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画艺术对陶瓷的作用

2014-02-18陈景川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8期
关键词:青花国画陶瓷

陈景川

《奔马图》

国画历史悠久,她在不断的成熟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为陶瓷艺术所借鉴,并将国画艺术移植到陶瓷上,使陶瓷艺术逐渐发扬光大。

陶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陶瓷艺术的发展使陶瓷更加完美实用,更受到人们欢迎。只有这样,国画艺术才有可能转移到陶瓷上,因此陶瓷的实用性和艺术的结合是国画得以移植的根本。

国画的绘画方法用在陶瓷上,与器具的造型相结合,发挥着更大的优势,起伏的体型和立体圆形的限制,有异于平面纸上的效果。陶瓷艺人将国画移到陶瓷的愿望,在明清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在雍正时期,陶瓷绘画更接近国画的绘画方式和手法。在审美认识上受到国画的强烈影响,陶瓷绘画力求达到国画的艺术效果,使陶瓷呈现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浓厚的绘画色彩,二是充分与陶瓷造型结合,发挥出最大的艺术效果。在我国陶瓷史上,特别是青花,由于钴兰、坯体、毛笔,与国画的工具相近。于是国画艺术,自然的被青花艺术所吸收,形成元、明、清几代青花艺术的辉煌。青花绘画具有水墨画的效果,如墨分五色,钴兰也可分五色,用毛笔做画,如同作国画,随心所欲,因此画师们创作了不少诗意的画面。所绘画瓷器上,生动有趣,可爱至极,耐人寻味,有意景的效果,构图准确,栩栩如生,这说明青花与国画的艺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了陶瓷的形式内容向国画进行了借鉴和融合。充分展现青花瓷的艺术表现力。这就可以看出青花吸收国画的独特之处。

陶瓷借用国画艺术,经过工艺处理,巧妙结合在一起,创作了画面长久保存和颜色不变的效果。这说明国画对陶瓷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使陶瓷进入到更受人喜爱,更科学,更高贵,更有艺术氛围和时代的新风象。

陶瓷艺术在借鉴和吸收国画艺术之后,使陶瓷艺术焕然一新。在陶瓷绘画方面,明代天启以后的民窑瓷器上配写意画面,是受明代文人山水画对瓷器的直接影响。明末青花瓷上的写意禽兽鱼虫,其绘画风格,竟与著名的画家朱耷,有同工之处。康熙青花五彩山石画的山石,习惯用“斧劈皴”的画法,山石呈劈开的片状,这是南宋画院的风格,而雍正时期逐步改用“披麻皴”这是绘画界追随元代四王画派对制瓷的影响。康熙时期的耕织图就是仿造国画画风突出作品,耕织图是宋代名家的创作,但它应用在陶瓷上,是从清代康熙时开始的。上述事例说明陶瓷绘画受国画的影响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源远流长,至深至远的。

国画在创作的前提下,艺术家对作品都有讲究,先对作品进行全面的设计,精心策划。陶瓷绘画同样有讲究。作画时有宾主,不可使宾胜主,如人物是主,凡宾者皆随其远近高下布景,不可意推也。要画出动人的艺术效果,就要遵循绘画的手法,突出中心,远近,主次分明,这就说明国画对陶瓷绘画同样有讲究。

陶瓷绘画中的花鸟、人物、山水,它们的笔意细腻,风格独特,其中有细致入微的工笔画,又有潇洒自如,简洁明快的写意,以及工写并用的绘画方法。它们都吸收国画之风,把国画技术运用到陶瓷绘画上,以达到得心应手。创作出来的图案,都能恰到好处的安排,作画时意到笔到,达到最好的陶瓷作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画在陶瓷绘画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能更好发挥出来,给陶瓷绘画带来更多的艺术效果,必然得到人们的钟爱。

猜你喜欢

青花国画陶瓷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青花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国画欣赏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