂、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对测区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场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2.2 地球化学
通过化探扫面工作,基本查明区内39种元素(含氧化物)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探讨了元素组合规律,圈定了有重要找矿意义的地球化学区带和异常,为资源潜力评价、基础地质研究及其他领域应用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⑴在全面完成区域化探野外采样任务的基础上,分别编制了各图幅的39种元素(含氧化物)的单元素地球化学图各39张,共351张;编制了各类元素的组合异常图67张,综合异常图9张,地球化学找矿远景区划图9张,共计85张。
表1 1∶20万区域化探样品测试元素、方法及检出限
⑵以所取得的地球化学数据成果资料、大地构造分及该区Ⅱ级成矿单元(董连慧等,2010)为基础,就全区而言,Sn、MgO、Sb、Au、Cd、Ba、U、Cr、CaO、Ni、Th、Hg、SiO2、Na2O、B、As等元素呈富集状态,Au、Hg、U、Th、Pb、Sn、Ba、W、Cr、Cd、Sb、Bi、Sr、Ni、Nb、As等元素位于致矿序列的前端,为全区可能的主成矿元素或指示元素,显示出该区具有寻找以Au、Hg、Pb、Sn、W、Cd、Sb、Bi、As等元素为主的地质找矿潜力。
本区Ⅱ级成矿单元内,各单元元素富集规律分别为:在阿尔金-祁连成矿省,Cr、MgO、Ni、Bi、Sn、K2O、Na2O、Au、Be、U、F、V、W、Ba、La、Th、Y、Co等元素明显高于区域背景平均值,致矿序列的端前元素则以Au、Cr、Bi、Ni、Nb、Cd、W、As、F等为主;在昆仑成矿省,Sn、MgO、Cd、CaO、Th、Sb、Au、U、Na2O、SiO2、W等元素高于区域背景平均值,Hg、Au、U、Th、Pb、Sn、W、Cd、Sb、Bi、Nb、Ni等元素位于致矿序列的前端;巴颜喀拉-松潘成矿省,明显高于区域背景平均值的有Hg、Sb、As、B、Ba、Cu、Ni、Zn、Li、Fe2O3、Mn、Sn、Au、V、Cd、Co、Cr、Pb、Ti、SiO2、U、P、F等,致矿序列的端前元素为Au、Hg、Ba、Th、W、Sb、Cd、Sn、Sr、Cr、Nb、Ni、U、Pb、As等。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对比,该区由北而南的元素富集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北部以显著富集Cr、Ni、Bi,局部富集Sn、Au、Be、U、F、V、W、Ba、La、Th、Y、Co等元素为特征;中部以显著富集Sn、Cd,局部富集Th、Sb、Au、U、W为特征;南部则以显著富集Hg、Sb、As、B、Ba、Cu、Ni、Zn、Li,局部富集Mn、Sn、Au、V、Cd、Co、Cr、Pb、Ti、SiO2、U、P、F等元素为特征。以上分带特征不仅具有明显的地质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显示出各元素在本区的区域分布规律明显,差异显著,反映出大地构造环境对元素分布和富集的控制作用。
⑶对祁漫塔格铅、锌地球化学带,阿尔喀山汞、锑地球化学带等有重要地质找矿意义的地球化学区带和阿帕-茫崖超基性岩带,阿尔金金、铜成矿带及祁曼塔格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进行了分析讨论,共圈定了10 347个单元素异常和以铜、铅、锌、金、银、汞、锑、钨、锡、钼等成矿元素为主(含铁族元素)的综合异常360个,其中甲类异常46个,乙类异常114个,丙类异常136个,丁类异常64个。并在对上述异常进行分类、评序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优选了61处异常进行了查证,不仅证实了异常存在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同时新发现了维宝铅锌矿、蟠龙峰铁多金属矿、月牙弯铜(银)矿(化)点、红龙岭铜矿(化)点、攀岩峰铁矿、依纤巴达铁矿、阿尼亚拉铁矿、维东铅锌矿、青龙岭铅锌矿、一道梁钨矿(化)点、丹玉金铜矿、虹玉铅锌矿及横笛梁、耸石山、昆明沟、西回头沟、双流泉、石牙子沟、5 054高地、岔沟泉、古尔嘎、喀拉曲哈等大量铜、铅、锌、金、银、钨、锡、钼矿化线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找矿效果,实现了祁漫塔格地区的地质找矿新突破,为开发昆仑山矿业资源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依据。
⑷综合各类资料,进行了地球化学找矿远景区划,共划分找矿远景区带52个,找矿靶区16个,其中祁漫塔格地区具有寻找大型铜、铅、锌、钨、锡、铁多金属矿的前景,阿尔喀山汞、锑地球化学带具有寻找汞、锑、金矿的潜力。确定铅、锌、铁、铜、金、银、钨、钼、锡、锑、汞等元素为本区的主要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和最具找矿潜力的矿种,为大型多金属矿产靶区优选和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依据。
3 结论及建议
⑴在自然地理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东昆仑-阿尔金地区,以发现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为目标的区域化探工作,采用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能迅速掌握全区,是多快好省、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⑵通过对工作区及其周边景观条件进行统一研究、对比,在收集中国地质调查局对类似景观区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适合于本区的统一区域化探工作方法。实践证明这一举措,不仅符合地质大调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区域化探野外生产富有成效的指导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充分证明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对类似景观区工作方法统一选择的正确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⑶全区统一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截取粒级-10~+80目,一方面有效排除了可能存在的风沙干扰,另一方面又可最大程度地获取地球化学信息,从而肯定了这一方法的正确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为青藏高原空白区区域化探工作方法选择提供了大面积生产实验依据。
⑷GPS航迹监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样品测试手段的飞速发展,以及对野外采样和样品分析所进行的严格质量监控和有效管理,确保了地球化学一手基础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⑸考虑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结合区内自然环境条件和工作现状,该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建议如下:
①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祁漫塔格铅、锌、铁多金属地球化学带的综合地质找矿工作。
该带是测区富集成矿元素种类多、规模最大的地区,区内已发现了蟠龙峰铁多金属矿、维宝铅锌矿、攀岩峰铁多金属矿、阿尼亚拉铁多金属矿、维东铅锌矿等矿床(点),开创了东昆仑-阿尔金地区地质找矿工作的新局面,同时在土窑洞一带圈出了大量的铜、铅、锌、银异常,为在该区寻找铜多金属矿提供了重要线索,从而证实了祁漫塔格地区具有寻找大型多金属矿的巨大潜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地、物、化工作,并注意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效运用,对于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实现区域找矿突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从而逐步推动整个区带上的地质找矿工作,实现区域地质找矿新突破。
②加强对位于康西瓦-鲸鱼湖构造缝合带南侧的汞、锑地球化学带的异常检查工作。
该带是整个昆仑山地区、乃至全疆富集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汞、锑地球化学带的东延部分,在西侧已经发现了长山沟高品位汞矿带和具大型规模的黄羊岭脉状锑矿,在区内的相关区域亦具有极好的寻找汞、锑矿的资源潜力。
[1]李绍强,潘成泽.东昆仑-阿尔金构造地球化学特征[J].新疆地质,2001,19(3):189~193.
[2]张华.我国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荒漠景观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报告,2002.
[3]张华,孙忠军,杨少平,孔牧.青藏高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及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报告,2005.
[4]杨少平,弓秋丽,文志刚,张华,孙忠军,朱立新,周国华,成杭新,王学求.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85 (11):1844~1877.
[5]董莲慧,冯京,刘德权,唐延龄,屈迅,王克卓,杨在峰.新疆成矿单元划分方案研究[J].新疆地质,2010,28(1):1~15.
收稿:201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