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2014-02-18崔丽娜

桂海论丛 2014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路径选择制约因素

崔丽娜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内外因互动,以及社会矛盾、生活境域和接受心理的总体性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及新的要求。当前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有信仰危机、环境驱动和理论困境等多种深层次的原因。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构建互动协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制约因素;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1-0043-04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和开辟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的实践路径。然而,伴随着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风险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正经受着一场价值多元、思想激越、文化碰撞的急剧转型期。与这一宏阔社会转型际遇相伴生的是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诸如: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分化,诚信缺失,信仰迷失,道德滑坡,政府信任度下降,环境问题凸显,“拼爹”现象频发……所有这些,致使人们极易产生纷乱迷茫、无所适从之感。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客观环境已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境遇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亦需与时代发展同步,解答时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继续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精神的精华,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大众化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如何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产生的理论困境与现实问题的双重诉求,已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反思问题: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现象透视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转型期,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在社会加速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快速流动使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多元化、碎片化、多向度化。社会的巨变,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亦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纵览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实际,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呈现以下面相:

(一)主体意识的普遍觉醒要求哲学更高水平的贴近与参与

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维度视角,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统的宣传理念落后,致使一部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伴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受众与传播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网络世界中沟通的主动性、对话的平等性、传播的广泛性以及交流的匿名性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中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地区化、去现实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如果说传统的“大众化”让人感觉是一种“皮下注射”式的强制灌输的话,那么,网络文化给予的自由选择意识大大释放,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今日碎片化制度下的主体,从反思状态转向了自反状态。”[1]从而使得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意识形态多样化倾向日渐强烈,给“大众化”带来严重的冲击与危机。当下,主体意识的普遍觉醒,要求哲学更高水平的贴近与参与。正如陈先达教授所言:“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它们文风晦涩艰深,难以读懂;它们那种玄妙的自我深化在门外汉看来正像脱离现实的活动一样稀奇古怪;像一个魔术题目,若有其事地念着咒语,因为谁也不懂他在念些什么。他的这一批判性思想是我一生从事哲学工作的指导。我一贯反对纯哲学思辨,只在概念上兜圈子,无论是文章还是专著,总要让人知道你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谁也看不懂的哲学文章,除了哲学圈子里的人以外是很难流传的。我们不是活在康德、黑格尔的时代。看不懂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这是吓人的话,对于面对群众面对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是不能成立的。”[2]

(二)对社会秩序公平正义的强烈诉求需要更深层次的哲学批判与理论引导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观之,人类社会是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历史架构中向前发展的。在宏阔的历史境遇中,社会整体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接榫、磨合、调适的进程中向前推进。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期间也伴随着社会转型。从总体上看,35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则充满着探索、创新和奇迹,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濒临“经济崩溃边缘”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社会转变和结果确实让我们振奋,让世人震惊。而当下,我国社会阶层却发生了许多深刻而剧烈的变化,财富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化的形势和由此造成的社会结构紧张局面开始越来越严峻;阶层结构出现“固化”倾向,社会中间阶层比例较小,阶层利益呈现“多元化”、“碎片化”之特点。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284在新的历史时期,公正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下,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的大众主体,贫富分化过度导致人们经济上、心理上的失衡。他们对社会秩序公平正义理想的强烈诉求,需要更深层次的哲学批判与理论引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逻辑日渐充斥,大众理性思考、价值判断与选择需要遭遇种种深层困惑

现代社会中,资本的运行逻辑把人群依照经济依赖性进行安置,哲学的发展、研究已经无法漠视社会经济活动的存在,否则,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同时,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也不能再拒绝哲学的介入,经济活动中哲学理念不是哲学在凑热闹,更不是用一种前定的逻辑体系先验演绎的,而是经济行为内部以及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哲学意蕴。像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市场经济的诚信问题、现代管理学中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等等,都内在地蕴含着哲学理念。哲学对市场经济的穿透,实际上是经济活动本身的内在本质的一种映射,通过这种映射,我们就可随时廓清经济现象中种种迷雾,使我们从深层次上来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但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日益蔓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日趋边缘化。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4],我们应当正确面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为什么人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现了什么问题?人民大众究竟需要怎样的价值追求或精神家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才能代表和满足人民大众需求?这些都是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对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一元主导与大众文化、接受心理已发生重要变化之间的某种错位现象,未能提供自觉审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表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传播包括社会渗透、心理渗透、历史渗透和人为渗透。社会渗透是指意识形态在社会群体间、组织间的共享程度;心理渗透是指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历史渗透是指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等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而人为渗透则是指不可见的意识形态要求从可见的宣传、文化等载体中体现出来,如物质环境、政治作为、结构、政策和政治社会化等。而“一种意识形态并不一定是静止的,新的形势会需要人们对新目标做出新解释和强调,于是,新奇的、互不相干的甚至前后不一贯的要素都会悄悄而入。这样相当大的含糊性反而成了一种明确的优点,因为恰恰是含糊性允许了灵活和变化。”[5]

在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后现代社会和风险社会历史节点上,在国际社会新思潮不断涌现、思想多元日益激越、文化碰撞越发激荡的全球化时代,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受到挑战与筛选,在观念文化层面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贪污腐败等盛行,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信仰的危机、价值观的扭曲。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环境的演化存在一个跨界现象,即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部的社会观念和价值的微观演化,也包括与外部环境宏观的共同演化,而且这些层次的演化是交互嵌套、难以区分的。行为主体的微观活动有时会对全局、宏观产生影响效应,反之亦然。例如,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以反抗全球化为特征的环境运动、极端自由主义的爱国主义运动、反对社会排挤运动、女性主义运动等,已经很难用“好”或“坏”等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范式来判断。把握话语霸权和垄断性科技优势,借机渗透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欧美中心主义”的各种文化意识形态产品以“市场准入”方式进入我国,挤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间,并被“边缘化”与“弱势化”。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的日益增强对转型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淡化”和“失语”的危机。如何回应全球化进程中“非意识形态化”干扰的复杂局面,对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深度探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归因分析

通过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不难看出,在我国之所以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今天之局面,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可以从信仰危机、理论困境和环境驱动等多维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归因予以深度探源。

(一)信仰危机

信仰即“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6],信仰就是对一种主义、理想的确信、尊重和践行。信仰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产生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可以立刻付之于实际谋生的工具,它解决的是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不是具体的微观实际的问题。它所解决的问题关涉人的精神信念和理想追求,关涉具体实践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一些人别有用心地抛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失败论”;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也在更广泛、深入的领域进行交流、碰撞,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也企图从文化意识形态领域腐蚀我们。从国内环境看,21世纪我国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多元化,主流文化的影响逐渐式微,文化、思想和价值的多元化异彩纷呈,从而“把我们推进激烈的价值冲突中”[7]。在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多元并存的情况下,社会大众的信仰选择日益多元化,受其影响,我国社会已经显露出世界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弊病:对大自然的过渡开采,造成了社会财富浪费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精神空虚,道德败坏,物欲横流等面相,甚至出现“表哥事件”、“房妹事件”、“常艳事件”等。

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可悲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是推动人们去创造和开拓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世界,推动人们不断努力奋斗,改变自身的生存条件和进行自我完善的精神动力。观照当下我国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城市改造、房屋拆迁、城镇建设、占用土地、下岗失业、农民进城,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管理跟不上、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腐败等等,使得人们的思想困惑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信念成为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所面临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二)环境驱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环境的共同演化是受社会环境、发展战略、系统组织、系统动力等直接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形态——人的发展需要。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接受马克思主义不仅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政治需要,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摆脱原来“极左”理论思潮和僵化体制,在开放的条件和改革中对各种机制和体制的借鉴和移植,社会结构、社会生产方式、交往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过时论”、“无用论”、“终结论”这股非意识形态思潮也陆续侵蚀马克思主义,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也越来越受社会上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但作为科学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这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形成若干个“力的平行四边形”[3]697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前进。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和发展的环境资源较为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有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苏东剧变的教训,还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社会资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性和创新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探索务实、求真去伪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影响其所处的环境,而环境反过来也会作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变革,两者的演化轨迹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

(三)理论困境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8]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9]这些年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课程项目、专著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真正把学术成果积极地转化为一种“大众”思维方式的却不多,真正属于反映“中国问题”的文章屈指可数。这就衍生出一个深层的理论问题是:哲学与社会现实、哲学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对此回答直接击中的是,如何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产生的理论困境与现实问题的双重诉求。

观照当下,我们不仅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问题日趋复杂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摆在执政党和全国人民面前,迫切需要理论界去研究、去破题,提供深度分析和新的视角,这是每个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三、方法论构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征是其现实生命力之所在。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内外因互动,以及社会矛盾、生活境域和接受心理的总体性变化,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构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是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

从理论的内涵方面来看,民生视角对于推进大众化至关重要。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来看,哲学本身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着如何“化”大众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植根于社会生活,贴近人民大众,重视人民利益诉求,真正关心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城市改造、房屋拆迁、城镇建设、占用土地、下岗失业、农民进城,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最终目标即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实现路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体现民生、关注大众物质利益的实现与现实生活才能赢得人民,深入大众之心。

(二)构建互动协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人能够去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对谁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怎么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传播?笔者认为,首先,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的方法论方案。其次,要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创新传播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通过理论专题片、理论讲坛、理论访谈、通俗读物等大众化品牌活动,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载体创新,变抽象为具体,变道理为形象,变思想为故事,让科学理论真正走进基层群众。再次,要构筑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理论切近社会裂痕、化解矛盾和冲突,是理论的生命力所在。理论若陷入盲区,则必然导致实践上的操作误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若缺少与实践相对称的理论,实践者和大众主体就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谬误性。因此,构建内含“系统”、“多位”、“沟通”、“互动”、“对话”和“协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位互动协同传播模式就更符合当今的社会现实。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意蕴就是要进入中国文化的深处,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新的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这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结合的终极指向。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改革急剧转型时期,要从在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风险社会等多元思潮影响下的“大众”出发,在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历史高度”的同时,书写出既“可信”又“可爱”的作品,以解决大众的精神世界问题。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个体化:(序一)非线性模型中的个体化[M].李荣山,张惠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

[2]陈先达.信仰与探索:陈先达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5]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1.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49:247.

[7]马蒂亚斯·霍尔茨.未来宣言:我们应如何为二十一世纪作准备[M].王滨滨,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1:181.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67.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路径选择制约因素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