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丁宁:港大休学考北大

2014-02-17

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丁宁香港大学古典文学

推荐理由:2013年高考,刘丁宁高考668分,成为2013年辽宁省高考文科第一名,被香港大学文学院录取。但是,上了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却没有让这个“有点古典”的女生感到开心,高考状元港大休学考北大,代表了一种理性回归?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选择应该成为全社会共识。

父母坚持填报香港大学

2013年7月19日,北大中文系在读博士刘丽朵发现,自己写于2010年的名为《古顽》的博客文章下多了一条留言:“您好!我是准大一学生。高三一直是北大中文系的梦想激励我的,可是阴差阳错进了香港大学文学院。我最喜欢中文系系庆那本杂志里您这篇文章,一遍遍地读,冒昧地觉得算知音了。有很多思想问题想和您交流,毕竟我还小,不谙世事。很希望读研读博,当老师能回到北大中文系,当您的小小学妹。”

早在刘丁宁刚上高一时,刘丽朵写的《古顽》就让她对北大中文系的生活产生了热切向往。刘丁宁主动联系刘丽朵,见面后,就和她讨论文章里描写的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师生的生活。“她特别理想主义,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的我们,其实也那样理想主义过。”刘丽朵认为,刘丁宁虽然年轻,追求的却是理想中的饱满精神文化。她考虑学什么专业,并不是考虑以后找什么工作,进什么公司,而是更多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把物质利益什么的看得很轻。本溪市高级中学教务处王主任透露,刘丁宁在父母坚持下填报香港大学,但她自己坚持同时填报了北京大学,只不过由于香港大学提前录取而与北大失之交臂。

本溪市高级中学校长李玉成希望刘丁宁继续留在香港大学学习,不赞成其回来复读,建议她去适应香港大学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状态,坚持一两年就适应了。毕竟香港是中华文化与国际文化接轨的大都市,接受国际文化是迟早的事情。但他也表示,理解刘丁宁的举动,也尽量为她提供一个学习环境。

只因没有理想可以坚持

刘丁宁一直向往北大。在同时报考了香港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情况下,由于香港大学可以提前录取,使得她与心目中理想的北大失之交臂。刘丁宁喜欢文学,填报香港大学时,选的也是文学院。刘丁宁向本科就读于北大的香港大学研究生胡光明诉苦,说自己完全听不懂广东话,最重要的是港大的几门课程跟她想象的中国古典文学没有关系。胡光明表示,港大文学院本身就很少有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教授,其本科课程设计上缺乏古典文学不足为奇。港大文学院,其学术研究方面,向来着重于西方文艺理论、文艺思潮。这也在根本上与向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刘丁宁的思路相悖。

胡光明透露,香港很多大学基础课程的授课者,都是不属于大学的、具有兼职性质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大多来自香港本地。再加上香港高校本科生中,本地生占绝大部分的比例,广东话授课几乎成了一种必然。在大学的范围内,本科课程里最有香港特色的是导修课,几乎每个课程都有。导修课是一个让学生在助教与老师的帮助下,训练自主学习的好方式。在基本用广东话交流的情况下,就算你再努力学习,对广东话所知依然有限。当周围的交流讨论基本上是没有文字材料的广东话时,她就只能“看着发呆”了。

对于在港大的不适应,刘丁宁也找过她的高中同班同学魏新元倾诉。魏新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那天来找我,说眼睛不好不习惯长时间看电脑。我说你要适应。”魏新元说,在港大,上课、作业、考试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魏新元还劝刘丁宁,没有一个学校完全按照你的想法,你得去适应,日后你去工作,进入社会也离不开电脑。刘丁宁的回答是自己再坚持坚持。刘丁宁在香港不熟悉环境,不熟悉路,也不适应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香港大学没有班级也没有辅导员,每天只有邮件通知上课的地点和时间,即使不去也不会有人管。学生要选什么课,也是自己决定,学校不会干涉。这种自主的环境,让刘丁宁极不适应。

除了学习上的困惑外,香港湿热的气候也让来自东北的刘丁宁备受煎熬。刘丁宁去了不久,就全身长满了疹子。

本刊点评

提前录取的目的,是为了支持那些招生困难并且是国家重要行业、领域的大学,帮助他们获得优秀的人才。这种政策在大学扩招之前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在高考录取率如此高的今天,大学之间已经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关系,市场调节可以自动发挥作用。政策之手的介入,难免会产生资源错配,重复浪费。刘丁宁的休学复读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她从香港大学离开,让这所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失去了一个优秀人才,也挤占了其他内地学生获得2013年香港大学教学资源的一个机会;她复读如果考上北大,又会挤占另外一位本来有望进入北大的学弟或学妹的入学机会。这个教育资源的浪费,其实是一种政策性的资源错配。endprint

猜你喜欢

丁宁香港大学古典文学
Crown evolution kinematics of a camellia oil droplet impacting on a liquid layer
更正说明
状元争夺战
《於于野谈》与中国古典文学关系考察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引发热议
写在改版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