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结晶釉烧制技法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2014-02-18郑昭梁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8期
关键词:结晶技法陶瓷

郑昭梁

在我国历史文化的进程中,历代劳动人民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作了大量的陶瓷艺术精品流传于世,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艺术文化世界。陶瓷艺术的装饰手法种类繁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技法不断问世,使陶瓷装饰方法日新月异、五彩滨纷、多姿多彩。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陶瓷的装饰加工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我们应在继承传统的陶瓷装饰方法的基础上,补充新的元素,赋予陶瓷艺术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采用结晶釉烧制技法,就是给陶瓷艺术注入新活力的重要手段,可提高陶瓷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笔者从事陶瓷生产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近几年尝试运用结晶釉作为陶瓷器皿的装饰材料,摸索出一套结晶釉的烧制技法,并对陶瓷器皿进行艺术装饰,取得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结晶釉是一种陶瓷装饰釉,因结晶釉在窑炉中经过1300多度的高温下流动性大, 可在瓷器釉面形成特殊的釉彩。结晶釉是通过窑炉烧制过程的火候变化控制釉面晶体变化而成的,其烧制的成败取决于釉料配方,施釉的技巧,陶瓷坯体干湿度的控制、造型设计及火候的控制等诸多因素,作品的产生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含量和需经多次调试和摸索,实践而成。由于结晶釉有着千差万别的变化,因此,多次烧制都有着很多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经高温烧制后的作品,除了瓷器的造型可以相同之外,每件作品图案晶花的形状、位置、大小及其颜色等各自不同,可称为孤品。但由于烧成制过程中结晶釉成熟温度窄,析晶温度范围窄,高温粘度低,极易流釉,因此造成成品率低,也就导致“物以稀为贵”。为数不多烧成效果好的结晶陶瓷精品更显得十分名贵,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结晶釉烧制技法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应着重分析、研究结晶釉的生成规律,研究结晶釉与其原料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掌握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其烧制成品率。结晶釉的烧制过程是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结晶作用而形成,结晶主要取决于釉组成物质本身和外部冷却程度。整个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程序为烧成时间、温度和保温、冷却速度等,当釉溶体达到止火温度时,釉熔体即发生过饱和而产生析晶。结晶釉的形成是使用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结晶物质,使釉在形成玻璃状的过程中,形成过饱和熔体,从液相中析出结晶;液相转变为固相的结晶作用和晶核的生产速度等,将直接影响晶体的结构,使结晶构造发生变化。所以,不同的烧成温度及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晶形,这也就是结晶釉艺术的神奇之处。

由结晶釉制作而成的陶瓷作品,有的晶体只占器皿的一部份,有的则遍布整体,有的像碧海珊瑚,有的像绮丽团花。一朵朵结晶花,犹如灿烂的迎春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璀璨夺目,闪闪发光。因结晶釉对光的反射力不一样,可随着观赏角度的改变,结晶釉焕发出奇光异彩而显示出特有的美感。结晶釉被称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千”,每件结晶釉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且不具重复性,这也是结晶釉作品的艺术特点之一。结晶釉烧制技艺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使陶瓷作品具有晶莹剔透的效果,釉与泥土的精妙结合并经过烈火的洗礼,呈现出如玉润般的柔美之感,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运用结晶釉对陶瓷进行装饰,是陶瓷装饰的又一重要饰装手段,我们应继续探索、研究、实践,并不断创新、发展。

《12"天晶玉色茶盘船》

猜你喜欢

结晶技法陶瓷
“长大”的结晶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陶瓷艺术作品
共聚甲醛的自成核结晶行为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sPS/PBA-a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