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2014-02-17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孙文英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孙文英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孙文英
教学内容的基本信息
一、学习内容分析
(一)学科占位分析:
数列是高中数学必修五的第二章内容,通常在高一第二学期讲授,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学期乃至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属于常考必会内容。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是第二章数列的第一节,共2课时,本节翻转内容为其中的第一课时,本节教学内容处于基础性地位,是高中数学的奠基性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二)翻转内容特色:
本节翻转课教学内容包括数列的概念、记法和分类,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范例,其特色为:
二、学习目标分析
1.表面内容简单,但内涵深刻.
2.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比较紧密,是学过的函数知识的升华和具体应用,也是即将学习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内容的基础.
3.属于常考必会内容.
(三)重点:
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
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并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四)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要求:只写本堂翻转课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本堂翻转课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
本班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以往对课前预习有抵触.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
1.课前任务完成情况不理想;2.课堂活动不积极.
四、课前任务设计
要求:只写本堂翻转课学生课前要作的准备,要完成的任务及算分方式,教师提供资源内容、形式,至少一个教学视频.
设计思想:
1.本节内容是数列这一章的第一节内容,对前面知识学习情况的依赖不大,比较简单,好理解,学生容易上手,对于没有翻转经历的师生来说,这节内容适合做翻转课堂尝试.
2.课前资料包括两段视频、两份电子阅读材料以及传统的教材和练习册,资料种类较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课前任务的设计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了学习目标要求和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呈阶梯式结构,难度逐渐增加,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4.关于评价方式及视频拍摄的说明:高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自我概念更加清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是“我长大了,我成熟了”,他们更愿意倾向于理性思考,对于在低幼年级所使用的简单的表扬、激励等,有一定程度的反感,认为这些方式是幼稚和不成熟的,是对已经成熟和长大了的自己的漠视和不认同.因此,这个阶段如果继续用这些做法,会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故而,本节教学视频中采用画外音方式直接讲解,没有过多渲染,也没有采用其他方式方法,并且在课堂活动环节也遵此原则.
学生课前任务单及学生学习评价方式、量规:
课前准备1:观看视频1(4:30)视频链接地址:(此略)
完成任务:1.描述数列的概念;
2.掌握数列的记法和分类;
3.对照课本和视频进行总结;
4.完成练习:练习册16页思考题一
证据留痕 积极应对(李远强等) ....................................................................................................................7-57
算分方式:根据努力程度和完成情况,给出相应分值7-1分.
课前准备2:观看视频2(8:20)视频链接地址:(此略)
完成任务:1.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并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2.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明确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3.根据数列的项写出通项公式,掌握例题1、2的解法.
4.完成练习:练习册16页探究二,练习册17页思考题2.
算分方式:根据努力程度和完成情况,给出相应分值10-1分.
课前准备3:阅读材料3——历史上的数列问题.
完成任务:简单了解历史上的数列问题.
算分方式:根据努力程度和完成情况,给出相应分值3-1分.
课前准备4:扩展阅读4——数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必选项,无必须任务,完成奖励2分).
课前准备5:学有余力学生可完成17页思考题3(非必选项,无必须任务,完成奖励2分).
注:课前准备4、5属于扩展内容,非必须完成,不做硬性要求.
五、课上任务设计及学生学习评价方式、量规
要求:写出一节课如45分钟的教学流程,包括活动序列,每个活动形式和用时,每个活动所需的资料,对活动成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量规,应变候选方案.
1.小组汇报1(5分钟,5个小组,每组1分钟):
活动内容:小组汇报课前学习的情况总结,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所需资料:纸板、黑板、PPT或投影等,不做硬性规定
评价方式和量规:采用小组间互评和小组自评,依据准备情况和努力程度,给出相应分值10-1分,各组权重相同.
应变候选方案:小组未能形成统一汇报内容时,可由组内2~3人分别汇报各自情况.
2.教师对疑难内容的分析与讲解(8分钟):
活动内容:教师综合小组汇报1及课前任务完成情况,针对疑难内容和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
所需资料:PPT或投影等。
评价方式和量规:采用学生自评和组内成员互评方式,依据听课认真程度,给出相应分值10-1,权重相同,累加取平均值.
应变候选方案:由各小组选派学生代表分别讲解.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15分钟):
活动内容:针对任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所需资料:教材及各种学习资料、纸笔等.
评价方式和量规:采用学生自评和小组内成员互评方式,依据合作学习参与程度,给出相应分值20—1,权重相同,累加取平均值.
应变候选方案: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由教师指导、协助.
4.小组汇报2(10分钟,每组2分钟)
活动内容:小组汇报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情况,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
所需资料:纸板、PPT或投影等,不做硬性规定.
评价方式和量规:采用小组间互评和小组自评,依据准备情况和努力程度,给出相应分值15-1分,各组权重相同.
应变候选方案:小组未能形成统一汇报内容时,可由组内2~3人分别汇报.
5.随堂测验:小组抢答(5分钟):
活动内容:围绕重点和疑难内容提前编制习题,抢答.
所需资料:电脑投影、抢答器.
评价方式和量规:答对,每题得2分;答错,每题扣1分,最多扣5分.
应变候选方案:如不能抢答,可由小组自由回答,答对,每题2分.
6.总结:个人和小组(2分钟):
活动内容:个人在纸上写下一句话总结;小组选代表宣读.
所需资料:随意.
评价方式和量规:采用小组间互评和小组自评,依据总结情况和努力程度,给出相应分值5-1分,各组权重相同.
应变候选方案:小组未能形成统一意见时,可由组内2~3人分别总结.
六、教学设计反思
要求:解释对这堂翻转课教学设计的用心之处.
1.设计的理论基础:
依据翻转课堂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在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化设计,从整体角度设计各个环节.
2.课前学习资料准备: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视频、电子文档以及传统纸介质材料等多种形式,注重内容的丰富全面和呈现方式多样的有机结合.
3.课前任务设计:
在对学习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阶梯式结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课前学习任务既能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又能满足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完成课前任务,使学生既学会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培养了相应的数学素养和情感,又从中收获自信、成功和满足.
4.课上任务设计:
结合所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针对课前学习反馈情况和学生遇到的疑难、共性问题,设计课上活动;采用小组汇报、重点讲解、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测验抢答以及小组个人总结等多样的、适宜的活动形式,丰富、新颖、富有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针对每一环节都准备了应变候选方案,确保课上活动高效完成.
5.评价方式和量规设计:
遵循翻转课堂的评价原则,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参与热情,采用小组间互评、小组自评、小组内成员互评和学生个人自评等多种方式,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有效,使评价能够真正促进真实学习的发生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E-mail:88686329@qq.com
❖编辑/张 烨