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良好语文学习环境

2014-02-17沈丽华

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周记读书笔记习作

沈丽华

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层出不穷。以生为本,以生定教的课堂,成了学生思维绽放的舞台,和谐良好的氛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但纵观学生作业,取向却是任务化、粗糙化。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语文学习环境的忽视。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只有打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走出这种教学困境,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竞争、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心里,语文作业是做不完的。抄写、听写、补充习题、练习册等差不多每天都要完成其中的一两项。所以,很多学生在作业面前表现“淡定”,课后不是挤出时间做作业,而是抓紧时间玩耍。作业拖拉成了习以为常的事。苦口婆心地沟通,死缠烂打地盯着补作业,不但费时间,败坏心情,而且收效甚微。为了有效改变此种现象,笔者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为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尽量均衡各组学生的综合实力,也就是每个小组中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有中等的学生,还有稍弱的学生。每次作业都进行打分。哪个小组最先交齐作业,加1分;哪个小组最后交,倒扣1分,中间交的小组不得分。背诵作业亦是如此。每周一统计,并进行评议。

由于创设了小组为单位的得分竞争机制,各小组成员为了小组共同利益,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好同学主动帮助本组落后的同学,落后的同学也加强了对自己的约束,减少了作业拖拉现象的发生。

搭建互动阅读平台

翻开学生的读书笔记,鲜有赏心悦目的;细看读书摘录,更让人揪心。有些同学把“今天”“爸爸”“晚上”等摘成好词,平平淡淡一句话纳入好句,转述原文当作读后感,也有同学把读书笔记偷偷撕去几页……阅读是吸收,也是倾吐,可这样的读书笔记,这样的读书态度,只能说明学生的阅读是无效的,学生的内心依然是空洞的。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由此可见,仅仅把学生带进阅览室让他们遨游书海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如开学初,引领学生阅读张晓风的《有些人》。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用批注的方法划出精彩语句语段,写下感受,然后展开互动交流: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觉?“有些人”是哪些人呢?猜猜看作家笔下的普通人,谁的故事最打动老师?谁的故事最打动你?什么地方触动了你?你领悟到了什么?

铺设作文写作路径

于每个学生而言,周记、二次作文是最头疼的作业;对每个语文教师而言,周记和二次作文也是煞费苦心。周记,周周要批,周周要评。二次作文,批改两次,记载两次。差不多每一天语文教师都在辛辛苦苦地改作文。可结果呢,教师的批改受到多少学生的关注?教师的“代言”又有多少内化成学生的语言?

有效的办法是,以“周会”无声浸润,学习选材、表达。周记,是生活的写真,是个性的表达。传统意义上的讲评已调动不了学生的情绪。本学期,笔者索性换种方式,叫“周会”。每次批好周记,事先挑选出一部分选材有特色、表达较独特的周记,让这些学生简要叙述作文的主要内容,组织全班同学赏评题材,列出排行榜。然后按人气指数确定哪些周记进行当堂交流,并用投影呈现周记,同时由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发现优点。

以“习作”规范引领,进行修改、提升。习作是训练基本技巧而作,是一种练习,还是一种训练。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好。”对于高年级学生,引导他们自我修改作文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养成修改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五年级下册习作2,是一次习作修改训练。题目要求: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学会修改文章;请你把这篇作文(《拔河》)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运用修改符号加以修改。还可以将自己的作文草稿读给老师、同学,征求他们的意见,再参照意见修改自己的草稿,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拔河》这篇文章,要求修改的地方不是很多,笔者发现学生很容易修改完成。于是趁热打铁,结合前阶段的军训,让学生以《难忘的军校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简要进行指导后,把重点放在训练修改上。

第一步:默读,边读边用红笔改正错别字、不正确的词语、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等。第二步:再读,看看哪些地方符合要求,哪些地方不符合要求。第三步:写总评,把符合或不符合要求的方面一条一条列出来。第四步:作文本物归原主,欣赏他人对自己习作的修改,根据同学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在学生互评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巡视,发现每一篇习作上,都留下了学生认真批改的痕迹:有的帮助换一种开头形式;有的帮助增添一段动作描写;有的帮助删去几句多余的话,有的换个词语,改个标点……点点滴滴,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语文学习环境是一个无形的课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既要重视实实在在的课堂,也要重视与学生之间无形的课堂。当然,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一时的,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保持长久的热情和信心,还需要教师花费心思,变着花样,持续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记读书笔记习作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写进梦里的周记
帮忙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周记辅导应符合学生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