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
2014-02-18曹慧君
曹慧君
太康县成人中专附属医院,河南太康 461400
儿童糖尿病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
曹慧君
太康县成人中专附属医院,河南太康 461400
目的对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选取2010—2013年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糖尿病患儿40例,对这些患儿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和生化检测来对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一个综合的营养评估。结果微型营养评估法(MNA)显示在儿童糖尿病患儿中营养不良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8.75%,具有营养不良危险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63.75%,营养正常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7.50%;而在生化检测中,营养正常的儿童糖尿病患儿与营养不良的儿童糖尿病患儿相比,其总淋巴细胞计数(TLC)都要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测定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及早发现这类患儿的营养风险并能较早提出改进方案,有利于患儿的临床治疗。
儿童糖尿病患儿;营养评估;营养风险筛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规律和饮食规律越来越多的朝着不健康的方向改变,糖尿病这种基础性质的疾病的发病率也正在逐年提高,且近些年来糖尿病这种疾病在儿童和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增高[1-2]。糖尿病这种疾病的治疗过程是长期和艰巨的,这类疾患的患儿往往最后死于相关的并发症,而这其中营养不良往往会促进并发症的加速发生。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被逐步应用于临床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中,国内也有大量的临床实验将MNA用于老年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评价,并取得了不错的结果[3]。为了及早发现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风险并提出改进方案,选取2010年1月—2014年3月在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糖尿病患儿40例,该次实验特将MNA和生化检测法结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糖尿病患儿40例,其中住院患儿32例,门诊患儿8例。这4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分布为1~7岁13例,7~14岁27例,平均为(9.4±4.6)岁;病程分布为小于1年的有31例,病程为1到5年的有9例;其中患儿中有明显并发症的有12例。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患儿的糖尿病确诊标准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患儿在空腹时间段内测得的血浆葡萄糖的浓度大于7.00 mmol/L;②患儿在进食后2 h后的血浆葡萄糖的浓度大于11.1 mmol/L。以上两个标准任意符合一个即可,同时还排除了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消化系统类疾病等能使体内血浆葡萄糖浓度异常的疾患。
1.3 实验方法
1.3.1 患儿的膳食调查该次实验患儿的膳食相关调查选用的方法为24 h回顾法,其中对于摄入的营养素的分析则是利用相应的营养分析食谱进行分析。在热量摄入的判定上,选择为若其摄入量<标准需要量×20%,则判定为热量摄入不足。其中热量的标准摄入量=每公斤体重的热量标注供给量×患儿的理想体重。
1.3.2 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该次实验采用的是微型营养评估法(MNA)的量表法对患儿的综合营养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其中该MNA量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主观评定,膳食评定,人体测量,整体评价。主观评定包括:患儿对自己本身的营养状况的一个主观的评价。膳食评定:患儿本身摄入食物的种类,摄入量,本身的自主进食情况以及进食的餐次。综合评价:活动能力及相应的生活类型,平时的用药情况,及患儿本身所属的生活类型。人体测量:上臂围,上臂肌围,小腿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以及体质指数。其中主观评定占4分,膳食评定占9分,综合评价占8分,人体测量占8分。若患儿的得分在24分以上判定为营养正常,若其得分分布在17到23.5之间,则判定为营养危险,若其得分小于17分,则判定为营养不良。
1.3.3 生化检测主要检测的指标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红蛋白(Hb)、总淋巴计数(TLC)、血清清蛋白(ALB)。
1.4 统计方法
对该次实验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中文版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膳食调查的结果
该次实验进行的膳食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患儿存在热量摄入不足这种情况。
2.2 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
根据微型营养评估法(MNA)显示在儿童糖尿病患儿中营养不良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8.75%,具有营养不良危险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63.75%,营养正常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7.50%,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小儿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n(%)]
2.3 生化检测结果
营养正常的儿童糖尿病患儿与营养不良的儿童糖尿病患儿相比,其总淋巴细胞计数(TLC)都要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生化检测的具体结果(±s)
表2 生化检测的具体结果(±s)
注:其中与营养不良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检测项目营养正常营养不良危险营养不良ALB(g/L) Hb(g/L) TLC(×109/L) TG(mmol/L) TC(mmol/L) 40.2±2.8 131.9±1.6(1.8±0.2)* 1.6±0.4 4.4±0.7 36.9±4.9 121.0±2.5 1.5±0.3 2.0±1.1 3.9±1.1 31.8±4.9 103.6±2.1 1.1±0.1 1.5±0.4 3.7±1.2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人进行相应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方法很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包括营养风险筛查法2002(NRS2002)、全面营养评估法(SGA)和营养风险指数(NRI)等等。但是这些方法要么就是比较片面,要么就是操作过于繁琐,不利于医务工作者及时、简便、有效的掌握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4]。该次实验所采用的微型营养评估法(MNA)在20世纪90年代Guigoz[5]等人的创建和推广下,已经逐步在临床的营养评估中推广开来。国内的娄唯鸣、黄陈等人已经将微型营养评估法(MNA)用于对糖尿病人的营养评估,并取得了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微型营养评估法(MNA)最大的特点便是相关的操作比较简便,同时其观测的结果比较准确和灵敏。
国内一般的糖尿病人一般对与饮食和营养摄入这方面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该次实验虽然显示,儿童糖尿病患儿在食物总热量的摄取方面未出现摄取不足这一问题,但从MNA法测量的具体结果来看,营养摄取正常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仅仅为17.50%,而营养不良和处于营养不良危险的患儿所占的比例居然高达18.75%和63.75%,这足以说明,在儿童糖尿病患儿的平常营养摄入中存在着极大地不合理性。据同类型的调查研究也显示我国糖尿病患儿目前优质蛋白和主食的摄入偏低,该次实验虽未直接涉及这方面的实验,蛋MNA法中的膳食调查中的食物种类,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优质蛋白质和主食摄入的不足。糖尿病人若长期处于一个营养不良和营养危险的状态,必将造成自身免疫力的降低,作为自身免疫力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物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计数要远低于营养正常的,这是一个极端危险的信号,长此以往,极易造成并发症和其他感染的发生。虽然MNA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人体测量方面缺乏相应的各国标准,但总体上来说利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测定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及早发现这类患儿的营养风险并能较早提出改进方案,有利于患儿的临床治疗。
[1]刘健,冯翔,何影仪,等.广州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人群营养素摄入量调查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2):1356-1357.
[2]车千红,赵晴,孙灿,等.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素摄人量与营养参考指数(DRIs)对比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14-16.
[3]何秀霞,何伟东,李元,等.住院糖尿病患者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山东医药,2003,43(8):4-6.
[4]张岚.营养风险筛查2002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11,19(1): 7-9.
[5]袁静珏,蔡东联.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2):35-37.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但由于门诊糖尿病患者在离开医院后,缺少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同时受家庭及工作环境的影响,部分患者不能够严格按照医嘱坚持药物、饮食、运动等治疗方案,影响血糖控制的效果,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因此,应加强对社区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饮食和运动指导,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加强对血糖变化情况的监测,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适当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危险,提高治疗效果。在该次研究中,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相关数据显示,护理组患者在经过专业的护理干预后,血糖指标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社区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以院外的治疗和干预为主,加强对患者的专业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减轻经济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少汝,陈先辉,陈文.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87-87.
[2]陈先辉,蔡俊明.糖尿病患者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进行连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9(11):1030-1031.
[3]蒋妙华.持续访视配合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8(19):141-143.
[4]尹卫,步红兵.护理干预对院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1,15(6):781-782.
[5]陈碧泓.社区优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31-32.
[6]盖冬梅,王茜茜,林瑞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0,31(2):245-246.
[7]Angela DeRosa.Disease Specific Health Risk Assessments:Steps for Improving Diabetic Patient Care in the Nursing Home Setting[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2010,19(12):113.
(收稿日期:2014-02-19)
R725
A
1672-4062(2014)05(b)-0075-02
2014-02-12)
曹慧君(1972.11-),女,河南太康人,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糖尿病前期干预、病因和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