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及实现路径
2014-02-18刘於清
摘 要:面对当代中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与资源现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人本精神,彰显了党的绿色中国、生态中国的执政新思维,展现了我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价值理想。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共识,调整人的心态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思想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推动科技创新与绿色技术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科技支撑;强化生态文明制度设计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价值理想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1-0053-04
202年党的十八大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呼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战略构想,这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价值升华,彰显了党的生态中国的执政理念,是党对改善人民生存境遇的庄严承诺。本文拟从美丽中国的内涵、价值维度和实现路径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解读
在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了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并着重强调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以诗意的政治表述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概念的提出,直接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美丽中国”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一)从与生态文明关系角度理解“美丽中国”。要理解“美丽中国”,必须理解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首先,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保障和前提。生态文明理念是与旧自然观相对立的。旧自然观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联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真正把自然看成是与人类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可持续发展就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而不能凭借手中先进技术和工具强取,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人是自然之子,人类有义务尊重自然,有责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健康发展,人类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因此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起科学的发展方式和绿色的生活方式,能有效促进“美丽中国”的实现。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由之路。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美丽中国”。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发展形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1]19实现生产发展,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环境优美宜人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正是对美丽中国的高度凝练的描绘和概括。
(二)从美学意义上解读“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从外部表现看应是自然美,生态美,政治文明和文化繁荣之美;内在要求看应表现为和谐之美。首先,自然美和生态美是指自然环境的美。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生态灾害面前,人类应当重新思考自然生态对于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崛起,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雾霾天气,生物多样性减少,这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绝对不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应当是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居住空间适宜优雅,应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家园,是一个人们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家园。其次,“美丽中国”蕴含了和谐之美,在笔者看来,包括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型和谐,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永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无法超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相处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个前提,就是要遵守自然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让人民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这是和谐之美的第一层次。和谐之美的第二层次,就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人际关系型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矛盾,表现为社会之间的不和谐,所以第二层次的和谐之美,应当是指城乡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缩小收入差距,解决民生难题,呈现出人际关系的和谐之美。
二、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分析
“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是中国顺应潮流,应对国内生态形势作出的重要战略选择,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蕴含着重要的价值。
(一)从价值传承上来看,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人本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生态概念,但却包含着许多生态方面的论述,归结起来主要有:首先,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统一性,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马克思指也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同时主张人与自然和解,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坚持“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4]通过劳动,人成为改造自然的主体,那么在改造自然中,人就有义务自觉肩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我们保护环境,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其次,马克思从制度层面指出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认为共产主义制度是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5]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人在改造自然时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办事,人的主动性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会对我们进行报复。“美丽中国”战略进一步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人本精神。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同样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实践中减少损害自然和保护自然。
(二)从价值创新上来看,彰显了党的绿色中国、生态中国的执政新思维。人类应当有足够的哲学智慧来理解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掠夺式的开发与索取使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环境问题开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20世纪中后期,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Karson)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等文件。此后,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本成为了各国的施政纲领。我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国家总体布局之中,把可持续发展提高到了绿色发展的高度,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生态中国理念融入到了党的执政理念中,党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建设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作为建好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营造山绿、水清、天蓝的美好家园,更要创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治不断健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民生工程不断夯实的和谐社会环境[6]。
(三)从价值自觉上来看,展现了我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理想信念。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人类的工业文明在生态环境上一直过于傲慢的结果,生态灾害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面对这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各国政府都有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应对,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一同肩负起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生态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确立起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它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生态恢复与保护,节能减排(推进细颗粒污染物PM2.5治理)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并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详细规划和部署。报告指出,我国将继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20。并且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它给我们描述了一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唯美画面,体现了一种庄严的承诺。中国是后发型国家,将自觉地调整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方面的价值理想,体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和负责任精神。
三、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探讨
“美丽中国”体现着党的发展理念的升华,党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的愿望,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笔者以为,建设美丽中国可以有以下路径:
(一)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共识,调整人的心态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作为行动先导的理念必须是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理念。过去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文化,经历了一个由崇拜自然到人统治自然的变化,而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则是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文化形态。培养人们的生态价值共识要通过文化的熏陶,使生态理念内化为做事的道德规范与准则,使人们不仅在思想上重视,而且在行动中自觉践行。首先,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要加强生态文化的建设,通过生态环境危机与风险教育、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善恶感和生态正义感,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共识和崇尚生态的良好风尚。其次,建立与生态系统承载力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倡导环保绿色的消费方式,提倡绿色生活与低碳消费,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引导人们树立起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再次,要调整人的心态,使生态与心态相平衡。心态指的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竞争氛围下,个人的趋利动机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不断复杂化,社会生产中的诸多要素和各个领域不断被商品化和资本化,生产和经营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而是为了竞争取胜,进而无限制的恶性竞争,资源浪费、污染和废物排放就跟着发生。因此,树立生态价值观,形成价值共识,必须要平衡人们的心态与生态关系,让人们回归理性,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只有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转化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日常行为,成为整体化的社会化行动,美丽中国才会成为可能。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报告指明了经济转型的方向。“绿色发展”,是指通过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适度消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以绿色产业、绿色资源及能源消费、绿色空间、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生活与消费和绿色能力来促进增长[7]。“低碳发展”是指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要通过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减碳的同时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循环发展”是对高投入、高消费、高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否定,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8]。报告中的这“三个发展”,表明经济发展的路径正向绿色转型。如何向三个发展来转变,一是要坚持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决定着能源的消费结构,也决定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二是要大力发展低碳新兴产业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电动汽车、智能网络产业、生物技术和产业、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低碳产业。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开采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梯级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加强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费旧资源,最大程度地利用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加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健全政策法规,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
(三)推动科技创新与绿色技术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科技支撑。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修复上充当了两面的角色,生态危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运用科学技术过度开发自然的结果。传统的科学技术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以传统技术为核心的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人们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涉及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绿色能源等领域。高效、节约、环保的绿色科技产业是拉动世界经济最大的动力引擎。绿色科技包括: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工艺的设计开发,绿色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消费方式的改进,绿色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以及环境保护理论、技术和管理的研究,等等。绿色科技是发展绿色经济,进一步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技术保证。科技创新和绿色科技的发展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需要人们改变观念。人的环保观念提高了,推广普及绿色科技才可能不会遇到阻力,消费者环境意识的高低,往往影响到绿色技术推广的广度,影响到绿色技术的市场需求能否得到拉动。其次是建立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发挥财政作用和税收作用。开发新技术需要资金做支持,加大财政对推广高效节能与新能源产品、环境保护产品等的奖励与补贴力度和税收优惠。对低碳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予以税收、金融等政策鼓励,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科研投入机制。目前我国低碳绿色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最后是需要推进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低碳绿色技术的交流合作与绿色技术贸易。
(四)强化生态文明制度设计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制度保障。美丽中国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社会制度加以约束,需要形成长效机制。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以下这些方面还应加强:一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进一步转化为政府的政治责任。中央是绿色发展的规划者,地方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中央的政策要能够落实和贯彻下去,需要制定相关的绿色官员政绩考核评价制度,改变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逐步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2]39只有把生态建设纳入政绩考核,才能倒逼各级政府官员改变观念。二是健全和完善生态法治的制度与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法律保障体系。美国、日本等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社会生态化方面都选择了法治路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态法律保障体系。要加大执法力度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严格企业环境准入,特别要注重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破坏方面的执法检查。要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防止执法过程中出现不规范、不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不顾法律规定、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个人、单位,要坚决依法追究其责任。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民生问题是大问题,人际关系不和谐,极大地影响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当下应当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逐步解决住房、就业、医疗保障等人们普遍关注的又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以人民群众的最需要解决的现实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做好项目风险评估制度建设,减少环境公害和环境群体事件发生。如2012年10月发生在宁波镇海PX项目选址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就是因为没有对项目风险进行最好评估。因此,实行生态风险评价就显得很有必要。建立前要对可能会产生污染的企业或重大工程的进行风险测定,在生态评价的基础上识别并放弃那些具有较大生态风险的项目;建立之后还应定期对关键项目进行测评,积极实行监督和监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4.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6]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22.
[7]彭华昌.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绿色发展[N].毕节日报,2013-01-21.
[8]刘於清.和谐社会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0(1):10.
责任编辑 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